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7520
德山宣鉴说:“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这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塥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辨鬼,自救不了。”[118]
1701167521
1701167522
有人问:“如何是佛?”云门文偃答:“干屎橛。”[119]
1701167523
1701167524
国清院奉说:“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120]
1701167525
1701167526
临济义玄说:“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121]
1701167527
1701167528
云门文偃讲到释迦牟尼降生时的场景,说:“老僧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且图天下太平。”[122]
1701167529
1701167530
用脏话骂佛祖、骂菩萨,声称要杀人、杀菩萨、杀佛祖。这种种言论,在传统的佛教徒看来,简直骇人听闻。一一算来,这里面除了犯“毁谤佛法”外,还犯了“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妄语”等佛教戒律,大部分都是佛教最高等级的重罪。
1701167531
1701167532
但是禅宗这边有自己的道理:
1701167533
1701167534
任何对佛性的追求都属于执著,那对佛祖的敬仰不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执著么?这其中的要点是,所有学佛的人,就算对任何事都能做到不刻意,但他不可能对学佛这事不刻意。所有人学习佛教的目的,都是来追求佛性的。那么,我就针对他这唯一的刻意,用出其不意的语言来让他大吃一惊,这不就能实现禅宗的教学目标了吗?
1701167535
1701167536
而且既然人们对所有事物的区分都是妄想,既然人们用语言概念描述出来的佛并不存在,既然人们的语言都是错误的假象,那么,我用虚假的语言去辱骂一个用虚假概念描述出来的佛,这又算是什么罪呢?
1701167537
1701167538
有道理吧?
1701167539
1701167540
但要照这么说,那还有什么能算是罪呢?
1701167541
1701167542
既然一切的理性行为都是妄想,既然人类能认识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用错误的概念描述出来的假象,那人不就可以在这世界上为所欲为了么?那佛教制定的种种戒律,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么?
1701167543
1701167544
禅师真净克文说:“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123]
1701167545
1701167546
—只要心中有佛性,吃肉、喝酒、出入色情场所都不算是犯戒了。
1701167547
1701167548
南宋文人张镃说:“若心常清静,离诸取著,于有差别境中能常入无差别境,则酒肆淫房,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124]
1701167549
1701167550
—意思类似,说只要心中能领悟禅意,那么出入声色场所也没有问题。
1701167551
1701167552
我们说过,佛教认为痛苦、造业、轮回都来自于人的欲望。所以佛教把禁欲当作头等大事。
1701167553
1701167554
《百喻经》有个故事,说有人想冷却蜜糖,却一边烧火,一边用扇子扇。《百喻经》用烧火象征纵欲,用扇扇子象征修行。说明不禁欲、光修行者的愚蠢[125]。
1701167555
1701167556
然而禅师们却公然声称纵欲也没关系了。
1701167557
1701167558
当然,我们可以站在禅宗的角度解释:纵欲的行为和禁欲是没有区别的,“色即是空”嘛。你不把纵欲当作纵欲,而用平常心去对待,纵欲就和禁欲没有区别了。
1701167559
1701167560
行,按照禅宗理论,你可以这么修行。
1701167561
1701167562
但是因果报应怎么办呢?你纵欲还受不受相应的果报呢?
1701167563
1701167564
据说南泉禅师遇见僧人在争夺一只猫。南泉提起猫说:“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南泉就把猫给砍死了[126]。
1701167565
1701167566
禅宗把这段故事当作一段公案记载,并没有批评南泉的行为。然而杀生是佛教重罪,按照传统佛教的观点,南泉的行为会受到恶报,阻碍他从轮回中解脱。
1701167567
1701167568
那么南泉的行为到底是禅机妙理,还是自寻死路?
1701167569
[
上一页 ]
[ :1.701167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