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5747e+09
1700785747
1700785748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1700785749
1700785750 方药:桑叶10克 菊花10克 黄芩10克 薄荷2克(后下) 竹叶6克 茅根30克 小蓟12克 焦山栀10克 蝉衣6克
1700785751
1700785752 方药分析:阴虚肺热,或风热上扰,热易入血而动血。治当疏风清肺,凉血育阴。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辛凉疏风,黄芩、焦山栀苦寒解血分热,茅根、竹叶、小蓟清热凉血、育阴止血,蝉衣疏风清肝。
1700785753
1700785754 加减法:
1700785755
1700785756 (1)若热郁不解,脉弦滑有力者,加大黄芩用量,加芦根15~30克、前胡6克。
1700785757
1700785758 (2)若出血不止,加牛膝6克、藕节10克。
1700785759
1700785760 (3)大便干结者,加瓜蒌30克、大黄粉1~3克(冲)。
1700785761
1700785762 (二)胃热上蒸
1700785763
1700785764 主症:胃脘胀满,口干鼻燥,大便干结,小溲黄赤,鼻衄鲜红,舌红黄厚苔,脉滑数有力。
1700785765
1700785766 治法:清胃化积,凉血止红。
1700785767
1700785768 方药:生石膏15克 牛膝10克 生地12克 黄芩10克 大黄3克 麦冬12克 知母6克 焦四仙各10克
1700785769
1700785770 方药分析:胃热壅盛,上迫于肺,热伤血络,故除胃热、化积滞则肺热清,血自宁。方中大黄、生石膏、知母、焦四仙清热和胃化滞;黄芩泄肺热;生地、麦冬养阴和血;牛膝引血下行,使血归于正道。
1700785771
1700785772 加减法:
1700785773
1700785774 (1)舌苔垢厚,胃热积滞较重者,加紫雪散1.5~3克,冲服。
1700785775
1700785776 (2)血出不止者,血分郁热,加丹皮10克、藕节10克、茅根15克、芦根15克。
1700785777
1700785778 (三)肝火上扰
1700785779
1700785780 主症:心烦梦多,急躁易怒,头目眩晕,口干舌燥,鼻衄,脉象弦数,舌红溲赤。
1700785781
1700785782 治法:清肝凉血止衄。
1700785783
1700785784 方药:龙胆草3克 川楝子12克 醋大黄3克 栀子6克 黄芩12克 丹皮10克 黛蛤散12克(布包) 白茅根15克 生地10克
1700785785
1700785786 方药分析:肝热化火,迫于血分,发为鼻衄,治当清肝热、凉血止红。方中龙胆草、生地、川楝子、醋大黄、栀子、黄芩、丹皮、黛蛤散等泻肝火、凉血热,肝火降、血热清则衄自止。
1700785787
1700785788 加减法:
1700785789
1700785790 (1)体质差者,减龙胆草、大黄之量。
1700785791
1700785792 (2)阴分不足者,加生地5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阴虚火旺者,以滋水清肝饮加减。
1700785793
1700785794 四、齿衄
1700785795
1700785796 (一)胃火上升
[ 上一页 ]  [ :1.7007857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