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5047e+09
1700785047
1700785048 方药:菖蒲10克 郁金6克 前胡6克 苍术3克 醋炒香附10克 黑山栀6克 朱茯神10克 神曲12克 川楝子12克 明矾3克(打成小粒,药汤送下)
1700785049
1700785050 加减法:
1700785051
1700785052 (1)在早期着重于开郁,首先应改变引起情志郁结的环境;其次是对郁结进行治疗,根据郁结、郁热、郁火、痰热等不同情况,随证治之。
1700785053
1700785054 (2)中期或后期,须以泄热化痰为主,并禁食辛辣、油重之味。
1700785055
1700785056 (二)心经郁热
1700785057
1700785058 主症:痰热郁久,心经独盛,心烦躁动,自觉口鼻气热,神志忽明忽昧,发无定时,舌红且干,尖部起刺,脉象细小且数。
1700785059
1700785060 治法:清心泄火,解郁化痰。
1700785061
1700785062 方药:莲子心6克 竹叶卷心3克 竹茹10克 蝉衣6克 郁金6克 菖蒲6克 远志10克 丹参12克 茯神12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牛黄清心丸2丸(分两次服)
1700785063
1700785064 加减法:
1700785065
1700785066 (1)若热郁阳明气分,口渴思饮,汗出,脉洪大有力,当以白虎汤法,先清气分之热,缓议清心化痰方法。
1700785067
1700785068 (2)若阴分不足,虚热上灼时,当以滋养育阴为治,可加生地10克、沙参10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天花粉10克。苦寒降泄之品暂时减用或不用。
1700785069
1700785070 (3)若老年患者,或素体阴虚,形瘦骨立,脉象细弦者,当用甘寒育阴方法,以沙参10克、生白芍10克、玄参10克、地黄10克为主要药物。
1700785071
1700785072 (三)心虚痰郁
1700785073
1700785074 主症:素体心气不足,抑郁不乐,常常哭笑,语无伦次,脉象虚细,舌红尖绛。
1700785075
1700785076 治法:化痰开郁,兼养心神。
1700785077
1700785078 方药:党参6克 黄芪10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甘草6克 茯神10克 远志10克 郁金6克生牡蛎20克(先煎)
1700785079
1700785080 (四)肝阳上亢,痰火蕴热
1700785081
1700785082 主症:忿郁暴怒之后,痰火郁热,上蒙心窍,骂詈不避亲疏,两目红赤,脉象弦滑有力,舌红苔黄。
1700785083
1700785084 治法:平肝清热,苦泻痰火。
1700785085
1700785086 方药:青礞石15克 生铁落20克 黄芩10克 大黄1克(冲) 胆南星10克 菖蒲10克 远志10克 川贝粉3克(冲) 瓜蒌30克
1700785087
1700785088 加减法:
1700785089
1700785090 (1)狂证的早期,以郁为主时,治当解其郁结,使郁解热减而病可愈。
1700785091
1700785092 (2)若体质壮实,可用开郁祛痰泄热方法;若体质偏弱时,当于泻火中佐用甘寒育阴之品。
1700785093
1700785094 (3)若患者湿邪较重,即以开郁化湿祛痰为治,不可过用苦寒之品。
1700785095
1700785096 (五)痰火上扰,胃肠滞热
[ 上一页 ]  [ :1.7007850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