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84345
1700784346
(7)若失眠严重,心脾不足,脉虚软无力者,可加五味子10克、柏子仁12克、龙齿15克、生牡蛎20克。
1700784347
1700784348
(二)阴虚火旺
1700784349
1700784350
主症:不易入睡,心烦失眠,睡中恍惚,多梦,急躁,脉细弦数,舌红瘦且干,或舌尖红起刺,口干津少,头胀眩晕、耳鸣。
1700784351
1700784352
治法:泻南补北。
1700784353
1700784354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阿胶珠12克(烊化) 川连1.5克(研冲) 白芍20克 黄芩10克 合欢皮12克 沙参12克 麦门冬12克 鸡子黄2个(打冲) 何首乌10克 竹茹3克
1700784355
1700784356
加减法:
1700784357
1700784358
(1)若大便干结者,加知母9克、白芍加至30~40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9克。
1700784359
1700784360
(2)若大便干结兼有鲜血者,加生地榆10克、生槐米10克、瓜蒌30克、杏仁10克。
1700784361
1700784362
(3)若属血虚者,加当归9克、熟地24克、旱莲草9克、女贞子9克。
1700784363
1700784364
(4)若属虚热上扰者,加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生石决明20克、女贞子10克。
1700784365
1700784366
(5)阴虚而火旺偏重,或热病之后,心烦不寐者,可仿黄连阿胶汤意,酌情加减。
1700784367
1700784368
(6)阴虚血少,心肾不足,效法天王补心丹,丸药缓用。
1700784369
1700784370
(7)经治后症状有减,可用朱砂安神丸每日早晚各服9克,坚持服用。但注意早晚活动。
1700784371
1700784372
(8)心肾不交者,脉细数,舌尖红,可用交泰丸每日3克晚服。午服竹茹3克、半夏10克、枳壳6克、陈皮3克 水煎服。
1700784373
1700784374
(三)胆热上扰
1700784375
1700784376
主症:心烦急躁,夜寐不宁,梦多,动则惊醒,易早醒,五更时病势较甚。脉象弦数,左关尤甚,舌红,苔白腻或黄腻根厚,口苦、咽干、目眩、头重、胸闷。
1700784377
1700784378
治法:泄胆涤痰,除邪安神。
1700784379
1700784380
方药:温胆汤加减:竹茹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枳实3克 珍珠母20克 黄芩10克
1700784381
1700784382
加减法:
1700784383
1700784384
(1)若舌红起刺,心火上炎时,加马尾连6克、炒山栀6克。
1700784385
1700784386
(2)若舌苔黄厚,此属胃肠滞热,当以清腑通化方法,方中加大黄炭3克、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0克。
1700784387
1700784388
(3)若心悸惊惕不安时,加蝉衣6克、郁金6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
1700784389
1700784390
(4)若痰热症状较重者,加天竺黄9克、竹沥10ml(冲服)、制胆南星6克、礞石滚痰丸6克(包)。
1700784391
1700784392
(5)若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3克(后下)、竹叶3克、瓜蒌15克。
1700784393
1700784394
(四)湿痰壅遏
[
上一页 ]
[ :1.7007843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