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9148
又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36]
1701169149
1701169150
又作诗说:“个个人心有仲尼。”[37]
1701169151
1701169152
假如我的心灵就是万物的主宰了,那道德在哪[38]?
1701169153
1701169154
假如我就能代表孔孟,那儒学在哪?
1701169155
1701169156
这最后的突破将由泰州学派完成。
1701169157
1701169158
五
1701169159
1701169160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第一次拜访王阳明的一段小事,可以作为该学派的一个写照。
1701169161
1701169162
王艮在见到王阳明之前,已经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学者。两人见面之后,进行了一番非常机智的对话,王艮对王阳明崇拜得五体投地,说您实在是太厉害了!立刻决定拜师。
1701169163
1701169164
结果到了第二天,王艮又找到王阳明说:不对,我昨天回去琢磨了琢磨,你说的话还有问题。我这师父拜得太轻率了,咱俩还得再聊聊[39]!
1701169165
1701169166
两人第一天的见面,既充满机智又惺惺相惜,原本是难得的文人佳话,将来能常常拿出来跟晚辈们讲的。无论从文人做派还是从传统礼节上来说,王艮第二天的行为都大煞风景。然而王艮只以真理为重,别的什么也不在乎。而王阳明还就欣赏他这一点,赞赏说:
1701169167
1701169168
“善!有疑便疑,可信便信,不为苟从,予所甚乐也。”
1701169169
1701169170
—有疑问就问,不盲从,我就喜欢你这样!
1701169171
1701169172
也只有这种肯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学者,才可能真正推进学术的发展。
1701169173
1701169174
不过,在学过了禅宗的我们看来,激进的泰州学派也不过是重走了一遍禅宗的老路而已。
1701169175
1701169176
从王阳明那里,就能到处看到禅宗的痕迹[40]。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饥来吃饭倦来眠”外还有很多。我们再说几个。
1701169177
1701169178
王阳明作诗说:“心性何形得有尘。”[41]
1701169179
1701169180
很容易联想到慧能的:“从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701169181
1701169182
王阳明还作诗说:“万化根源总在心。”[42]
1701169183
1701169184
慧能则说:“故知万法尽在自心。”[43]
1701169185
1701169186
慧能还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1701169187
1701169188
说有两个僧人看见幡被风吹动,两个人一个人说是“风动”,一个人说是“幡动”。慧能见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动”[44]。
1701169189
1701169190
之所以之前没介绍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虽然被很多人故弄玄虚的引来引去,实际上道理极为简单,就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和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没太大区别,也推不出什么新鲜的道理来。
1701169191
1701169192
王阳明说一切真理都在自己的内心,用不着从身外去求,也很容易得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结论。
1701169193
1701169194
所以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1701169195
1701169196
有学生质疑他,树上的花在山中自己开自己落,难道不是独立于人的内心而存在的吗?
1701169197
[
上一页 ]
[ :1.7011691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