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4245
1701164246
但是慧远不同。慧远喜欢隐居,喜欢闭门研究学问,他不像道安那么积极的到处传播佛法。因而在东晋帝国查抄僧人的第二年,慧远写了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
1701164247
1701164248
按照佛学理论,僧人本来就不用礼敬王者,这很好理解。《大般涅槃经》就明确说:“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
1701164249
1701164250
《梵网经》也说:“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不向六亲礼拜,不向鬼神礼拜。”说得很清楚。
1701164251
1701164252
因此慧远的文章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意,只是把该说的话大胆说出来了而已。但这足以惊人了,因为是在王权极强的中国,是在儒家极盛的汉地。
1701164253
1701164254
后人谈论起僧人和权贵的关系时,大都会拿道安的“依国主”和慧远的“不敬王者”当作两个代表性观点。
1701164255
1701164256
但慧远其实也没有强硬到底。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说了半天不敬王者的道理,却又说,沙门和儒家礼法出发点不同,最终的诉求点总是相同的[10]。在给那位权贵的书信中慧远更说,僧人修养德行,他的道行就可遍及六亲,以至全天下。这样,虽然他没有直接辅佐王室,但实际上还是帮助了帝王治理国家:
1701164257
1701164258
“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1701164259
1701164260
意思说,我们是不敬王者,但我们其实还是间接的敬了。特别是这最后两句,不仅没有否认忠、孝,反倒是间接承认了应该尽忠尽孝。
1701164261
1701164262
慧远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在解释教理、维护佛教方面已经尽了力了。但是由于真正的大乘经典还没有翻译过来,慧远和道安一样,都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前面说过,佛教明确反对灵魂的概念,慧远却专门写文章阐述“形尽神不灭”的道理,说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因为当时的佛教徒从轮回说推理,自然会得出“人死后精神不灭”的结论。慧远以为自己论证“神不灭”是在维护佛法,实际上,已经违背佛教教义了。
1701164263
1701164264
要改变这个情况,只有等到鸠摩罗什出山。
1701164265
1701164266
[1] 许里和在《佛教征服中国》中认为朱序留下道安,是想要利用道安的法力抗敌。这能说的通,但是没有更多的证据。也不好解释为什么《梁高僧传》会记载得如此简略。因为《梁高僧传》倾向于赞美高僧,假如朱序真认为道安拥有神力,《梁高僧传》应该提一笔才是。
1701164267
1701164268
[2] 释慧皎《梁高僧传·释慧远传》:“远乃跪曰:‘独无训勖,惧非人例?’安曰:‘如公者,岂复相忧。’”
1701164269
1701164270
[3] 《出三藏记集》、《十六国春秋》、《梁高僧传》及《晋书》都提到,在攻克襄阳的两年前,苻坚已经听说鸠摩罗什和道安(《出三藏记集》和《晋书》只有鸠摩罗什没有道安),说想要收纳这两位人才。汤用彤先生说:“其事恐未确也。”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701164271
1701164272
[4]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1701164273
1701164274
[5] 屈原《楚辞·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1701164275
1701164276
[6] 《荀子·宥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王充《论衡·福虚篇》:“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
1701164277
1701164278
[7] 古人因此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遗子孙长久之计。”
1701164279
1701164280
[8] 《出埃及记》20章5-6节:“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埃及记》34章7节:“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数记》14章18节:“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申命记》5章9节:“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1701164281
1701164282
[9] 释僧佑编《弘明集》卷五:“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
1701164283
1701164284
[10] 释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1701164285
1701164286
1701164287
1701164288
1701164290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五 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
1701164291
1701164292
一
1701164293
1701164294
在慧远身居庐山,鸠摩罗什被困甘肃的这段时间里,好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展开了对中国北方的争夺战。最后,羌族的姚氏家族获得了胜利,建立了新的帝国。
[
上一页 ]
[ :1.7011642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