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08e+09
1700808000 丽莎一直认为不该提倡杀死全部圈养的猴子,就算那些是携带疱疹B病毒的猴子,只要病毒传染给人类的概率不高就不应该被杀死。抗体检测呈阳性并不能证明这种病毒还存在于动物的身上。
1700808001
1700808002 她提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在3个月前,法国一所大学猕猴研究基地的猴子全部被处死。这其中有一些猴子已经被动物行为学家潜心研究了25年,早已为动物学家所熟知。这个研究基地以呈现令人着迷的行为模式而著名,来自国际灵长类动物协会和其他一些科研机构的上千名灵长类动物学家联名请愿,以此对通过大规模猎杀动物来消灭病毒的做法提出质疑。“好好想想,不要这么做,”他们争论说,“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样做将意味着什么。”不管怎样这所大学的理事会还是做出了决定。在8月的一个周日,在科学家和动物保护人员做出进一步努力之前,所有猕猴都被杀死了。
1700808003
1700808004 不管疱疹B病毒(CeHV-1)在感染人的时候有多危险,巴厘岛桑给圣猴森林公园的调研结果显示这种病毒在猴子与人类之间感染的概率看起来却很低。丽莎和格里高利发现那里的猕猴携带疱疹B病毒的概率非常高,人类被猴子咬伤抓伤的事故发生率也不低,但却并未发现人感染疱疹B病毒的情况。如果在巴厘岛偶尔有感染情况,肯定也没有得到医学界的关注,或者被诊断为其他一些可怕的疾病,比如小儿麻痹症或者狂犬病,狂犬病在巴厘岛上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个岛上的狗患狂犬病的比例非常高。没有人知道桑给究竟有多少未被检测出的感染案例。恐怕谁也不知道。
1700808005
1700808006 早在十年前另外一个调研小组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疱疹B病毒没有感染人的趋势。这个调研小组研究了321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血样,这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科学家和处理过活灵长类动物或培养液中灵长类动物细胞的技术员,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曾在工作中和猕猴有过接触,许多人还被咬伤过、抓伤过或者被猕猴分泌的液体溅到身上,然而这321位工作人员没有一位被检测出疱疹B病毒呈阳性。很显然这种病毒不容易传染,也不会使和猴子有密切接触的人发生轻微的无症状感染。
1700808007
1700808008 病史档案显示猕猴和人接触导致感染的案例只有43例,威廉·布莱伯纳是首例。没错,那43例感染的结局确实很悲惨,但是在同一时期,成千上万或者说数百万计类似的接触——从实验室到野外,从神猴寺庙到细菌培养皿,人们被咬伤过、抓伤过,被猴子的口水、尿液溅到过,被实验室的注射器也扎到过,但是疱疹B病毒并没有在人与猕猴之间传染。为什么没有呢?很明显这种病毒还没准备好。
1700808009
1700808010 换一种说法就是:生态学为它们的传染提供了机会,然而生物进化却没有助它们一臂之力,然而这代表一臂之力的援助之手或许永远都不会伸出。
1700808011
1700808012 61
1700808013
1700808014 最近丽莎·琼斯–恩格尔和她的团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上,他们把从查斯尼皮尔神坛抓来的猴子身上采集的血样进行过滤,来寻找除疱疹B病毒之外其他病毒存在的证据。我对此很感兴趣,因为这种病毒的名字挺吓人——猴泡沫病毒(Simian Foamy Virus,SFV),感染这种病毒后泡沫可不出在嘴上,之所以叫“泡沫”病毒,是因为这种病毒会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大量无功能空泡细胞,这些数量庞大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像泡沫一样。
1700808015
