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11762
1701211763
「六、善名流布」,社会大众都赞叹你是好人、善人。而且连恶人都不会去侵犯,都会爱护,这是德行感召。
1701211764
1701211765
「七、处众无畏」,众是团体,无论在什么团体里,你都很从容、很自在。哪些人处众身心不安?造作不善业的人。所谓是内心有愧疚,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师大德,对不起护法,所以在团体里才表现神情不安。如果真正做到仰不负于天,俯不愧于地,做人聪明正直,决定没有丝毫害人的念头。
1701211766
1701211767
不但人不能害,连小动物都不害。我们家里或许有一些蚊虫、苍蝇、蚂蚁,也绝不伤害,知道它是来觅食的,跟我们每天工作讨生活一样,有什么罪过?我们看到绝不杀害,要能体谅。祖师大德教我们,道场要保持整齐清洁,这些小动物自然就少了。晚上,如果有蚊子来骚扰,可以把房间的灯熄灭,因为它们都是往有光的地方去;门窗打开,它就往外去了,不必去捕杀。你有慈悲心,有善意,小动物也通情达理,不会来骚扰。
1701211768
1701211769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以前他居住的房间,也有蚊虫、跳蚤,侍者想帮他清理,印祖告诉他:「不必,就让它们留在这里,警惕我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它们,生惭愧心。」把它们当做老师看待,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去反省,改过自新。印祖到了七十岁之后,无论住在何处,小动物都搬家了。德行能感动这些小动物,怎么不能感动人?人为万物之灵,不能感动是自己没有德行。所以,进德修业是做人的一桩大事,不能不知道。
1701211770
1701211771
「不杀生」的果报无比殊胜,在许多殊胜果报中,最重要的是健康长寿。这是第一德,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可是这一条许多人很难做到,原因在什么地方?习气太重,嗔恨的习气、贡高傲慢的习气,对人对事对物,不知不觉就起现行,依旧造恶业。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断烦恼,更要断习气。我们看到佛门造像的艺术,阿罗汉的像各个不相同,但是仔细去观察,他的像还是慈悲的。菩萨的造像就不一样,几乎菩萨的面貌都是相同的。什么原因?阿罗汉恶业断掉了,恶的习气没有断,菩萨连习气都断了,所以面貌慈祥和蔼,一切众生看到都生欢喜心。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能体会到,知道如何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断习气。
1701211772
1701211773
习气怎么个断法?必须讲求方法。最有效果的方法,是把我们的生活行为、待人接物,录成录像带,然后自己看看。可是没有人帮我们录,于是想到古人用什么方法?天天对镜子,当心里有喜怒哀乐时,用镜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那副德性,就能省悟过来。其实只要自己留意,肯用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别人,别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人家颜色、表情、语气不善时,做何感想?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对待别人是不是这个样子。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吾师」,看看善人、不善人的样子,只要自己肯留意,知道改过,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会很用心地去学习。
1701211774
1701211775
唯独粗心大意的人,难!但是这种人多。特别是在现前时代,这一类的人正是佛经常说的「可怜悯者」。可怜悯者,我们决定不能责怪他,为什么?他可怜。可怜在哪里?没有人教,中国古人所讲的,他没有受过教育。中国人讲的教育,跟现在的教育意义不相同。现在人念到大学、博士,在中国古人心目当中,还是没有受过教育,就是没有受过做人的教育。所以,今天学校教学的是科学技术、技能。而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现在这两门没有,只有政事与文学。
1701211776
1701211777
古圣先贤教人,不但在中国,外国所有宗教的经典,宗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每个宗教教学都是超越时空,超越国土,超越种族,也超越宗教,这是德行的教育。今天讲是人文教育,教你怎么做人。只要会做人,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根本基础是平等对待,没有平等就决定没有和睦。贡高我慢就是没有平等,总觉得我比人高,人不如我。
1701211778
1701211779
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何以能成为圣贤?就是他们的心平等。所以,平等心是做佛的第一因素,六度心是菩萨,菩萨还没有做到圆满的平等,所以平等难。平等心现前,又能自卑而尊人,这个人就是佛,我们称为大圣。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今天变成这个样子,真正的原因就是没有接受圣贤教育,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所以前途一片黑暗。
1701211780
1701211781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财』是财富,『命』是寿命,『色力』是健康,力还包括能力,这三样都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财富不必多,够用就好了。不仅是佛法,任何宗教,乃至于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教我们知足常乐,知足则富。成佛的条件是什么?知足。知足才是圆满,圆满就成佛,所以后补佛都住在知足天(兜率天就是知足天)。不知足,再富有也是贫穷;知足,乞丐都圆满。由此可知,吉凶祸福系在一念之间,看你怎么想法。一念觉悟,凡夫做佛;一念迷,就永堕恶道。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不仅财命色力安乐,还得『辩才具足无缺』,辩才是处事待人接物必须具备的,不但自己得利益,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1701211782
1701211783
佛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就是因缘果报的真理,不但世法如是,出世间法也不离此定律。作恶的果报,就是十种保信法的反面。了解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何不断恶修善?人都希求好果报,无论今人、古人,此方、他界,一切众生无不求财富、寿命、智慧。能否求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一定要如理如法,没有求不到的;不合理、不合法,这个求没有感应。
1701211784
1701211785
「九、常怀施意」,『施』是帮助别人,常常存帮助一切众生的意念。常存此心,遇到众生有需要时,自然就欢喜施舍,这是真实的德行。
1701211786
1701211787
「十、命终生天」,这是说明你还没有发愿出离三界,所以果报在天上。在此地我们一定要觉悟,偷盗连生天都办不到,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要把这桩事情看轻了。偷盗的范围深广无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犯,犯而不能觉察。所以念佛一辈子,临终时不能往生,还怪佛不灵,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心散乱就是心里还夹杂着许多恶业,这怎么能往生?
