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86447e+09
1700886447
1700886448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见于《小雅·十月之交》。原诗还有“日有食之,亦孔之滃”,“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诸语,认为月食是寻常的事,日食就不知道要败坏什么?这样的担忧心理和错误的想法,遗传到术数家手里,扩张为日食是警告人主的,它是代表天的意志的。既是天的意志,历家就不便对日食给以推算和阐发它的道理和方法了。钱大昕说:“术家有推月食之术,不及日食,皆是也。”这可说明在这一错误观点束缚下,从周初直到清代,它的不良影响是多么深远啊!
1700886449
1700886450 关于日月食的记录,从世界文化史上说,中国是最早的。《书经·胤征》上说:
1700886451
1700886452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1700886453
1700886454 羲氏、和氏这两族人是历官,都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世传不绝。他们保管着许多天文记录,对日月食大体能够推算。在夏代仲康时,日食于房宿。羲氏、和氏擅离职守,没有预报,弄得大家忙乱了一阵子。根据《政典》说:节气、朔望历家推算过早或过迟,都要犯罪处死。可见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算,已达到一定水平。
1700886455
1700886456
1700886457 春秋时代242年间,记录日食37次,保留了很有研究价值的日食史料。到了西汉,自汉高帝三年至汉平帝元始元年,“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记录“日食五十三”,日趋于详。就月食计算,祖冲之大明历实测一交食为=27.2122303,和今测27.21222,只差十万分之一。这样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
1700886458
1700886459 纪术
1700886460
1700886461 第三部分:(五)纪术推算五星的运行。根据实测,推算五星大周、小周的会合周期的过程和数据,分10条推五星各星最后见复、始见中次、星始见月、至日、朔日、中气度次、入月日数、后见中气、后见月、五步等。逐条以算释之。
1700886462
1700886463 推五星见复,置太极上元以来,尽所求年,乘大统见复数,盈岁数得一,则定见复数也。不盈者名曰见复余。见复余盈其见复数,一以上见在往年,倍一以上,又在前往年,不盈者在今年也。
1700886464
1700886465 1.推五星见复:
1700886466
1700886467 这是推五星各星的最后一见复,在今年,在前一年或在前二年。五星各星经若干岁,而一见复。例如:木星1728年有1583见。
1700886468
1700886469 岁数:大统见复数=太极上元以来尽所求年:太极上元以来至今年的定见复数。
1700886470
1700886471
1700886472
1700886473
1700886474 见复余多于见复数,见在前一年。
1700886475
1700886476 见复余倍于见复数,见在前二年。
1700886477
1700886478 见复余不盈于见复数,见在今年。
1700886479
1700886480 岁星一见398日奇,太白一复584日奇,镇星一见377日奇,皆大于见复数,是见复余满见数以上,见在前一年。荧惑一见780日奇,岁数倍于见数,一倍以上是见在前二年。辰星一复115日奇,岁数小于复数在今年。
1700886481
1700886482 推星所(一多“在”字)见中次,以见中分乘定见复数,盈见中法得一,则积中(法)也。不盈者名曰中余。以元中除积中,余则中元余也。以章中除之,余则入章中数也。以十二除之,余则星见中次也。中数从冬至起,次数从星纪起,算外,则星所见中次也。
1700886483
1700886484 2.推星所见中次:
1700886485
1700886486 已得五星中各星始见的,再推各星始见在某年的某中气,见于某次。
1700886487
1700886488 从上元以来到前一见复,共若干见复,称为定见复数。今求从上元至前见复的共有若干中气,共行若干次。
1700886489
1700886490 每星岁数的若干见,即大周的定见复数,称为见中法;岁数的若干中气,即大周的积中,称为见中分。
1700886491
1700886492 今有若干见后,称为定见复数:
1700886493
1700886494 上元至前一见复内的中气的数,以x代之。
1700886495
1700886496
[ 上一页 ]  [ :1.7008864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