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884507
1700884508
135朔望月 3986.62938日
1700884509
1700884510
11.5交食年 3986.13038日
1700884511
1700884512
两数相差不大。但135食月后,下期见食的地点与前大不同。因一周期后,地球自转3986.62938次,余数0.62938日,地球将西移约227°,即日食移至原地之西227°。135朔望月等于144.681近点月,则月距近地点约19日,故距地的位置,与前期日食时不同。月影投地的大小也异,日食情形随着变迁,又因23交为奇数,前期日食在升交点的,后期就在降交点;前期在降交点的,后期就在升交点。如在二周之后,日食西移454°,去其全周360°,移西94°,则原地或可望见。下举《春秋》、《汉书》为例,合于三统历二周期的。
1700884513
1700884514
1700884515
1700884516
1700884517
如以三统历八周计算,合于31509.034日,余数较小,日食西移约16°,相差只一小时,故前后日食,约在同经度的地点可以看见。[37]
1700884518
1700884519
14.释会月:
1700884520
1700884521
以会数乘朔望之会:47×135=6345,得会月。
1700884522
1700884523
1700884524
1700884525
1700884526
27×19=513
1700884527
1700884528
23×47=1081
1700884529
1700884530
即513年有6345月,有1081食。
1700884531
1700884532
上元之首冬至合朔,日月如合璧。历513年即6345月冬至合朔,日月如合璧。月分、食分俱终,称为一会。513年称为会岁,6345月称为会月。一会岁,或一会月有1081食。日食周期有47周,47称为会数。
1700884533
1700884534
朱文鑫说:513年地球经这大周,多转半周有余。故前期日食,见于东半球的,513年后将见于西半球。查汉代与南北朝的记载,符合这样周期计算的是有的。但前者中国可见,后者不可见。可知南北朝时预推日食,仍不出三统历数的范围。如:
1700884535
1700884536
1700884537
1700884538
1700884539
梁天监的日食,《魏书》说:“京师不见,恒州以闻。”大同的日食起于欧洲,讫于西比利亚之西。陈氏两次日食,也都在西半球,中国不能看见。[38]
1700884540
1700884541
15.释统月:
1700884542
1700884543
参会月:3×6345=19035,得统月。
1700884544
1700884545
日法乘章月:81×235=19035
1700884546
1700884547
3会=1统 1元=3统=9会
1700884548
1700884549
统月即1统的月数。
1700884550
1700884551
16.释元月:
1700884552
1700884553
参统月:3×19035=57105,得元月,即1元的月数。
1700884554
1700884555
1700884556
=1686360
[
上一页 ]
[ :1.7008845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