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5819e+09
1700785819
1700785820 方药:细生地12克 玄参12克 知母6克 阿胶10克(烊化) 茜草10克 黄芩12克 白头翁12克 白芍20克
1700785821
1700785822 方药分析:肾阴不足,虚火上浮,发为齿衄,当滋降虚亢之火。方中生地、玄参、知母、阿胶、白芍滋阴凉血;茜草、黄芩、白头翁凉血止衄。
1700785823
1700785824 加减法:
1700785825
1700785826 (1)兼有胃热者,暂用苦寒剂1~2服,先折胃热,待标热去,再行滋养。
1700785827
1700785828 (2)肾虚较重者,加杜仲10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0克。
1700785829
1700785830 (3)血热衄血不止者,加旱莲草10克、白茅根15克、侧柏叶6克。
1700785831
1700785832 衄血以鼻衄和齿衄为多,多由火热动血,又有虚、实之异。西医学的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引起的衄血可参照本节辨证分型施治。
1700785833
1700785834 五、便血
1700785835
1700785836 (一)阳气不足
1700785837
1700785838 主症:大便下血,色鲜紫并见,或下血较多,或淋漓不断,长久不愈,面色不华,神疲懒言,舌淡,脉细弱。
1700785839
1700785840 治法:益气补虚,扶脾统血。
1700785841
1700785842 方药:党参10克 当归15克 黄芪12克 荆芥炭10克 茯神10克 枣仁12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 龙眼肉30克
1700785843
1700785844 方药分析:脾不能统血,血不循经,下渗肠道而便血,治当健脾扶阳摄血。方中党参、黄芪、苍术、白术益气扶脾;茯神、枣仁、当归、龙眼肉养心补血;荆芥炭入血分止血,又能疏调气机,开散郁结。
1700785845
1700785846 加减法:
1700785847
1700785848 (1)若虚寒较重,肢冷腹痛,加灶心土30~60克、炮姜6克、肉桂粉3克(冲)。
1700785849
1700785850 (2)气虚下陷,有气坠感者,加柴胡6克、升麻6克,并加重黄芪用量。
1700785851
1700785852 (3)若下血较多,面白肢冷,脉微细,有脱象者,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并结合西医学抢救措施。
1700785853
1700785854 (二)湿热下注
1700785855
1700785856 主症:下血鲜红,其势如溅,小溲赤热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滑且数。
1700785857
1700785858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红。
1700785859
1700785860 方药:赤小豆10克 全当归10克 炒荆芥穗10克 炒槐花10克 白头翁12克 炒地榆12克 黄芩12克 防风3克
1700785861
1700785862 方药分析:湿热蕴郁,热入血分,下迫大肠,故下血鲜红,治当清化湿热。方中赤小豆、当归、炒槐花、白头翁入血凉血,化湿止红;黄芩、生地榆苦寒燥湿;炒荆芥穗入血分,调和气血,使血热透达,则下血自止。
1700785863
1700785864 加减法:
1700785865
1700785866 (1)湿热较重者,加佩兰10克、马尾连10克、炒黄柏6克。
1700785867
1700785868 (2)湿阻上焦,气促咳嗽者,加苏叶6克、杏仁6克。
[ 上一页 ]  [ :1.7007858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