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169512
大部分道德问题都和餐馆喧哗一样,道德不道德是相对的,在有的文化里是道德,在有的文化里就成了不道德。
1701169513
1701169514
但是,这种依赖于大众文化的道德,是不能驱散“欲望和现实矛盾所产生的永恒痛苦”,用来寻求个人的永恒幸福的。
1701169515
1701169516
就比如革命者即将为理想而牺牲。你告诉革命者“你的理想正确不正确这是相对的,对你们来说是正确的,对另一群人来说是错误的”,革命者能接受这种想法吗?他们一定认为,自己所坚持的道德是亘古不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就算有人反对这道德,这反对也是暂时的、无力的,从更远的未来来看,革命道德才是永存不朽的。
1701169517
1701169518
儒家学者,包括理学、心学家们在内,他们并非没有欲望。他们的欲望是彰显儒家道德,建立儒家的理想社会。但是,欲望无限、能力有限,儒生们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失败。假如道德的成立与否只依赖于大众认同而不是亘古不变的话,那怎么能让失败的儒学家们得到内心的安慰呢?
1701169519
1701169520
就比如在满人入关的时代,汉人儒生们一定会觉得万分痛苦:这又到了夷狄遍地的乱世了。假设这个时候,有一个不懂儒学的女真将领,把一个儒生全家都绑起来,当着儒生的面把他的家人一个一个杀死,男女老少横尸遍地。然后把滴着亲人热血的刀口架在儒生的脖子上,对这儒生说:“下一刻你就要死了,在你死前我要告诉你,你们的皇帝已经死了,你们汉人的国家亡了,你们的儒学也到头了,你坚持一辈子的儒家道德百无一用,我们在未来要建立一个没有儒学的世界!”
1701169521
1701169522
这个时候,儒家道德该怎么安慰这个儒生,让他不怕死呢?
1701169523
1701169524
这个儒生必须在心里坚信,在心里大喊:“不!儒家道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你杀了再多的人也没有用,儒家道德超越一切刀枪、一切意识形态,用任何手段都摧毁不了的,会永存下去!”
1701169525
1701169526
也就是说,只有论证儒家道德是超越一切客观事物的永恒真理,它才能真正起到安慰个人的作用,才有资格成为一种信仰。
1701169527
1701169528
理学心学的最大作用,是用精妙的理论证明儒家道德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为了理学心学而活,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人活着最值得做的事。就算人生遭遇苦难,就算国家沦丧,就算宇宙毁灭,儒生所坚持的这份真理都能永恒存在。
1701169529
1701169530
找到了这么一件事,人还能痛苦吗?
1701169531
1701169532
王阳明领悟心学的关键一刻在“龙场悟道”。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王阳明是个儒家书生,他的人生目标当然是当大官,掌握权力,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治理国家。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都挺顺利的,考试、当官,事业一帆风顺。最后当上了国防部人事处处长。中央大员啊,不算大权在握也算小权在握啊。但是过了不久,王阳明得罪了刘瑾,直接从中央大员变成了偏远地区贫困县的邮政局局长,这是一个全国最小的小官。
1701169533
1701169534
我们知道,刘瑾这种宦官没文化,内心无比自卑,心眼特别小。得罪了他的人除非主动去给他舔鞋,否则没机会让他回心转意。这就是说,只要刘瑾不下台,王阳明这辈子的仕途就完全葬送了。什么儒家道德啊,什么光宗耀祖啊,所有理想和个人名利全都没了。当时的王阳明,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一下子成为一个彻底的loser。
1701169535
1701169536
简单说吧,就是王阳明这辈子已经完蛋了。
1701169537
1701169538
然后王阳明就龙场悟道了。
1701169539
1701169540
王阳明在悟道之前,他受到了环境最强烈的打击,类似于前面讲的那个在刀口之下的明末儒生。他对现实完全无能为力,他在客观世界里已经无法拯救自己,他迫切需要在主观世界里拯救自己。
1701169541
1701169542
也就是说,他需要让自己相信,自己所作所为符合最高级的、超越一切官场沉浮名利得失爱恨情仇的、亘古不变的真理。
1701169543
1701169544
这时候,最好的安慰他的东西就是心学了。
1701169545
1701169546
心学给了王阳明什么?给了王阳明安慰,给了他坚强的信心,让他在儒家的形而上学上建立了一个新高峰。除此之外,就没再给什么了。
1701169547
1701169548
王阳明在悟道之后,打了几场胜仗,但这些胜仗和心学没有什么关系,王阳明也没给军事史留下什么深刻的思想。悟道以后,王阳明虽然在学术上出了名,但他没能用心学把国家改造成儒家的理想社会—后来的泰州学派还差点把国家给颠覆了。更不用说,之后的心学也没给大明王朝粮食和军队,只给了一群“临危一死报君王”的道德犯。从儒家的理想上说,领悟了心学的王阳明仍旧是失败者。
1701169549
1701169550
所以,精神上的事就让它归精神吧,非要把纯精神上的冥想拉到物质世界来,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1701169551
1701169552
如果想不明白这层道理,就有可能变成这样的人:星期一早晨,好不容易挤上了人肉贴人肉的地铁。晃晃悠悠间突然想起了守仁先师“知行合一”的教诲。于是一只手扶着横杆,一只手艰难地掏出《传习录》。一边摇头晃脑诵读,一边用余光藐视着车里的芸芸众生,为他们不曾领略过守仁先师的奥妙绝学而替他们羞愧。恍惚间,似乎真有一种超然于世的奇妙感觉。然后呢?然后快到站的时候突然惊醒,把书胡乱卷成一卷,在鸡蛋灌饼和烧饼夹里脊的味道中拼命向门口挤去:
1701169553
1701169554
“动动诶!动动诶!不下车还都堵门口……我说先下后上您别往里挤呀哎呦喂!”
1701169555
1701169556
您倒是用您的心学来个闪现啊。
1701169557
1701169558
八
1701169559
1701169560
不仅是理学和心学容易被误解,实际上,整个“国学”都存在被误解的情况。
1701169561
[
上一页 ]
[ :1.7011695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