1701211788
1701211789
偷盗,就是习惯占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是盗心。占别人的便宜,占公家的便宜,在寺院里占常住的便宜,这太容易犯了。拿起常住的电话与朋友聊天,都是偷盗;有必要的事情,言语愈简单愈好。我们要多想想,有没有浪费常住物?《地藏经》上讲的果报太可怕了,你破戒,造五逆十恶罪,佛都能救;盗十方常住物,佛不能救,这是真的。《无量寿经》上说,造五逆十恶罪,临终忏悔,佛还能帮助你往生。盗十方常住物的罪,佛不能救,为什么?不通忏悔。所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往往疏忽了。
1701211790
1701211791
实在讲,偷盗比杀生的罪更重。你杀人、杀众生的身命,你没有断他的慧命,那是一对一的责任,容易忏悔。偷盗,特别是偷盗常住物,比偷盗国家物的罪还重,尽虚空、遍法界的四众弟子都是债主。国家是一国,人口有限;常住是通虚空法界的,虚空法界就没有数量。我们看到大家好像都占常住的便宜,都占别人的便宜,成了习惯,觉得理所当然,不知后果严重,障碍生天。所以,常住物要爱惜。
1701211792
1701211793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如来果地上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是怎么证得的?必有因缘;因是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缘是在行菩萨道时积功累德。你有因,没有缘,果报不能现前。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清净大菩提智』没有圆满,就是缘还欠一分;缘是修功修德。所以,偷盗的意念要断得干净,偷盗的行为当然就没有了,这就是从根本修。
1701211794
1701211795
这是世尊在此地为我们讲的十种可保信法。《华严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儒家讲,人要是无信,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何能保持?现在人讲信用,在佛法更深一步讲,保持信心,自信信他。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六种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菩提道上的「信、愿、行」三资粮,信是头一条。盗心不舍,信就没有了;换言之,三资粮头一个都没有,后面两个就不用谈了,怎么能往生?古大德常讲,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们读这部经,细细去思惟就明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能否往生?这对我们的关系非常之大。
1701211796
1701211797
所以,《十善业道经》我们一定要熟读,最好能够背诵,每天受持,做为修净土的辅助。祖师常讲净宗法门正助双修,我们依《无量寿经》、依六字洪名,这是正修;用《十善业道经》每天来检点我们的思想、身心,这是助修,正助双修,决定成就。
1701211798
1701211799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1701211800
1701211801
「邪行」是讲邪淫,如果能永离邪淫,就得四种智慧所赞叹法。「智」是智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赞叹你。哪四种法?
1701211802
1701211803
第一,「诸根调顺」,『根』是根身,用现在话说,就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所有众生的第一希求,人纵然大富大贵,若身体不健康,也是终身遗憾。尤其人在中年以后,健康是真正的福报。过度的淫欲,决定损害健康。年轻时不懂事,中年以后所有毛病都出现了,所以古大德教导年轻人,非常重视这一点。
1701211804
1701211805
第二,「永离喧掉」。『喧』是吵闹,此地是讲家庭夫妻不和,吵吵闹闹;『掉』,是身心不安。一个家庭,夫妻不和,现在人讲有外遇,家庭问题就来了。由于怀疑、嫉妒、嗔恨,口角就决定不能避免,其影响之大,不只两个人,直接受害的是子女。尤其子女在童年时,父母是他心目中的榜样,如果父母做出不善的榜样,就会影响他的一生;他再影响社会,这个影响逐渐扩大。由此可知,邪行造无量无边罪业,很少人能想到这些问题,了解到事实真相。如果你能永离邪行,就能家庭和合、夫妻和睦。
1701211806
1701211807
第三、「世所称叹」,这是显而易见的。夫妇好和,家庭美满,不但你的父母兄弟家人赞叹,亲戚朋友、邻里乡党、社会大众,无不赞叹。
1701211808
1701211809
我们看到新加坡的「回教传道协会」举办母亲节的庆祝会,表扬了十几位贤妻良母。这些模范母亲多半都是年轻时先生就过世了,或者是离婚了,她们一生守节,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她们将儿女抚养成人,让他们接受很好的教育,为新加坡做出杰出的贡献,所以在子女心目中,母亲是英雄形象,无比伟大!她们是社会的榜样,这个榜样的核心、中坚,就是远离邪行,古人讲的守节。
1701211810
1701211811
如今社会动乱,其根源何在?家庭被破坏,离婚率上升。婚姻是人生大事,中国古礼对此多么重视!为什么重视?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此,我们细心检讨现前社会、整个世界动乱不安,每个地区都埋伏着严重的危机,其基本的因素,就是疏忽了家庭教育,教育全盘失败。世界上虽有很多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很普遍,但这是功利的教育,鼓励人贪嗔痴,鼓励人杀盗淫妄,这样的社会焉能不动乱?
[
上一页 ]
[ :1.7012117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