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05301e+09
1701405301 自我激励发自内心,由自己掌握。这种激励可以随时随地,可大可小,而且还没有成本。正因为是对自我的认同和满足,有时,自我激励会比由别人赞美所带来的成就感更强烈,更真实,从而产生更大的激励。
1701405302
1701405303 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这几年开始打高尔夫球,这是两种不同的运动:足球是一种激烈的团队运动,两支球队都要想尽办法攻破对方的球门,赢得比赛;可是,高尔夫球是一种很安静的个人运动。
1701405304
1701405305 在空旷的高尔夫球场上,没有观众的呐喊,也没有和对手直接对抗,只有自己拿着球杆不断地把球打进一个又一个球洞。这是一种与自己比赛的运动。我在这项运动中深深地体会到:找寻来自内心的成就感会带来很好的激励效果。
1701405306
1701405307 打高尔夫球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挥杆击球。可是,用的球杆不同,挥杆的力度和角度不同,打出来的球也不一样。要把球打到很远的一个小洞里面,这对控球的要求很高,需要反复练习。在每一次练习中,我都会自己寻找成就感。
1701405308
1701405309 例如,我今天打了 10杆,有 9杆打得不好,但是,有 1杆打得很好,这一杆,挥杆好、击球点位好、击球声音好、球的轨迹好,挥球的感觉也好,我就要记住这 1杆,忘记其他打的不好的 9杆,在打好的一杆上产生强烈的成就感,鼓励自己再接再厉,将好的动作重复下去、将好的感觉重复下去。每打出一杆比前一杆好的球,我都会在心里激励一下自己:“不错,有进步”,然后继续练习。我发现这种做法很有效,能帮助自己在重复练习中不会感到枯燥,打得不好的时候也不会急躁,反而很容易找到好的感觉,击球越来越连贯,成绩也越来越好。
1701405310
1701405311 ●使命让成就感更强烈
1701405312
1701405313 自从 1888年,我的曾祖父李锦裳先生开创了李锦记蚝油酱料事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就成为李锦记人的第一个使命。120多年过去了,世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李锦记人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到我父亲这一代,也经历过两次负资产经营的状况。但是,强烈的使命感一直激励着李锦记人坚持拼搏。今天,中国香港李锦记集团,已经由小型家族式企业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酱料世家。
1701405314
1701405315 在李锦记的发展史中,使命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对我的影响也极为深刻。 20世纪 90年代,李锦记确定了第二个使命——“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我全身心地投入这个使命的履行之中,更加体会到使命的巨大激励作用。这 20年来,是我一生中学到东西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也经历了历史挑战。因为有了造福社会的使命,虽然经受了不少困难,我也没有放弃;遇到不少危机,我也没有动摇;无论未来还会有多少挑战,我也不会改变!
1701405316
1701405317 这 20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份造福社会的责任。这是由使命带来的收获。可以说,最好的激励莫过于在造福社会的过程中所收获的成就感。
1701405318
1701405319 当我看到消费者获得健康,周围的伙伴获得生活的改变和个人成长的时候,我都会拥有一份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给我带来强烈的激励,帮助我克服困难,不断向前迈进。
1701405320
1701405321
1701405322
1701405323
1701405324 思利及人的力量:成就一生的9个法则 [:1701403947]
1701405325 思利及人的力量:成就一生的9个法则 借力,使生活更轻松
1701405326
1701405327 人生很短暂,但生活并不轻松,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同感。
1701405328
1701405329 当我们以造福社会为使命,肩上的责任与担子就更重了。怎样才能让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做事更轻松一些?
1701405330
1701405331 俗话说,要量力而行。这要求我们务实诚信,从实际出发,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不能眼高手低。但是,该如何衡量自己的能力?
1701405332
1701405333 如果你被现有的条件所束缚,很多事情不敢做,很多事情又不想做,最终很可能一事无成。同时,因为世界变化快,条件和目标都在发生改变,很可能等你积攒了足够的力量,机会已经溜走了。
1701405334
1701405335 突破这种局限,要改“量力而行”为“借力而行”。借力是对各种资源、各种利益的全面量度。而这种量度不局限于现有的,也不局限于自身的。
1701405336
1701405337 借力而行,路更宽
1701405338
1701405339 所谓借力,就是“借用”自己以外的各种资源,以达成仅仅依靠自己完成不了或很难完成的目标。因为是借,突破了“我”的局限,由“我”拓展到了“我们”,这一字之差,就改换了一片天空。
1701405340
1701405341 借力而行,路更宽。
1701405342
1701405343 但是,借力并不容易。一方面,借力意识不强。因为人们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有局限、方法有局限、能力有局限。社会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常常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想到的总是“自己怎么去做”,想不到的是“如何教他人去做”,于是人们很少会主动想如何发挥和用好他人的强项,结果自己累得要命,还感动不了他人,效果自然不明显,也不能持续。
1701405344
1701405345 另一方面,借力不容易。找谁借,人家凭什么要借给你,借给你多少,你又怎样去借……这些也都是困扰你的问题。怎么才能借到力?我有两个建议给大家:用“参与”借力,用“共同目标”借力。
1701405346
1701405347 参与的威力
1701405348
1701405349 有一种借力的威力很大,这种借力叫做参与。它告诉我们,仅仅是让别人参与到有关的事情中来,就可以借到力了。
1701405350
[ 上一页 ]  [ :1.7014053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