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095948
耶律文正工于星历、筮卜、杂算、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无不通究。尝言西域历五星密于中国,乃作《麻答把历》,盖回鹘历名也。
1701095949
1701095950
联系到耶律楚材在与“西域历人”两次争论比试中都占上风一事,可以推想他对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方法和伊斯兰天文学方法都有所了解,故能知己知彼,稳操胜券。
1701095951
1701095952
约略与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的同时,另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丘处机(公元1148~1227年)也正在他的中亚之行途中。他是奉召前去为成吉思汗讲道的。丘处机于1221年岁末到达撒马尔罕,几乎可以说与耶律楚材接踵而至。丘处机在该城与当地天文学家讨论了这年五月发生的日偏食(公历5月23日),《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载其事云:
1701095953
1701095954
至邪米思干(按即撒马尔罕)……时有算历者在旁,师(按指丘处机)因问五月朔日食事。其人云:此中辰时至六分止。师曰:前在陆局河时,午刻见其食既;又西南至金山,人言巳时食至七分。此三处所见各不同。……以今料之,盖当其下即见其食既,在旁者则千里渐殊耳。正如以扇翳灯,扇影所及,无复光明,其旁渐远,则灯光渐多矣。
1701095955
1701095956
丘处机此时已七十三岁高龄,在万里征途中仍不忘考察天文学问题,足见他在这方面兴趣之大。他对日食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可见到不同食分的解释和比喻,也完全正确。
1701095957
1701095958
耶律楚材与丘处机都在撒马尔罕与当地天文学家接触和交流,这一事实看来并非偶然。150年之后,此地成为新兴的帖木儿王朝的首都,到乌鲁伯格(Ulugh Beg)即位时,此寺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台(公元1420年),乌鲁伯格亲自主持其事,通过观测,编算出著名的《乌鲁伯格天文表》——其中包括西方天文学史上自托勒密之后千余年间第一份独立的恒星表。故撒马尔罕当地,似乎长期存在着很强的天文学传统。
1701095959
1701095960
公元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Hulagu,或作Hulegu)大举西征,于公元1258年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的哈里发政权崩溃,伊儿汗王朝勃然兴起。在著名伊斯兰学者纳速拉丁·图思(Nasir al-Din al-Tusi)的襄助之下,旭烈兀于武功极盛后大兴文治。伊儿汗朝的首都马拉盖(Maragha,今伊朗西北部大不里士城南)建起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天文台(公元1259年),设备精良,规模宏大,号称藏书四十余万卷。马拉盖天文台一度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学术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前去从事研究工作。
1701095961
1701095962
多桑(C.M.D’Ohsson)《蒙古史》中说,曾有中国天文学家随旭烈兀至波斯,马拉盖天文台上曾有一位中国学者参加工作。此后这一话题常被西方学者提起。但这位中国学者的姓名身世至今未能考证出来。《蒙古史》中对马拉盖天文台上的中国学者则仅记下其姓名音译(Fao-moun-dji)。由于此人身世无法确知,其姓名究竟原是哪三个汉字也就只能依据译音推测,比如李约瑟著作中采用“傅孟吉”三字。
1701095963
1701095964
多桑之说,又是根据一部波斯文的编年史《达人的花园》而来。此书成于1317年,共分九卷,其八为《中国史》。书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1701095965
1701095966
直到旭烈兀时代,他们(中国)的学者和天文学家才随同他一同来到此地(伊朗)。其中号称“先生”的屠密迟,学者纳速拉丁·图思奉旭烈兀命编《伊儿汗天文表》时曾从他学习中国的天文推步之术。又,当伊斯兰君主合赞汗(Ghazan Mahmud Khan)命令纂辑《被赞赏的合赞史》时,拉施德丁(Rashid al-Din)丞相召至中国学者名李大迟及倪克孙,他们两人都深通医学、天文及历史,而且从中国随身带来各种这类书籍,并讲述中国纪年,年数及甲子是不确定的。
1701095967
1701095968
关于马拉盖天文台的中国学者,上面这段记载是现在所能找到的最早史料。“屠密迟”、“李大迟”、“倪克孙”都是根据波斯文音译悬拟的汉文姓名,具体为何人无法考知。“屠密迟”或当即前文的“傅孟吉”——编成《伊儿汗天文表》正是纳速拉丁·图思在马拉盖天文台所完成的最重要业绩;由此还可知《伊儿汗天文表》(又称《伊儿汗历数书》,波斯文原名作Zij I1-Khani)中有着中国天文学家的重要贡献在内。
1701095969
1701095970
要确切考证出“屠密迟”或“傅孟吉”究竟是谁,恐怕只能依赖汉文新史料的发现了。
1701095971
1701095972
(三)回回司天台上的异域书籍
1701095973
1701095974
上都的回回司天台,既然与伊儿汗王朝的马拉盖天文台有亲缘关系,又由伊斯兰天文学家扎马鲁丁领导,且专以进行伊斯兰天文学工作为任务,则它在伊斯兰天文学史上,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被视为马拉盖天文台与后来帖木儿王朝的撒马尔罕天文台之间的中途站。
1701095975
1701095976
对于这样一座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的天文台,我们今天所知的情况却非常有限。在这些有限的信息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秘书监志》卷七中所记载的一份藏书书目——书目中的书籍都曾收藏在回回司天台中。数目中共有天文学著作13种如下:
1701095977
1701095978
(1)兀忽列的《四擘算法叚数》十五部;
1701095979
1701095980
(2)罕里速窟《允解算法叚目》三部;
1701095981
1701095982
(3)撒唯那罕答昔牙《诸般算法叚目并仪式》十七部;
1701095983
1701095984
(4)麦者思的《造司天仪式》十五部;
1701095985
1701095986
(5)阿堪《诀断诸般灾福》;
1701095987
1701095988
(6)蓝木立《占卜法度》;
1701095989
1701095990
(7)麻塔合立《灾福正义》;
1701095991
1701095992
(8)海牙剔《穷历法叚数》七部;
1701095993
1701095994
(9)呵些必牙《诸般算法》八部;
1701095995
1701095996
(10)《积尺诸家历》四十八部;
1701095997
[
上一页 ]
[ :1.7010959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