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8220
但这么说有个漏洞,您发现了吗?
1701168221
1701168222
三
1701168223
1701168224
这漏洞就是,如果单从“好处”大小上来讲,显然慧能以后的禅宗的“好处”是最大的:
1701168225
1701168226
修行者不用坐禅、不用守戒律、不用念经,只说几句答非所问的话,棒喝几下,就算修行成功了。
1701168227
1701168228
然而我们今天进入禅寺,绝大部分的禅寺都和传统寺庙一样,僧人要辛苦坐禅、要严格守戒律、要勤奋念经,对佛祖也十分恭敬。和上一章纵欲骂佛的狂禅比,要更辛苦多了。
1701168229
1701168230
为什么是禅宗中比较保守的一派留了下来,而修行更轻松的狂禅却消失了呢?这不符合前面讲的规律啊。
1701168231
1701168232
答案是,在从汉到清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一个全面坚持儒家秩序的道德社会。在朝廷的鼓动下,通过对孔孟的吹捧,全国包括文盲村妇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变成了儒家礼教的拥护者。中国百姓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首先服从于儒家道德。在接受宗教时也不例外。
1701168233
1701168234
举几个例子。
1701168235
1701168236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有这么几个不太守戒律的和尚:
1701168237
1701168238
济公,喝酒吃肉。孙悟空,跟了唐僧当了行者后还打杀强盗。鲁智深更是喝酒吃肉兼杀人无数。
1701168239
1701168240
以佛教的标准来看,喝酒吃肉、杀人害命,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大罪。按照戒律,以上几位非但不是得道高僧,恐怕还会到受恶报惩罚。
1701168241
1701168242
然而这几个出家人在中国百姓中都是很受欢迎的正面人物。
1701168243
1701168244
这是因为,喝酒吃肉、打杀坏人,这些行为并不违反儒家道德,行侠仗义反倒是儒家所提倡的。
1701168245
1701168246
以上几个人中,犯戒最严重的是鲁智深,他还不像孙悟空那样杀人是为了惩恶。鲁智深在战争中杀人,所杀的人可未必都有该死之罪。但老百姓还是喜欢他,为什么?因为鲁智深忠义双全啊!忠,忠于宋江;义,义于兄弟。忠义这两条在儒家道德中是最重要的两条,就因为鲁智深满足了儒家的道德要求,他杀人犯戒,干下在佛教看来天大的恶事,老百姓却还当他是好人。
1701168247
1701168248
另一个有趣的证据是,济公、孙悟空、鲁智深他们喝酒吃肉、杀人放火,可没有一个人犯色戒。在中国传统故事里,色戒是坏和尚的标志,任何和尚只要犯了色戒,就是坏人,就该死。
1701168249
1701168250
《水浒传》里,鲁智深杀人还可以坐化,可以修行完满,而“揽着一个年幼妇人”的崔道成、和潘巧云偷情的裴如海就都是坏人,就活该被打死。在《西游记》里,孙悟空杀了六个盗贼并没有受到菩萨的训斥,猪八戒在“三个如花似玉的妹妹”那里起了色心就受到惩戒。这道德标准从佛教上讲,并不能讲通。在佛教里,犯淫戒当然不对,但没有凶杀重。犯淫戒有害于自己的修行,毕竟没有伤害别人,而五戒之首的凶杀却是剥夺了别人的生命。但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这里,是淫邪而不是杀人,偏偏成了区分好坏僧人的标准呢?
1701168251
1701168252
这是因为这里的“淫”指的不是普通的性行为,而是指违反了儒家道德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对于儒家来说,没什么比三纲五常、男女大防更重要的了。“淫”是对礼制的直接破坏。而凶杀呢?只要杀的是坏人,是不违反儒家道德的。
1701168253
1701168254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百姓在接受佛教的时候,其道德观沿用的是儒家道德。
1701168255
1701168256
中国百姓接受的佛教,其实是个“以儒家道德为基本原则”的佛教。
1701168257
1701168258
另一个儒家的道德底线是尊师尊长。之前讲的济公、孙悟空、鲁智深,虽然他们犯了种种戒条,但他们全都保持着对佛祖、对长辈的尊敬。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孙悟空对唐僧贫嘴归贫嘴、礼数不缺,见了菩萨、佛祖更是恭敬有加。鲁智深对自己的师父智真长老也是非常讲礼数。
1701168259
1701168260
有趣的是,刚才说孙悟空打死了六个匪徒,随后不久,孙悟空就受到了观世音菩萨“紧箍咒”的惩罚。然而,观世音菩萨要惩罚孙悟空并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因为他不听唐僧的话。也就是说,在《西游记》看来,不听老师的话要比杀人严重多了。
1701168261
1701168262
在狂禅看来,这就没道理,尊敬佛祖并不是必须遵守的戒条。但这点叛逆在中国百姓那里就行不通了,这是因为尊敬长辈是儒家最看重的道德。
1701168263
1701168264
所以在今天的禅宗寺庙里,我们看不到“呵祖骂佛”的狂放行为,看到的是长幼尊卑有序、僧人恭敬有礼的儒家式寺庙。这并不违反上述“‘好处’多者能生存”的宗教竞争规律。因为严格来说,中国传统百姓最能接受的,是“在遵守儒家道德的前提下‘好处’最多的宗教”。符合这个标准的,正是一个剔除了“呵祖骂佛”等狂禅行径的禅宗。也就是我们今天在寺庙里最常见到的禅宗。
1701168265
1701168266
当然,光遵守儒家道德还不能显出禅宗的“好处”来。
1701168267
1701168268
您现在了解了禅宗,是因为我们从中观学一路讲下来,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步一步的破除理性,最后才能明白禅宗那看似莫名其妙的言行举止的实际意思。
1701168269
[
上一页 ]
[ :1.701168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