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6793e+09
1700776793
1700776794 若痰多者,加竹沥30克、生姜汁2~3滴(兑入)。
1700776795
1700776796 关于“热陷”的解释:温病的“热陷”与内科杂病的“下陷”不同。杂病的“下陷”,是阳气不足,中气下陷,每用益气升提方法来治疗。温病的“热陷”是郁热不能从气分外解,内陷于营分,叶天士称其为“逆传”。“逆传”是形容邪热很重,来势又速,大有不可遏止之象,千万不能用升提药物助长其热,必须急用清心凉营,豁痰开窍之品,以求热退神安。
1700776797
1700776798 (七)清心热兼以豁痰,凉营分通瘀开窍
1700776799
1700776800 温病邪热内闭,灼液成痰,痰热内郁,蒙蔽心包,又兼营热血液瘀滞,闭塞心窍,身灼热,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言语不利,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细弦。用清心豁痰、通瘀开窍方法。
1700776801
1700776802 前胡6克 僵蚕6克 连翘10克 银花10克 鲜生地24克 赤芍6克 丹皮10克 郁金6克 鲜菖蒲10克 鲜茅根30克 桃、杏仁各6克 安宫牛黄散1.5克(分2次冲服)
1700776803
1700776804 加减法:
1700776805
1700776806 若神昏较重,痰涎甚多,乃热邪重,痰火蒙蔽也甚,方中加竹沥30克(兑入)。
1700776807
1700776808 若大便秘结,舌绛干裂,苔垢黄厚者,方中加生大黄粉3克(冲)。
1700776809
1700776810 (八)清心热而开窍,攻热结以通腑
1700776811
1700776812 热陷心包兼有腑实,气营两燔,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謇而言语不利,腹满便秘,舌绛苔黄燥,甚则焦黑,脉沉涩,或沉细滑数。用本法治疗。
1700776813
1700776814 蝉衣6克 僵蚕6克 片姜黄6克 丹皮6克 生地黄15克 竹叶3克 九节菖蒲10克 生大黄粉3克(冲) 安宫牛黄丸1丸(分2次,汤药送下)
1700776815
1700776816 加减法:
1700776817
1700776818 若气分热盛,口干渴而阵阵汗出,脉象滑数有力,可加生石膏20克(先煎)、知母10克、花粉10克。
1700776819
1700776820 若舌苔老黄焦黑,大便干结,甚或数日不行,腹痛拒按,可于方中加大黄少量,再加瓜蒌仁30克、元明粉2克(冲),并可加用甘寒育阴之品,如沙参15克、玉竹10克。
1700776821
1700776822 (九)芳香开窍,宣通气机,以苏昏厥
1700776823
1700776824 暑邪卒中人体,暑热内壅,蒙蔽心包,气机阻滞,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脉象沉伏或沉数。急用芳香开窍法,以速解昏厥,方用:至宝丹(或神犀丹)2丸,分2次,用鲜九节菖蒲根15克、鲜茅根30克、鲜芦根30克煎汤,加竹沥30克,拌匀送服。
1700776825
1700776826 若热势不重,纯属痰浊郁闭,气机不畅者,可先用苏合香丸半丸,化开灌入(或用鼻饲法),俟神志略清醒,而热象较显者,可改用至宝丹1丸灌入。
1700776827
1700776828 血分证治(九法)
1700776829
1700776830 (一)凉血散瘀以除血热,养阴和营而止血溢
1700776831
1700776832 血分热毒炽盛,身热夜甚,躁扰昏狂,邪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甚则便血、溲血,或发斑,舌绛紫,脉数。必用凉血散瘀、养阴和营方法。
1700776833
1700776834 广犀角3克 干地黄30克 赤、白芍各10克 丹皮10克 白头翁10克 茜草10克 紫草10克
1700776835
1700776836 加减法:
1700776837
1700776838 若舌绛而紫,脉细口干,热郁阴伤较重者,加元参20克、藕节10克、石斛10克、知母10克。
1700776839
1700776840 若口干舌绛,脉弱气虚者,加沙参15克、百合10克、三七粉1.5克(冲)。
1700776841
1700776842 若血出较重者,不论齿衄、鼻衄、便血、尿血、发斑等,皆可于方中加云南白药1瓶,分4次服。
[ 上一页 ]  [ :1.7007767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