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6737e+09
1700776737 (二)清营而透达邪热,凉肝以熄风定搐
1700776738
1700776739 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发狂,颈项强直,手足抽搐,舌红绛而无苔,脉象细数且弦。此热邪深入营分,耗伤血中津液,肝热阴亏,血不养筋,筋脉拘急而动风,当用本法。
1700776740
1700776741 生地黄15克 元参10克 麦冬10克 竹叶3克 丹参10克 黄连3克(研冲)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钩藤10克 丹皮10克 羚羊角粉0.3克(冲)。
1700776742
1700776743 加减法:
1700776744
1700776745 若大便干,舌红绛,苔黄厚者,加紫雪散3克分服,亦可用绿雪3~6克、瓜蒌20克、元明粉1.5克(冲)。
1700776746
1700776747 若神昏谵语,舌绛龟裂,脉象沉细而弦者,加安宫牛黄丸1丸(分服)。
1700776748
1700776749 (三)凉营养阴,清泄膀胱,以利小便
1700776750
1700776751 热伤营阴,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时有谵语,又兼热郁下焦,阻滞气机,消灼津液,小便短赤,涩滞热痛,舌红绛而无苔,脉象弦细而数。以凉营养阴为本,并兼泄膀胱而利小便。
1700776752
1700776753 细生地15克 茯苓10克 麦门冬10克 丹皮6克 木通1.5克 竹叶1.5克 朱灯心0.5克 益元散10克(布包)
1700776754
1700776755 加减法:
1700776756
1700776757 若气机不利,三焦不畅者,加杏仁10克、藕节10克、片姜黄6克、茅根20克。
1700776758
1700776759 (四)宣卫分以退寒热,凉营阴解毒透疹
1700776760
1700776761 风热外袭,肺卫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胸闷。营热内迫,则发为红疹,当以卫营两解方法。
1700776762
1700776763 薄荷2克(后下) 连翘10克 银花10克 竹叶3克 牛蒡子6克 芦根20克 大青叶15克 丹皮10克 元参30克 生地黄12克
1700776764
1700776765 加减法:
1700776766
1700776767 若疹出不透,热郁舌红者,当加蝉衣6克、片姜黄6克、僵蚕10克、焦山楂10克,以宣热透疹。
1700776768
1700776769 若滞热内蕴,苔黄根厚,舌尖起刺者,可加清热化积滞之品,令其腑气通,滞热祛,则热自清而疹自透矣。用保和丸20克(布包)、水红花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若腑实甚者,可加生大黄粉3克(冲)。
1700776770
1700776771 若热郁阴分,唇焦舌绛,方中可加紫雪丹3克,小儿减量。
1700776772
1700776773 (五)清气热兼以凉营,增津液解除两燔
1700776774
1700776775 高热口渴,心烦躁扰,舌红绛而苔黄燥,脉来滑数。气热未罢,营热又起,必须气营两清。
1700776776
1700776777 生石膏30克(先煎) 知母10克 元参15克 细生地18克 麦门冬15克 紫雪丹3克(分冲)
1700776778
1700776779 加减法:
1700776780
1700776781 若阴液亏耗较重,可用大量甘寒育阴之品,酌加白芍10克、玉竹15克、石斛30克、天门冬15克。
1700776782
1700776783 若高热神昏,痰鸣气粗者,当急投开窍豁痰之品,如方中加郁金、菖蒲各6克,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或局方至宝丹1丸,或神犀丹1丸皆可。
1700776784
1700776785 (六)清心热以凉营,豁热痰而开窍
1700776786
[ 上一页 ]  [ :1.7007767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