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405351e+09
1701405351 ●我参与、我支持
1701405352
1701405353 人们总是愿意支持他们曾经参与过的事情。这是 20世纪 70年请问,怎么走?
1701405354
1701405355 代中期,两位社会科学家约翰 ·蒂姆和劳伦斯 ·沃克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来的关于“参与”的理论。
1701405356
1701405357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取得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支持,只要简单地给他们一个参与的机会就好了。参与事情的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会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到这件事情与“我”相关,自然而然地当做自己的事情。这就好像是在人们心目中订立了一个“心理合约”。即使这样的讨论不见得是所有人都赞同的,甚至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他们也愿意支持这个结果。
1701405358
1701405359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自己的意见获得尊重,尤其是对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更是这样。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别人参与事情中来,发表意见,就会让人产生这件事情与自己有关的感觉。
1701405360
1701405361
1701405362
1701405363
1701405364 如果你和别人提起一件他参与过的事情,他通常会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件事情的一分子,于是就会更加乐意为此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和资源,并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1701405365
1701405366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只要让别人参与,就可以借到力。
1701405367
1701405368 ●群策群力
1701405369
1701405370 参与还带来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多的人一起考虑一件事情,比只有一个人单独想问题更周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群策群力”。
1701405371
1701405372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面临的问题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有时候,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够用;甚至有时候,自认为对事情很了解、很有把握、很有经验,却反而把事情办砸了。
1701405373
1701405374 这都是很常见的。
1701405375
1701405376 因为即使再聪明、再博学、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一个脑袋常常是不够用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想,把大家的意见加在一起,马上就可以多几个角度,多一些观点,多一些经验。借助大家的参与,集思广益,可以让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更加周到、更加有效。
1701405377
1701405378 现实生活中,运用参与来借力的例子其实也有很多。
1701405379
1701405380 生活中的“问路”,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问路的人通过询问让人参与,回答的人没有检查问路人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和资产证明,直接将信息告诉了对方。没有任何资源的人,通过参与也借到了力。
1701405381
1701405382 很多公司在准备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会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收集普通消费者的意见,听到顾客的需求和他们对产品的期待。这些意见对新产品的研制很重要,有的时候还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获得成功。
1701405383
1701405384 有的报社通过举办读者座谈会,开辟读者专栏、短信参与等方法,赢得了更多忠实的读者,效果显著。
1701405385
1701405386 运用参与,让大家投入事情当中,获得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吸收大家的智慧,帮助自己多借几个脑袋去考虑问题,这将更有利于获得人生的成就。
1701405387
1701405388 我们发现,有了参与,借力而行就这么简单。
1701405389
1701405390 心一致,行动一致
1701405391
1701405392 有这样一个游戏,名字叫“ 30人 31足”。每支参赛队由 30个人组成,他们站成一排,然后每个人的左腿都和相邻那个人的右腿绑在一起,接着 30个人一起跑过终点,跑得最快的队伍获胜。
1701405393
1701405394 这个游戏规则看上去很简单,但进行起来却比一般赛跑难度大得多。因为制胜的关键在于这 30个人要保持步伐高度一致。任何一个人步调不一致,比如脚迈错了,跑慢了,都容易导致其他队员摔倒,影响全队的成绩。
1701405395
1701405396 什么力量可以让他们的动作如此一致,能让 30个人变得像一个人在跑步呢?
1701405397
1701405398 答案是共同目标的力量。
1701405399
1701405400 ●心一致,才能行动一致
[ 上一页 ]  [ :1.7014053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