1700776410
1700776411
沙参20克 杏仁10克 麦冬10克 生石膏10克(先煎) 桑叶10克 炙杷叶15克 旋覆花10克(包) 瓜蒌仁30克 阿胶10克(烊化)
1700776412
1700776413
加减法:
1700776414
1700776415
若老年气分太亏,脉象轻取濡软,沉取弦细,舌苔尚润,方中加太子参6克,或用西洋参粉3克(分服)。
1700776416
1700776417
若燥势较甚,大便干结,舌绛干裂,加知母6克、天冬10克、郁李仁10克、川石斛10克。
1700776418
1700776419
燥热阴伤,消化欠佳,舌苔老黄根厚时,加焦三仙各10克、黛蛤散10克(布包)、黄芩10克。
1700776420
1700776421
(四)宣肺清暑,兼止咳喘
1700776422
1700776423
暑热犯肺,身热头晕,咳喘少痰,胸胁闷痛,心烦口渴,苔薄黄,脉数,两寸有力。用宣肺清暑方法。
1700776424
1700776425
前胡6克 牛蒡子6克 川贝母粉3克(冲) 马兜铃3克 杏仁6克 瓜蒌皮10克 佩兰叶12克(后下) 桔梗6克 桑叶10克
1700776426
1700776427
加减法:
1700776428
1700776429
若暑热在卫分,有恶寒发热,头晕恶心者,可加苏叶6克、藿香10克(后下),以疏表宣阳。
1700776430
1700776431
若暑热夹湿,苔白胸闷时,加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皮10克、冬瓜子30克。
1700776432
1700776433
若小溲赤热,湿热互阻,水道不利,方中加用益元散10克(布包入煎)。
1700776434
1700776435
(五)宣郁折热,以畅胸阳
1700776436
1700776437
1700776438
热郁于胸膈气分,或气分高热已解,余邪郁于胸膈,身微热,心烦懊,坐卧不安,胸闷欲吐,苔薄而略黄,寸脉较大。此余热扰于胸中,胃气失于和降,用宣郁折热方法。
1700776439
1700776440
炒山栀10克 香豆鼓12克 前胡6克 芦根20克 竹茹10克 半夏10克
1700776441
1700776442
加减法:
1700776443
1700776444
若气分郁热不解,卫气失和者,仍须疏调气机,可加苏梗10克、杏仁10克。
1700776445
1700776446
若气分之热较重,心烦夜不入寐,方中加川连3克、朱灯心1克。
1700776447
1700776448
若舌苔浮黄,根部略厚,热郁不解,积滞不消者,当加焦三仙各10克,或保和丸15克(包)。
1700776449
1700776450
(六)凉膈泄热,兼以通腑
1700776451
1700776452
气分热邪,壅于胸膈,化火灼津,微兼腑实,身热恶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心干,四边色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用凉膈泄热通便法。
1700776453
1700776454
薄荷2克(后下) 黄芩10克 山栀仁6克 生甘草6克 连翘10克 川大黄粉2克(冲) 前胡6克 杏仁10克 芦根20克
1700776455
1700776456
加减法:
1700776457
1700776458
若胸膈闷堵,气机不畅,加苦桔梗6克、枳实6克、瓜蒌皮20克。
1700776459
[
上一页 ]
[ :1.700776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