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85869e+09
1700785869
1700785870 (三)痔裂便血
1700785871
1700785872 主症:痔疮肛裂便血,大便干结,心烦口干,舌红脉数。
1700785873
1700785874 治法:凉血润燥,化瘀和络。
1700785875
1700785876 方药:生地15克 丹皮10克 赤芍15克 赤小豆10克 全当归10克 杏仁10克 郁李仁10克 瓜蒌仁20克 生蒲黄10克 炒地榆10克
1700785877
1700785878 方药分析:肛肠燥热,多因肺胃积热下迫所致,瘀热互结而生痔疮肛裂。方中生地、丹皮、赤芍、赤小豆、当归凉血止血,和络化瘀;杏仁、郁李仁、瓜蒌仁润肠通便去滞;生蒲黄、炒地榆凉血止血和络。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润燥止血之功。
1700785879
1700785880 加减法:
1700785881
1700785882 (1)若纯属血热,舌绛口干,加玄参15克、麦冬10克、白头翁10克,去赤小豆、地榆。
1700785883
1700785884 (2)体丰气弱,大便不畅者,加白术30克、升麻6克以升阳运脾。
1700785885
1700785886 便血以燥热为多,也有属于脾虚不能摄血者,辨证必须准确。西医学中一些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息肉及血液病、传染病等见大便出血者都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1700785887
1700785888 六、尿血
1700785889
1700785890 (一)心火内盛
1700785891
1700785892 主症:心烦不寐,舌咽作痛,舌绛尖部起刺,口渴饮冷,尿血甚则尿道作痛,脉弦细数。
1700785893
1700785894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红。
1700785895
1700785896 方药:竹叶3克 木通3克 生甘草10克 生地12克 山栀10克 干荷叶10克 琥珀末1.5克(装胶囊分服)
1700785897
1700785898 方药分析:心火内盛,下移小肠,灼伤血络发为血尿。方中竹叶、木通、生甘草、生地清心导赤;干荷叶、琥珀凉血止血;山栀泻心火,凉血热。
1700785899
1700785900 加减法:
1700785901
1700785902 (1)若阴分不足,血虚热盛,加石斛10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女贞子10克、玉竹10克以养血和阴。
1700785903
1700785904 (2)若口渴喜冷,脉洪大滑数,加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天花粉15克以清热降火护阴。
1700785905
1700785906 (二)肝经郁火
1700785907
1700785908 主症:少腹两胁刺痛,口苦耳鸣,急躁不安,尿血,尿道疼痛,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1700785909
1700785910 治法:凉肝解郁,泻火止红。
1700785911
1700785912 方药:龙胆草3克 炒山栀6克 柴胡6克 香附10克 黄芩10克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藕节10克 赤芍10克 白芍10克
1700785913
1700785914 方药分析:肝经郁火,循经下迫,深入血分,损伤血络。方中龙胆草、炒山栀、柴胡、香附、黄芩清肝泻火,理气解郁;生地、丹皮、藕节、赤芍、白芍凉血育阴止红。
1700785915
1700785916 加减法:
1700785917
1700785918 (1)若素体亏,气阴不足,当凉血育阴,不可专事苦泄。
[ 上一页 ]  [ :1.7007858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