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7011
1701167012
—说大道理是不能用理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
1701167013
1701167014
大珠慧海说:“经论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是空设,于声上建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27]
1701167015
1701167016
香严智闲和人讨论佛法,一时说不上来,把经文都煮了,说“画饼弗可充饥也。”[28]
1701167017
1701167018
希运禅师说:“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权止小儿啼。”[29]
1701167019
1701167020
—他说佛经上教的方法,对众生来说,就像把黄树叶当成金钱一样,只是用来暂时哄骗小孩别哭的。
1701167021
1701167022
神赞禅师见用功钻研佛经的僧人,感叹说:“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出得!”[30]
1701167023
1701167024
—“驴年”是不存在的年份。神赞的意思是,研究纸上的经文,永远也不能悟道成佛。
1701167025
1701167026
雪峰义存对徒弟说:“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吾若羚羊挂角,汝向何处扪摸?”[31]
1701167027
1701167028
—“羚羊挂角”意思是,羚羊把自己挂在树上,野兽就找不到羚羊了。这段话的意思是,在经书里寻章摘句,是找不到佛教真意的。
1701167029
1701167030
那么禅宗该怎么对待佛经呢?
1701167031
1701167032
大珠慧海说:“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32]
1701167033
1701167034
—忘掉文字才是最重要的。
1701167035
1701167036
佛经的文字不能执著,那禅宗禅师的教诲,说出于口,也是文字啊,所以也不能执著。
1701167037
1701167038
有人问法眼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
1701167039
1701167040
法眼文益回答:“我向你道,是第二义。”[33]
1701167041
1701167042
他的意思是,说出来的话就已经不是最高的真理了。最高的真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1701167043
1701167044
所以慧能说:
1701167045
1701167046
“最上乘是最上行义,不在口诤。汝须自修,莫问吾也。”[34]
1701167047
1701167048
—想知道真理么?自己去追求,别问我。
1701167049
1701167050
假如说出家、坐禅、学习佛经等外在的修行方式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应该怎么成佛呢?
1701167051
1701167052
如果人和佛性之间的距离是不存在的,那么凡人和佛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701167053
1701167054
慧能说:
1701167055
1701167056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35]
1701167057
1701167058
—他认为众生和佛之间是“迷”和“觉”的区别。
1701167059
1701167060
和前面道生“顿悟成佛”的逻辑一样:既然众生和佛之间没有距离,佛性也不能分层次和阶段,那么成佛的过程是一瞬完成的,也就是“顿悟”。
[
上一页 ]
[ :1.7011670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