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340777
1701340778
选拔核心骨干
1701340779
1701340780
如何选人才
1701340781
1701340782
赛马不相马,即“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经验重业绩”。此处要有三方面的含义:要有跑道,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要划分跑道,引导有序竞争;要制定比赛规则。(陈轩曾说过:“给自己打个8折,给别人加上6分。”自我评价过高往往是衰败的前兆。)
1701340783
1701340784
柳传志认为:先不要觉得自己学历多高、业绩多牛,先适应文化适应岗位,在工作中让大家看到你的才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发展和提升。(燕小唛的团队文化是:“做人朴实、心态踏实、想法务实,做事扎实”。)
1701340785
1701340786
砸鞋垫和做西装
1701340787
1701340788
拿小的项目测试团队成员的能力,如果该同事证明了自己对小项目的驾驭和执行能力都很强,企业才会再交给他一个大的项目。如果在大的项目上也取得优秀的结果,企业才会委派给他更重要的任务,把他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燕小唛的做事风格:“以付出换业绩,以结果换尊严,谨言慎行做表率,高风亮节立威信。”)柳传志曾说过:“企业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一、知道你未来的事情是什么?二、你下面有哪些人适合哪些岗位?”
1701340789
1701340790
在人才培养中下笨功夫
1701340791
1701340792
招募应届毕业生进行培训,在实践中训练成高手,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梯度和广度的问题,为企业快速成长积攒势能。(燕小唛是将产品攥在手里不随便给的典型,他们找经销商比找媳妇还仔细,在没做透样板前,不会玩大跃进;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品质和消费者购买等问题前,不会轻易卖货。)柳传志认为做事情如同打夯,撒一层土夯实,再撒一层再夯实。
1701340793
1701340794
靠谱就是理性和专业
1701340795
1701340796
做自己喜欢的事
1701340797
1701340798
前两天有位师弟来找陈轩诉苦:“一个工作能赚钱、一个工作更喜欢,究竟选哪个?”
1701340799
1701340800
陈轩觉得俞敏洪的建议很好:做事首先要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有意义的。你愿意把生命中的一部分交给它,甚至愿意把你的生命的全部交给它,这事非常重要!
1701340801
1701340802
搞清楚自己真正的客户到底是谁
1701340803
1701340804
俞敏洪反复强调教英语最关键是搞定学生,而不是老师。陈轩是卖饮料的,他觉得最关键的是客户有必须买燕小唛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它的包装好看。滴滴最关键是搞定打车的人,而不是司机。
1701340805
1701340806
在公司的命脉环节,你必须是专家
1701340807
1701340808
俞敏洪创业时,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课,他自己就是顶级老师。如果你做培训公司,自己讲不了课或者不懂培训,那岂不是太不靠谱了?
1701340809
1701340810
俞敏洪曾讲了个例子:有个老师讲GRE数学,坐地要价,被他二话不说请走了。这位老师大概忘了:当年是俞敏洪亲自培养他成为独当一面的老师;俞敏洪是老师,大家都是内行,装啥大尾巴狼?
1701340811
1701340812
创业团队必须有一位极其有领导魅力的创始人
1701340813
1701340814
陈轩2008年第一次创业,尽管三人团队是他串起来的、第一个客户也是他搞定的,还是他胸怀博大地让每个人占股33.3%,到最后却不欢而散。陈轩第二次创业是2010年,又犯了忌讳,两个人的股份平分秋色,也失败了。仗义走天下,行不通的。
1701340815
1701340816
俞敏洪的经验是:
1701340817
1701340818
(1)创始人的魅力和管理能力特别重要,团队愿意跟着他干,这非常重要;
1701340819
1701340820
(2)创始人必须愿意和大家分享,不能吃独食;
1701340821
1701340822
(3)必须有忍耐力。要有气量,不走极端,团队要有开放的氛围。
1701340823
1701340824
你要沉下心来
1701340825
1701340826
俞敏洪当年做新东方,先从一个项目做起,只做托福一个班,一年时间打遍了北京,连老东家北京大学的托福班也因此关门。全国各地的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这时候,俞敏洪才开始筹备GRE班,并且用了一年时间去筹备。当然又是一炮而红,三个月占领中国的全部市场。后来大家都要求俞敏洪做出国咨询,俞敏洪直到2004年前才开始做,但是一做就超越所有同行。
[
上一页 ]
[ :1.7013407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