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380013e+09
1701380013 埃里克森对刻意练习能否像心流体验那么愉悦表示怀疑。在他看来,在工作时,“熟练的人在表现中有时能体验到高度的愉悦状态(即契克森米哈赖所描述的‘心流’),然而,这种状态是与刻意练习相矛盾的……”为什么?因为刻意练习是认真规划出来的,而心流体验是自动发生的;刻意练习的条件就是挑战的难度超过现有的技能水平,而心流体验通常发生在技能与挑战的水平相平衡时。更重要的是,因为刻意练习需要格外的努力,而心流体验按其定义来说,应该是毫不费力的。
1701380014
1701380015 契克森米哈赖发表了相反的观点:“对天赋发展轨迹进行的研究认为,一个人学习任何复杂的技能都需要大约10 000小时的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可以是很无趣和不愉快的。尽管这样的练习状态时常出现,但结果却仍是不确定的。”契克森米哈赖还分享了一则个人的故事来解释他的观点。在他成长的国家匈牙利,当地小学门口高高的木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知识的根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是甜美的。”这句话让他感到深深怀疑:“虽然学习是艰苦的,但它并不是苦涩的。如果你觉得学习有价值,并且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练习你所学的知识可以让你表达自己、帮助你达成你的目标的话,它就不苦了。”
1701380016
1701380017 ——
1701380018
1701380019 那么,谁是正确的?
1701380020
1701380021 命运自有安排。在契克森米哈赖来访的那年夏天,埃里克森也在费城。我安排他们以“激情与世界级的表现”为题进行对话,听众是80名教育工作者。
1701380022
1701380023 当他们坐在礼堂时,我意识到,这两个男人极度相似——他们都高大魁梧,都出生在欧洲,都有轻微的口音(这口音不知何故让他们似乎更加非凡、更具学者风范)。两个人都有短短的胡子,虽然契克森米哈赖的胡子全白了,但如果你要找人扮演圣诞老人,这两位都是很好的选择。
1701380024
1701380025 在即将展开辩论的那一天,我有点儿紧张。我不喜欢冲突——即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1701380026
1701380027 事实证明,我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刻意练习与心流体验的主张者都是完美的绅士,他们没有互相贬损,甚至没有一丝不敬。
1701380028
1701380029 埃里克森和契克森米哈赖并肩坐着,轮到他们中某个人讲演的时候,这个人就拿起麦克风讲话,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总结自己几十年以来的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当其中一个人在发言的时候,另一个人就专心地听着,然后交换麦克风。就这样度过了90分钟。
1701380030
1701380031 我想知道,高手们会在刻意练习中感到痛苦,还是在心流体验中感到喜悦?
1701380032
1701380033 我希望他们的对话能解决这个难题,但这场对话却成了将两个观点黏在一起的独立演讲——一个是关于刻意练习,另一个是关于心流体验。
1701380034
1701380035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点儿失望。这倒不是因为我错过了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答案:高手们取得成就,是源自艰难而乏味的努力,还是轻松而又愉悦的体验呢?
1701380036
1701380037 ——
1701380038
1701380039 之后的很多年时间里,我一直在阅读并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因为我始终无法认定其中一个观点而否定另一个,我决定收集一些数据。我邀请在线填写了坚毅力表的数千名成年人进行关于心流体验的第二次测试。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包括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演员、面包师、银行职员、理发师、牙医、医生、警察、秘书、教师、服务员、焊工等。
1701380040
1701380041 通过横跨不同职业的数据,我发现,坚毅指数较高的成年人,其心流体验也会更多。
1701380042
1701380043 由此,我得出以下结论:坚毅指数更高的人会做更多的刻意练习,并得到更多的心流体验。这并不矛盾,原因有两个。第一,刻意练习是一种行为,而心流是一种体验。埃里克森谈论的是高手的行为,而契克森米哈赖谈论的是高手的感受。第二,你不必在同一时间里同时进行刻意练习并体验心流。而且,我认为对于大多数高手来说,他们也很少同时经历这两者。
1701380044
1701380045 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希望能和埃里克森以及契克森米哈赖一起合作。
1701380046
1701380047 目前,我的观点是:人们进行刻意练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高技能。你集中100%的精力,刻意将挑战的层次设置在目前的技能水平之上。你处于“问题解决”模式,分析所做的每一件事,让一切更接近你所设立的目标。你得到了反馈,而且很多反馈是关于你出错的地方,然后,你使用反馈来进行调整,并再次尝试。
1701380048
1701380049 然而,人们在心流体验过程中的主要动机完全不同。心流的状态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你不在乎自己是否正在改进技能上的不足之处。虽然你有100%的专注,但你并没有处于“问题解决”模式之中。你没有分析自己在做什么,你只是在做。你得到了反馈,但因为你挑战的层次刚好符合你目前的技能水平,所以你知道自己做得很不错。你觉得你可以掌控一切,因为你确实控制了一切。你“漂浮”着,忘记了时间。无论你跑得多块,或是思考得多么仔细,当你处于心流体验中时,你都会对所有的事情感到毫不费力。
1701380050
1701380051 换句话说,刻意练习发生在准备阶段,而心流体验发生在表现阶段。
1701380052
1701380053 让我们回头来说说游泳运动员罗迪·盖恩斯。
1701380054
1701380055 盖恩斯告诉我,他曾经用表格统计过赢得一枚奥运会金牌需要进行多少训练,以培养耐力、技术、信心和判断力。在1984年奥运会之前的8年中,以标准泳池50米一圈计算,他累计游了至少20 000英里。
1701380056
1701380057 “我在世界各地游泳,”他带着温柔的笑容告诉我,“就为了一场持续49秒的比赛。”
1701380058
1701380059 “你享受那些里程吗?”我问道,“我的意思是,你喜欢训练吗?”
1701380060
1701380061 “我不想说谎,”他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真正地喜欢过训练,我在训练的时候确实没有享受的感觉。事实上,当我早晨4点走向泳池的时候,有时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有那么一些短暂的瞬间,我会想:‘天哪,这一切值得吗?’”
1701380062
[ 上一页 ]  [ :1.7013800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