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5797e+09
1700785797
1700785798 主症:齿龈红肿疼痛,衄血鲜红,口干味臭,溲红便结,舌苔黄质红,脉滑数。
1700785799
1700785800 治法:清胃降火,凉血止衄。
1700785801
1700785802 方药:生石膏12克 知母6克 生地12克 竹茹6克 麦冬10克 牛膝6克 茜草10克 黄芩10克 醋大黄6克
1700785803
1700785804 方药分析:胃热炽盛,化火上炎,血随火动,故当清胃降火。方中生石膏、知母、竹茹、醋大黄、黄芩清降胃火以凉血,生地、麦冬、牛膝、茜草凉血和营止衄。
1700785805
1700785806 加减法:
1700785807
1700785808 (1)舌苔黄厚干裂,大便秘结,须通腑泻火,加玄明粉6克(冲)、枳实6克、槟榔6克。
1700785809
1700785810 (2)热久伤阴,口干,舌红干瘦,脉细数者,去大黄,加玄参10克、玉竹10克、沙参15克。
1700785811
1700785812 (3)齿衄不止者,加白茅根10克、藕节10克、仙鹤草10克等凉血止血。
1700785813
1700785814 (二)虚火上浮
1700785815
1700785816 主症:齿龈红肿,微微作痛,心烦口干,不寐,齿龈渗血,舌红绛干瘦,脉细数。
1700785817
1700785818 治法:滋养肾阴,凉血止衄。
1700785819
1700785820 方药:细生地12克 玄参12克 知母6克 阿胶10克(烊化) 茜草10克 黄芩12克 白头翁12克 白芍20克
1700785821
1700785822 方药分析:肾阴不足,虚火上浮,发为齿衄,当滋降虚亢之火。方中生地、玄参、知母、阿胶、白芍滋阴凉血;茜草、黄芩、白头翁凉血止衄。
1700785823
1700785824 加减法:
1700785825
1700785826 (1)兼有胃热者,暂用苦寒剂1~2服,先折胃热,待标热去,再行滋养。
1700785827
1700785828 (2)肾虚较重者,加杜仲10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0克。
1700785829
1700785830 (3)血热衄血不止者,加旱莲草10克、白茅根15克、侧柏叶6克。
1700785831
1700785832 衄血以鼻衄和齿衄为多,多由火热动血,又有虚、实之异。西医学的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引起的衄血可参照本节辨证分型施治。
1700785833
1700785834 五、便血
1700785835
1700785836 (一)阳气不足
1700785837
1700785838 主症:大便下血,色鲜紫并见,或下血较多,或淋漓不断,长久不愈,面色不华,神疲懒言,舌淡,脉细弱。
1700785839
1700785840 治法:益气补虚,扶脾统血。
1700785841
1700785842 方药:党参10克 当归15克 黄芪12克 荆芥炭10克 茯神10克 枣仁12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 龙眼肉30克
1700785843
1700785844 方药分析:脾不能统血,血不循经,下渗肠道而便血,治当健脾扶阳摄血。方中党参、黄芪、苍术、白术益气扶脾;茯神、枣仁、当归、龙眼肉养心补血;荆芥炭入血分止血,又能疏调气机,开散郁结。
1700785845
1700785846 加减法:
[ 上一页 ]  [ :1.7007857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