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189977e+09
1701189977
1701189978 《梵网经》云:“若自杀,教人杀,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1701189979
1701189980 《观无量寿佛经》云:“上品上生者。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1701189981
1701189982 夫如来制戒,不杀为首。而上品上生,亦首云“不杀”。故知修慈心者,戒杀为先。居士勖哉!善弘其事,以是勤勤自励,并以告诫他人。守兹一行,戴荷终身,斯谓不负其名矣。
1701189983
1701189984 并示偈曰:
1701189985
1701189986 慈者德之本,慈者福之基。
1701189987
1701189988 云何修慈心?应先戒残杀。
1701189989
1701189990 若人闻是说,至诚心随喜。
1701189991
1701189992 离苦受诸乐,往生安养国。
1701189993
1701189994 译文
1701189995
1701189996 一九二年十月,我来到三衢,住在大中祥符寺,认识了江山毛居士。在这以后又回到莲花寺,居士经常写来书信咨询佛法,并求我起一法名。我给他命名为“慈”,字“慈根”。
1701189997
1701189998 我不久要进山隐居,他哀伤留恋,请我给他解释名字的含义,以作为纪念。经论上说“慈”的地方很多,就举一个方面,以说明主要的旨趣。
1701189999
1701190000 《华严经·修慈分》上说:“凡是有众生为了求菩提而刻苦修行,希望永远常安乐的,应修炼慈心,以正确的思想自我调伏。像这样修习,在极短时间内,经常修行六波罗蜜,能够迅速功德圆满证得最高智慧。”
1701190001
1701190002 《梵网经》上说:“像自杀,教别人杀,乃至一切有生命者都不能故意杀害。作为菩萨就应充满慈悲心、孝顺心,以各种方式救护一切众生。”
1701190003
1701190004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上品上生,就是有三种众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种是有慈心不杀生,奉持各种戒行。”
1701190005
1701190006 如来佛制定戒律,不杀生是第一位的。而上品上生,也首先说“不杀”。所以应该知道,修习慈心的人,要把戒杀作为首要功课。居士你要努力啊!弘扬这个善行,不断自己勉励自己,并把这个戒条告诫他人。遵守这一戒条,终身不违犯,这样才不辜负我命名的苦心啊。
1701190007
1701190008 我同时作了一首偈(大体意思是):
1701190009
1701190010
1701190011
1701190012
1701190013 丰子恺 画 弘一法师 书
1701190014
1701190015 杨枝净水,一滴清凉。远离众苦,归命觉王。
1701190016
1701190017 放生仪轨,若放生时,应以杨枝净水,为物灌顶,令其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1701190018
1701190019 ——《杨枝净水》
1701190020
1701190021 慈是德的根本,慈是福的根基。
1701190022
1701190023 怎样修习慈心?应先从戒残杀开始。
1701190024
1701190025 如果有人听到这个道理,至诚之心立即随喜。
1701190026
[ 上一页 ]  [ :1.7011899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