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87089e+09
1700887089 凡殷继世嗣31王,629岁。
1700887090
1700887091 钱大昕说:“殷三十一王。依《史记》次之:汤一、外丙二、中壬三、太甲四、沃丁五、太庚六、小甲七、雍已八、太戊九、仲丁十、外壬十一、河亶甲十二、祖乙十三、祖辛十四、沃甲十五、祖丁十六、南庚十七、阳甲十八、盘庚十九、小辛二十、小乙二十一、武丁二十二、祖庚二十三、祖甲二十四、廪辛二十五、庚丁二十六、武乙二十七、太丁二十八、帝乙二十九、受辛三十,祗有三十王耳。云三十一者,盖兼太丁言之。”商代祭先公,多从上甲微开始,称为上报甲或报甲。甲骨卜辞的世系,《史记》汤前犹有报丁、报乙、报丙等。
1700887092
1700887093 《四分》,上元至伐桀十三万二千一百一十三岁,其八十八纪,甲子府首,入伐桀后百二十七岁。
1700887094
1700887095 这是根据四分术推算:
1700887096
1700887097
1700887098 伐桀之岁为 132113 =87
1700887099
1700887100
1700887101 加伐桀后  
1700887102
1700887103 恰为第88纪的甲子蔀首。
1700887104
1700887105 李锐根据李淳风《五经算术》注提供的资料:周术上元丁巳,至僖公五年丙寅,积2759769算,依刘歆说伐桀至僖五年,积1096岁,以减周术,积年余2758673,为周术上元至伐桀积年。以此四分上元岁数减之,余2626560为此四分上元在周术上元后的积年。以四分术元会41040除之,得64适尽。是此四分上元日月闰积及月食,并与周术上元同。证此四分历为周术。
1700887106
1700887107 春秋历,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孟统之二会首也。后八岁而武王伐纣。
1700887108
1700887109 刘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故《三统历》又称《春秋历》。
1700887110
1700887111 周文王四十二年,距上元142101岁,入孟统28章,入统年513,积月6345,积日187373,大余53,小余27,无闰余,得12月丁丑朔旦冬至。为孟统的二会首。
1700887112
1700887113 武王 《书经·牧誓》武王伐商纣。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周室。
1700887114
1700887115 三统,上元至伐纣之岁,十四万二千一百九岁,岁在鹑火张十三度。
1700887116
1700887117 算释如次:
1700887118
1700887119
1700887120
1700887121
1700887122
1700887123
1700887124
1700887125 7起星纪算外,岁在鹑火。
1700887126
1700887127 30×125=3750
1700887128
1700887129
1700887130
1700887131
1700887132 自柳9°至张13°为26°,柳15°减去9°为6°;加入7°为13°,加张13°为26°;故为张13°。
1700887133
1700887134 文王受命九年而崩,再期,在大祥而伐纣,故《书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纣,[作]太誓。”八百诸侯会。还归二年,乃遂伐纣克殷,以箕子归,十三年也。故《书序》曰:“武王克殷,以箕子归,作《洪范》。”《洪范》篇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自文王受命而至此十三年,岁亦在鹑火,故《传》曰:“岁在鹑火,则我有周之分野也。”
1700887135
1700887136 文王九年崩,武王三年丧毕,四月观兵,会诸侯。十三年伐纣,以箕子归。文王受命,岁也在鹑火。算释如次:
1700887137
1700887138
[ 上一页 ]  [ :1.7008870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