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073928
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多种解决方案了。我对全球各地的政府们最终会欣赏区块链(或某种区块链技术的变种)的好处也很有信心。最显见的一个好处是,政府可以用区块链记录各种交易和文档,轻易摆脱不必要的各种官僚体系(尤其是官僚体系背后的腐败和贿赂)。
1701073929
1701073930
金融科技趋势
1701073931
1701073932
比特币和区块链首先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大事”。在美国,金额科技是个巨大的市场。每年,美国的投资者都会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6 000亿美元的费用,基本上是以色列GDP的2倍。金融科技在美国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2008~2011年的“大衰退”,当时小公司难以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借到钱,这就给那些线上金融服务机构以及P2P网站给了不少机会。首先受益的就是那些非银行的贷款机构,比如OnDeck(纽约,2007年),Kabbage(亚特兰大,2009年)和Funding Circle(伦敦,2010)。P2P同样是这轮金融科技的主角。两个2006年成立于旧金山的公司是P2P借贷领域的先驱:Prosper和LendingClub。两家公司都为那些有资金借贷需求的企业提供线上机会和空间。他们的模式其实是金融科技、P2P以及分享经济的联姻。
1701073933
1701073934
金融科技不仅在侵蚀传统银行的业务,还危及风险投资家们的利益。通过在线金融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从个人那里筹钱资助创业者。这个领域的先驱是EquityNet(2005年成立于亚利桑那),它给投资人和创业者、企业家之间提供了一个沟通联系的平台。
1701073935
1701073936
对金融科技的未来来说,经济发展无法预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太多。试想一下伊朗核协议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刚果的和平可以促进这个世界上矿物质最丰富的国家的经济繁荣,而只要一场大地震就可以把加州带入灾区……即便我们当今的科技如此发达,也还发达不到能预测政治和战争,抑或诡谲的天灾人祸。即便能够预测到,也很难预测到它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论富人还是普通百姓)总是会在金融世界赔钱:经常会有一些突发的新闻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波动。
1701073937
1701073938
因此,哪种新技术未来会大获成功同样也是不可预知的。比如,Billpoint早于PayPal两年创立,提供和PayPal一样的金融服务,而且它背后的支持者是eBay、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Visa(真想不出来要成功还需要怎样的支持者了,这三家公司中,一家是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一家是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一家是世界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结果呢,现在有几个人记得Billpoint?再比如,2002年,Pay By Touch就有一种让用户通过在生物传感器上扫一下手指就能支付的技术,结果,这家公司2007年就歇业了。现在iPhone和三星等智能手机上都有指纹扫描支付的功能,富士通和中兴也即将推出视网膜扫描,后来者都成功了,为什么偏偏Pay By Touch会失败?这种金融应用程序牵扯到太多人为因素,确实难以预测和分析。
1701073939
1701073940
我认为,金融科技需要继续挖掘“群众”的力量。金融世界过去一直都是只对富人开放的世界,普通人只能借钱或存钱,而这两种业务都能让金融机构受益,普通人却得不到多少好处。“众包”时代这些都在发生改变,三个大的众包平台(Kickstarter、Indiegogo和GoFundMe)已经比所有的风险投资家们加起来资助的创业者还要多。还要感谢P2P技术,普通人第一次在大的金融机构前有了争取利益的机会。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会让资本主义的未来不是资本家,而是每一个普通人。
1701073941
1701073942
1701073943
1701073944
1701073945
人类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来 硅谷声音
1701073946
1701073947
“火人节”创始人约翰:放荡不羁的旧金山湾区
1701073948
1701073949
采访约翰·楼的过程堪称惊心动魄,他的办公室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座摩天大楼的顶楼上,穿过迷宫一样的楼梯,在一处废弃不用的狭小隔间里,我们找到了这位大隐隐于市的“火人节”联合创始人。他独特的办公室没有门,“门牌号”由一个塑料骷髅头装饰而成,办公室里面只能放下一张书桌,其他空间都被大量的书和艺术品占领了。
1701073950
1701073951
约翰见到我们很开心,邀请我们到他的专属“会客厅”去,爬过两个近乎垂直的十几米高的铁梯,再钻出一个天井,我们到了这幢楼的最高处。戴着墨镜,长发已灰白的约翰就这样迎着风坐在阳光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火人节”“生存研究实验室”(Survival Research Laboratory)“杂音社团”(the Cacophony Society)“黑暗通道”(Dark Passage)等湾区历史上知名的反主流文化的传奇故事,从1976年到达湾区后,约翰几乎参与了所有当地有名的艺术组织或另类活动,他见证了湾区在变成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之前的样子,清楚硅谷到底是什么孕育出来的。
1701073952
1701073953
“火人节”是美国如今最为知名的反传统狂欢节,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每年9月初涌入内华达州的沙漠,包括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和有着各种疯狂想法的人们,他们在一周时间内建起一座光怪陆离的城市,然后在结束时一把火全部烧掉。从1986年创立后,“火人节”不仅吸引了大量嬉皮士,也吸引了众多科技人士,这里早已是硅谷冒险家们的乐园,特立独行和荒诞不经是这里的“主流”,它最大限度地展示着在狂野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下,人们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创意。可以说,“火人节”是硅谷反主流文化滋生的一朵最鲜艳的“奇葩”,是能与传统“硅谷精神”迎面相逢的地方。
