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9717e+09
1700779717 主症:肝气郁结之后,血随气结,阻于脉络而不行,夜间尤甚,痛处不移,脉沉涩,舌暗质红且干。
1700779718
1700779719 治法:活血通络。
1700779720
1700779721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10克 天花粉10克 当归须6克 金铃子10克 苏木10克 香附10克 桃仁10克 杏仁10克 郁金6克
1700779722
1700779723 加减法:
1700779724
1700779725 (1)行气活血法:气滞不畅或气郁症状较明显者,当加重理气之品,可加用青皮6克、陈皮6克、香附10克。
1700779726
1700779727 (2)养血活血法:血虚血瘀者见脉细涩,应配合养血之品,如赤芍10克、白芍10克、生牡蛎15克。
1700779728
1700779729 (3)胸膜粘连或增厚,经X线透视证实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须适当活动锻炼,注意饮食。
1700779730
1700779731 (三)血虚失于濡养
1700779732
1700779733 主症: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脉络失于濡养,舌红口干,脉弦细,心烦便干。
1700779734
1700779735 治法:养血和阴,活络缓痛。
1700779736
1700779737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木瓜10克 白芍12克 没药12克 旋覆花10克(布包) 生地12克 生牡蛎15克 钩藤10克 旱莲草10克 女贞子10克
1700779738
1700779739 加减法:
1700779740
1700779741 (1)泄热治标法:若郁热明显,脉见弦急小数时,当先泄其郁热。药用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6克、柴胡6克。
1700779742
1700779743 (2)滋水涵木法:因劳伤太过,下元亏损,肝木失养,当增以填补下元方法。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熟地10克、何首乌10克。
1700779744
1700779745 【小结】
1700779746
1700779747 肝居胁部,体阴而用阳。凡肝体不足,血亏阴伤,或肝用失调,木郁太过,均可导致胁痛。虽然临床肝郁者多,但肝体不足之证亦不少见,临证当审其虚实,定其血气,尤其虚实错杂之证,更应分其主次,审慎用药。此外,湿热蕴结之胁痛亦属多见,可参照“黄疸”节论治。
1700779748
1700779749 【治验】
1700779750
1700779751 案1 甘某,女,40岁,1982年10月诊。
1700779752
1700779753 胁痛病在少阳,肝家之郁,以肝布两胁故也。脉象细弱,按之带弦,细为血虚,弦脉主郁。当以疏调气机以缓胁痛,宗逍遥散法加减。
1700779754
1700779755 处方:柴胡3克 黄芩9克 川楝子9克 当归9克 赤芍6克 白芍6克 茯苓9克 郁金6克 杏仁9克 青皮4.5克 陈皮4.5克 焦三仙各9克
1700779756
1700779757 案2 李某,女,50岁,1984年5月4日诊。
1700779758
1700779759 肝硬化已4年有余,胁痛经常发作,两脉弦细且数,弦则为郁,细主血虚,数为热象,全是血虚阴伤,脉络失养。先以养血育阴,活络缓痛。
1700779760
1700779761 处方:柴胡6克 制鳖甲15克 木瓜9克 白芍12克 钩藤9克 香附9克 木香6克 青皮4.5克 陈皮4.5克 当归(乳香0.9克同炒)9克
1700779762
1700779763 案3 钱某,男,31岁,1985年4月5日诊。
1700779764
1700779765 结核性胸膜炎1年有余,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脉细弦滑数,全是阴伤已久,虚热上灼,脉络失和。先以养血柔筋,苦泄折热,防其增重,辛辣皆忌。
1700779766
[ 上一页 ]  [ :1.7007797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