1700808016 实际上还有很多的泡沫病毒,都属于在逆转录病毒家族。有些可以感染牛、猫和马,在大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狒狒、猕猴和其他的灵长目动物中也有发现,这些动物身上似乎自古以来就有这种病毒,病毒和宿主共同进化,一种猴子对应一种猴泡沫病毒(SFV)长达300万年之久。也可能正由于此,现在的人们才认为这类病毒并无大碍。一个在中非工作的调研团队报道,有迹象表明猴泡沫病毒可以从被猎杀的作为丛林肉(山魈、大猩猩和长尾猴)的灵长类动物传染给捕杀这些动物的猎人。SFV能否使猎人患病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那项研究并未提及,但是如果真的可以,症状出现得肯定很缓慢,很轻微。HIV的症状也缓慢且轻微,那么SFV就和HIV一样,是一种逆转率病毒。认为猴泡沫病毒值得研究的人不只琼斯–恩格尔一个,很多研究人员都认为这种猴子感染的泡沫病毒很有研究价值。
1700808017
1700808018 30年前,就有科学家认为我们人类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泡沫病毒,有我们特有的传染特点,和通过喂圣猴大米或拿弯刀切开一只大猩猩感染来的动物泡沫病毒有明显的区别。人类泡沫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中具有毁灭性,而在活人身上却没有什么危害,因此人类泡沫病毒被称作“正在找病的病毒”。后来借助先进的分子方法(效果显著的基因测序)所做的研究表明:人类泡沫病毒很可能就是黑猩猩泡沫病毒的一个变种。不管怎样,丽莎·琼斯–恩格尔和她的丈夫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亚洲猕猴身上的泡沫病毒。
1700808019
1700808020 和非洲的SFV一样,那些亚洲泡沫病毒在感染人的时候似乎也是无伤大雅的。我们在达卡聊天的时候,丽莎提到过一点,她很谨慎地说:“目前为止还没有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感染猴泡沫病毒后产生疾病。如果病毒跨物种传染给人类的话……”——到那时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现在相关数据很有限。“目前为止我们调查的人数还太少,我们实在不能断言这种病毒是否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观察案例太少,而且观察时间又太短。作为逆转率病毒,可以想象SFV很可能有一段很长的供它们作祟的潜伏期,慢慢地在宿主体内进行自我复制,然后从它们偷偷躲避的洞穴里逐渐浮现出来,继而进行肆意的破坏。
1700808021
1700808022 对于恩格尔和琼斯–恩格尔,这个调研项目在巴厘岛的桑给寺庙就开始了,在那里他们从血样中过滤疱疹B病毒的同时也在过滤猴泡沫病毒。猴泡沫病毒似乎和疱疹B病毒一样,在猕猴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发现这种病毒的抗体存在于大多数被检测的猕猴中。这种常见的传染病和疱疹B病毒一样可能通过猴子间相互接触而传染,但是这种病毒传染给人的概率是多少呢?
1700808023
1700808024 研究人员除了诱捕猴子,从猴子身上采集血样之外,还从80多个人身上采集了血样,并用相同的方法对这些血样进行了过滤,结果显示所有被检测的人的猴泡沫病毒都呈阴性,唯有一位47岁的巴厘岛农民呈阳性。这个人住在桑给附近,经常去寺庙拜访,曾经被猴子咬伤过一次,抓伤过多次。调研人员问他是否吃过或饲养过猴子,他说从来没有。如果他身体里有这种病毒,那么病毒一定来自寺庙里那些咄咄逼人的猴子。回想一下,琼斯–恩格尔和恩格尔在巴厘岛检测了80来个研究对象,从中获取的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检测出了这个受感染的农民。后来在亚洲其他国家(泰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的深入采样调研显示,SFV比早期检测结果显示的更容易使人类感染。
1700808025
1700808026 但是如果导致的疾病不被人察觉,那又有何妨呢?