1701073954
1701073955
虽然“火人节”已经从最初一个仅为好玩而生的大聚会变成如今“一票难求”的非常成功的商业化活动,但约翰依然跟这些喧嚣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偶尔到湾区的几所大学里跟年轻人分享,告诉人们湾区如今的科技和商业是如何被反主流文化深深影响和塑造的。
1701073956
1701073957
精神标签:自由
1701073958
1701073959
旧金山湾区尤其是硅谷以高科技闻名世界,很多人都在探究它的奥秘。很少有人看到,湾区的反主流文化早在高科技之前就在这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至少自“二战”以来就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新时代运动等都影响深远,这里历史上的特色一直是各种反主流组织和艺术。后来,大量科技专家、爱好者被吸引至此,原因跟这里最初吸引大量艺术家是一样的——自由。
1701073960
1701073961
旧金山湾区给外界的整体印象就是非常自由。在美国,人们一提到纽约,就会想到金钱,一提到华盛顿就会想到权力,一提到旧金山,人们就想到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好是坏,比如这里曾一度是性和毒品泛滥的地方。自由在美国文化中还是很重要的,即便现在很多美国人不相信自由,他们也愿意看到文化中各种自由的表现形式,比如像西部牛仔那种个体对抗整个机构的电影等。当我只有12岁的时候,我就有这样强烈的信念:如果你不想让任何人告诉你该做什么,那就去旧金山。我性格里生来就有这样一部分,我不喜欢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也不喜欢告诉别人该做什么。我的一生从来都不想当老板,也不想任何人做我的老板,旧金山就是我能找到最契合这种精神的地方。
1701073962
1701073963
美国的东部地区以及英国等世界上不少地方都有着强大的社会习俗和规范,周围的环境将人们无声无息地“锁在一个盒子”里,让人们保持循规蹈矩的“正常”生活,而很多人到旧金山后就得到了新生,如果他们不喜欢之前的自己,他们就可以在旧金山成为一个全新的、不同的自己,通常也是一个更真实的、真正的自己。
1701073964
1701073965
高度的自由能带来高度理想主义的创造性。当移民们一批批来到美国,他们会发现,东海岸已都是一个个被规则和习俗包围的城市,越是往西海岸走,越是那些人烟稀少的地方,越是自由,而旧金山就是这放荡不羁的西部的最后边界,再往前就是海洋了。可以说,旧金山湾区是美国自由的理想主义创造力的最后堡垒,尽管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有创造力的人,但湾区鲜明的自由精神让这里成了最具创造性的地方。
1701073966
1701073967
源自艺术家的合作、共享文化
1701073968
1701073969
旧金山湾区吸引了大批艺术家,但对他们而言,大多数人来这里并不是为了追求一份事业,这里并没有那种为职业发展拼搏的野心勃勃的氛围。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追求生活本身,追求创造本身(或许仅仅为了有趣,好玩,或者仅仅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很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年轻时都是从这里起步的,都受过这种自由氛围的熏陶,当他们想要赚钱或成名时,他们会选择到别的城市,比如纽约或洛杉矶。这种前沿的、理想主义的创造性吸引了绘画、雕塑、音乐等不同艺术领域的人,创造了一种合作的文化,这又深深地影响了湾区其他人。
1701073970
1701073971
在这里,人们会一起工作,创造出很多新的组织和艺术活动。比如,自杀俱乐部(the Suicide Club),之后变成杂音社团,它组织了很多疯狂的、有趣的活动;火人节是艺术家们的沙漠狂欢,现在已经演变成美国最热门的活动……但早期这些组织的工作者都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成名,人们只是自发在一起享受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人们不会把新想法据为己有,而是将它分享出去,大家一起创造出非常有趣的新事物来。
1701073972
1701073973
再比如,生存研究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器艺术社团,它曾举办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机器艺术展,我也是其中一员。艺术家们用控制器操控着和房间一样大的机器,它们像恐龙一样喷火行走,画面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生存研究实验室的马克·波林(Mark Pauline)能够让很多艺术家,技术专家和科学家一起合作,就是因为有一个很棒的想法,而不是因为钱。想法就是力量,就是一切,它如此引人入胜,大家有足够的动力想要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没有别的原因了。
1701073974
1701073975
当然,20世纪60年代乃至70年代,旧金山还是个生活成本很低的地方,这些人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担心生活上的问题,一个艺术家可以身无分文地来到这里,不用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赚钱上,可以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创造性事情。这也是我来这里的原因,我只要花一点时间赚够每个月房租,其他时间都可以用来探索,在废弃的建筑里做艺术活动、在街头做表演等。
1701073976
1701073977
生存研究实验室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觉得有趣、有创意的作品。所有机器艺术展览的材料都是从废弃的工厂或建筑里收集来的,赋予废弃工业材料全新的用途,创造自己的独特艺术,他们的机器艺术展览令人震撼,是真正的视觉艺术,也因此激励了更多有创造力的人加入。我也是因此被吸引过来,当时,我们就是想要把这种艺术展做得足够轰动,我们也不准备向谁索要一张许可证,我们会把机器开遍整个旧金山;会在大半夜在街道上测试火箭引擎;我们燃起熊熊篝火,直接在街道上做活动……我们对一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破坏”,当然最后我们会收拾干净,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做。
[
上一页 ]
[ :1.7010739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