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92069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角度看,人类的尺度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似乎只是居于宇宙一隅的小小蝼蚁。然而,人类却是这无尽混沌中最美的智慧之光——倘若没有人类,就不会有人发出“宇宙是什么”的终极追问。但人类的存在又依赖极其微妙的宇宙环境。假如宇宙常数变动一点点,哪怕只是非常细微的一点点,别说人类,就连地球、太阳甚至银河系都可能无法诞生。所以,宇宙本质问题仿佛落入一个循环论证。难道宇宙为了探索自身的本质,而精心孕育出了擅于从混沌中抽丝剥茧的人类智慧?泰格马克教授没有陷入这种循环,而是另辟蹊径,以飞鸟的视角审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全新的宇宙观。
1700920691
1700920692
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说,宇宙就像一只从魔术师的帽子中拉出来的大白兔,我们就生活在柔软温暖的兔毛深处。唯有勇于探索的哲学家才会沿着兔毛不停往上爬。当他们爬到顶端,看清世界的真相,就会向世界呼喊:“各位先生、女士们!原来我们的世界是一只漂浮在太空中的大白兔!”我觉得,泰格马克教授就像一位爬上兔子毛顶端的哲学家。你瞧,他现在正在兔毛顶端向你挥手呐喊呢:“喂!原来我们的世界是环环相扣的‘俄罗斯套娃’啊!”
1700920693
1700920694
我很幸运有机会翻译这本书,尽微薄力量帮助中国读者搭上泰格马克教授的“宇宙观光列车”,一同前往时光的最深处。在翻译的过程中,为力争内容的精确和准确,我参考了很多学术资料,但一些概念并无标准的中文翻译,为此我发挥了想象力,尽量贴近原意,又不乏趣味。例如,“Omniscope”是泰格马克教授发起的一个研究项目,目前没有正式的中文译名。如何翻译这个词呢?“omni-”是一个表示“全部”的词根,比如“omnipresent”(无所不在的)、“omniscient”(无所不知的)。泰格马克教授在书中提到,这个项目是一种非常“完全”的望远镜阵列,体现在它可以“全”方位拍下天空的“全”彩色图像。于是,我将这个词翻译成“万远镜”,以谐音表示它的本质是“望远镜”,又能表达它“无所不能”的本领。
1700920695
1700920696
有一些看似“啰嗦”和重复的语句,其实是为了更加准确,避免误解,也为了尊重泰格马克教授的原意。例如,你可能会看到书中多次提到“我们的宇宙”,比如“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读起来有些拗口。为何不直接简化为“宇宙”呢?如果你看到第5章,你就会发现,泰格马克教授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把“我们的宇宙”简化为“宇宙”。“我们的宇宙”是指本质上能被我们观测到的球形区域,也就是可观测宇宙。而“宇宙”的含义则因语境而异,很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因此,我保留了“我们的宇宙”。
1700920697
1700920698
在本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reality”。可以说,本书的所有哲学思考都是围绕着这个词展开。应该如何翻译这个词呢?大多数人将哲学中的“reality”翻译成“现实”,而我在本书中将其翻译为“实在”。原因有几点:首先,我认为泰格马克教授所说的“reality”与哲学共同体所说的“现实”是有区别的。哲学家们所说的“现实”一般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泰格马克教授提出了三种“reality”——“external reality”“internal reality”“consensus reality”,并认为物理学是连接内、外“reality”的桥梁,这与哲学家们所说的“现实”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另外找一个词,而不是直接套用“现实”。正好,哲学中的“realism”中文翻译成“实在论”而不是“现实论”,因此我认为“实在”这个词比较合适。其次,“现实”是个多义词,容易引发误解。另外,我咨询了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博士、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薛少华老师。从他的专业出发,他也认同“实在”更符合本书的语境。如果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或有其他建议,也非常欢迎与我探讨。
1700920699
1700920700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泰格马克教授和他的博士生郑浩轩,他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专业意见。郑浩轩更是通读全部译文,从专业和语言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在翻译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来自阎航、汪灵蜀、丁淑华、周文清、阎玉明、张超、周兴莉、丁德文、邹淑娟、丁鹏春、李群、汪凌等亲友的帮助。最后要感谢湛庐文化的编辑安烨女士及其同事,没有他们的慧眼识书,也不会有这本中译本的诞生。
1700920701
1700920702
时间仓促,不尽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我的博客网址是http://wangjieshu.com,电子邮件是foundwonder@gmail.com,我还运营了一个微信公众号wonderland9527,如果各位读者对本书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想法,欢迎随时与我联系和探讨。
1700920703
1700920704
1700920705
1700920706
1700920707
1700920708
穿越平行宇宙
1700920709
1700920710
1700920711
1700920712
1700920713
1700920714
1700920715
1700920716
1700920717
1700920718
1700920719
1700920720
1700920721
1700920722
1700920723
1700920724
1700920725
1700920726
1700920727
1700920729
穿越平行宇宙 [1]这段对话的开头一般是:“哦,天文学!我是处女座耶。”当我解释说,更准确地讲应该是“宇宙学”时,一般会得到的回答是:“哦,化妆师!”(“宇宙学”的英文“cosmology”和“美容”的英文“cosmetology”发音接近。)接下来,他们就会开始问我关于眼线和睫毛膏的问题。
1700920730
1700920731
[2]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转变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编者注
1700920732
1700920733
[3]地球半径近似于d2/2h,其中h是船帆的高度,d是你能看到船帆在海平面的最远距离。
1700920734
1700920735
[4]从数学上来说,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对应着两个不同的空间坐标系,爱因斯坦的理论允许你自由挑选时空坐标系。
1700920736
1700920737
[5]氘是氢的同位素,也是它的“大哥哥”。它的质量是氢的两倍,因为它不仅含有一个质子,还含有一个中子。
1700920738
1700920739
[6]太初核合成只产生了25%的氦元素,恒星在此基础上继续产生了更多的氦元素。氦元素的这两个来源可以用望远镜来区分——我们越往回看,看到的氦就越少,最后,在恒星还未诞生的纪元,我们看到的氦最少,正好等于25%。
[
上一页 ]
[ :1.700920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