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637e+09
1701163700 所以,武松并不是想装头陀就能装,要是没有孙二娘搞来的度牒,武松就算外表装扮了,让官兵一检查也就露馅了。
1701163701
1701163702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就是那个妖怪装成国王,真国王掉到井里淹死,托梦给唐僧的那个故事里,唐僧带着真国王面见假国王,说这个真国王是自己的徒弟。那假国王就说真国王:“这道人踪迹可疑,他是何方人氏,叫甚名字?有度牒是无度牒?”
1701163703
1701163704 意思就是这人形迹可疑,你拿身份证明来给我看看!
1701163705
1701163706 可见度牒对僧人的重要性。
1701163707
1701163708 —等会儿,武松的度牒是抢来的,那鲁智深的度牒是怎么搞到的呢?鲁智深不是因为杀了郑屠,为了躲避杀人案才出家的吗,那官府怎么可能给他度牒呢?
1701163709
1701163710 官府建立度牒制度,主要是防止有太多的人逃税,因此度牒的发放数量是有限的,出家是有“名额”的。政府越是限制,这名额就越值钱。当朝廷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时就会靠卖度牒换取收入。
1701163711
1701163712 因为出家有免除税赋等好处,还能躲避官府追查,所以有的有钱人家,会先买下空白的度牒预备着,准备临时有谁出家用。
1701163713
1701163714 帮助鲁智深出家的赵员外家就是这么一户有钱人。在小说里他说:“我曾许下剃度一僧在寺里,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17],说的就是提前买度牒的事。
1701163715
1701163716 佛教的习俗是,人出家以后就要抛弃世俗的名字,重新起一个法名。
1701163717
1701163718 小说里,鲁智深完成受戒仪式之后,“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赐了法名,“长老赐名已罢,把度牒转将下来。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鲁智深收受。”[18]
1701163719
1701163720 说明张员外买的是一张空白的度牒,上面“法名”等栏是空着的。等鲁智深出家以后,再把他的身份都填上。此时鲁智深就是一个“合法”的出家人了。
1701163721
1701163722 顺便一说,大众对于僧人还有一个印象:觉得出家人的头顶都要烧两排小圆点儿—烧戒疤。
1701163723
1701163724 烧戒疤的习俗,并不是来自于印度,而是从中国元代开始的。因为那时只有汉族僧人要烧戒疤,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烧戒疤带有种族歧视的成分,是“带有一些侮辱性的标志”[19]。今天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习。全国佛教协会已经明文废止烧戒疤[20]。
1701163725
1701163726 另外,既然这个习俗是从元代才开始有的,那么在历史片里,唐宋时候的僧人,比如《西游记》里的唐僧、《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头上都不应该有戒疤的。
1701163727
1701163728
1701163729
1701163730 了解了轮回说和佛教的出家制度之后,我们才算了解了佛教的全貌。
1701163731
1701163732 佛教不仅有严谨的学术理论,还具备完整的解脱方案。
1701163733
1701163734 前面说了,佛教的修行方式包括“戒、定、慧”三学。
1701163735
1701163736 出家对这三学都有好处。
1701163737
1701163738 受戒是出家的核心标志,出家能通过集体生活,更好的帮助修行者守戒。
1701163739
1701163740 出家者可以过更有规律、更安静的生活,寺庙还常提供专门的场所和时间用来打坐,所以出家也有助于禅定。
1701163741
1701163742 出家能接近更多的佛学学者,接触更多的佛学资料,所以也有助于慧。
1701163743
1701163744 因此,出家虽然不是成佛的必经途径,却是佛教徒最好的修行方式。属于官方强烈推荐的那种。
1701163745
1701163746 所以慧远被道安的佛法折服之后,就不只满足于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出家,以便更好的修行解脱。
1701163747
1701163748 慧远虽然家境尚可,但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道安僧团的经济情况。《梁高僧传》说慧远出家以后“贫旅无资,缊纩常阙”—连破僧衣都常常穿不上。生活条件很差。
1701163749
[ 上一页 ]  [ :1.70116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