1700808027
1700808028 SFV可以致病却不被察觉,这一点很明显,除此之外,恩格尔和琼斯–恩格尔研究这种病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是一个标志,”格雷戈里告诉我说。“我们抓住了一个传染标志,”丽莎回应说。他们的意思就是SFV在人体当中出现就意味着这种病毒可能存在跨所有物种传染的可能性。如果猴泡沫从一个野生猕猴身上一跃跳到一个人身上,然后由一个人传染给许多人,再通过类似桑给这样的旅游景区传染给成千上万的人,然后其他病毒也如此传染开来,它们的存在无法察觉,他们的感染后果也不为人知。
1700808029
1700808030 “为什么研究这些没有症状的病毒感染这么重要呢?”我问道。
1700808031
1700808032 “因为我们正在寻找下一个病毒大暴发。”她说。
1700808033
1700808034 62
1700808035
1700808036 下一个病毒大暴发,也就是我在本书开头的时候提到的那个概念,全世界的疾病科学家都会经常提到。他们对其进行反复地思考,深入地研讨,早已习惯有人询问相关问题。这个谜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开,尽管他们继续工作或者讨论过去的流行病,下一个病毒大暴发这样的想法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
1700808037
1700808038 现在称得上传染病老大的就数艾滋病了,迄今为止它的终极威力(危害范围和接触面积)还无法预测。目前约有3 000万人死于艾滋病,约3 400万人携带艾滋病生活,这样的感染还在继续,完全看不到尽头。小儿麻痹症也曾是一枚巨头,至少在美国是,它在那里享有非同寻常的臭名,因为它感染的一个人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小儿麻痹症传染最严重的几年中,也有成千上万的孩子遭受病痛的折磨,很多孩子不幸遇难或身患残疾,公众面对如此肆虐的疾病就像小鹿见到刺眼的车头灯一样瞠目结舌,束手无策。小儿麻痹症的蔓延还使大规模医学研究的筹资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传染病巨头中的老大要数1918~1919年的大流感了。在这之前,北美大陆上的天花对本地人来说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一位,1520年随远征军从西班牙出发,还帮助柯尔特斯征服了墨西哥。由此再看两个世纪之前的欧洲,当时的黑死病,可能是鼠疫的一种,不管引起这场瘟疫的细菌是杆菌还是其他更加神秘的病菌(最近很多历史学家在争论这个问题),黑死病都毋庸置疑是当时引起人类死亡的一种威胁极大的疾病,在1347~1352年间,至少有30%的欧洲人死于这种传染病。
1700808039
1700808040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群体生机勃勃,人口密度高,其中存在新传染病的话,感染只是时间问题。
1700808041
1700808042 你可能注意到这些老大虽然不全是病毒(瘟疫除外),但大多数都是。既然现代抗生素可以广泛使用,大幅度降低了细菌的致命率,那么我们笃定下一个大暴发还是病毒。
1700808043
1700808044 为了弄清为什么有的病毒性疾病暴发有如此严重的后果,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灾难,而有些病毒只是一闪而过,或者不带来任何伤害就悄无声息地消逝了,我们来考虑病毒活动的两个方面:传染性和毒性。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就像速度和质量一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其他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两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毒暴发的整体规模。二者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发生变化,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两者反映的是病毒与其宿主和病毒与外界的联系。这两者反映的是外部环境,而不只是微生物本身。传染性和毒性就是病毒生态学的阴阳两面。
1700808045
1700808046 关于传染性,最简单的描述就是病毒生存需要进行复制和传播,类似这样的表述你肯定早就听说过。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原因之前已经讲过。传播是指病毒从一个宿主到下一个宿主,传染性就是指病毒传播所具备的一系列的属性。病毒体能否聚集在宿主的喉咙或者呼吸道中,惹恼宿主让他咳嗽或打喷嚏,从而借助这种力量将病毒扩散出去?病毒进入外部环境之后,它们能否经受住干燥和紫外线的考验,哪怕是几分钟?当入侵到一个新个体当中时,它们能否在不同种类黏膜(在鼻腔里、喉咙里、眼睛里)上落脚,然后附着在上面,再进入细胞开始另一轮的复制过程?如果这一系列步骤都能顺利完成的话,这种病毒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空气从一个宿主传染给另一个宿主。
1700808047
1700808048 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通过空气传播。如果HIV-1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话,你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如果狂犬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话,它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病原体。流感适合空气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它的新菌株在几天之内就能传遍全世界的原因。SARS病毒也是通过这个途径传播的或者通过喷嚏和咳嗽时的飞沫传播,如我们所见,它可以悬浮在宾馆的走廊里,可以游离于飞机的客舱中,如此大容量的环境,再加上其致命率高达10%,就是它在2003年让很多熟知它的人不寒而栗的原因。但是其他病毒采取其他传播途径,每种途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1700808049
[ 上一页 ]  [ :1.7008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