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71510
1701471511
•某一天晚上,全身放松,我对自己进行了这样的心理冥想,确实看到了一个人,至今仍然清晰可见,那是对自我的认知。刚开始会拒绝会害怕,但是慢慢看着它,接纳它,发现最后它会绽放微笑。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1701471512
1701471513
•试过三次,最终战胜恐惧打开了门。血眼、黑骷髅,张开双臂似乎在欢迎我,并且张嘴大笑。我很害怕地睁开眼。平静后试了第四次,拥抱了他,他完全没有伤害我的意思。就像在拥抱另一个自己,彼此懂得对方,有不需要语言的极致默契。我们渐渐融合,内心平静,似乎都不再孤单。
1701471514
1701471515
•和镜子里吊着的女鬼说话,她说这么吊着很久了,很难受。我居然不怕她了,就是觉得很替她难过。
1701471516
1701471517
•尝试着问她:你开心吗?她不回答。尝试拥抱她,很开心,结果眼泪流了下来,最后告诉她:我会好好保护你!爱你!
1701471518
1701471519
在咨询中,有很多来访者会讲到他们的可怕意象。譬如有一位来访者总觉得有鬼跟着他,我让他将这个模糊的鬼意象在视觉上清晰化,和它对话,结果这个鬼意象最后和他合二为一。之后,他在表达愤怒和攻击性上容易多了。因为这个鬼,很可能就是被他意识上严重拒斥的攻击欲。
1701471520
1701471521
还有一来访者,她总觉得家里有一个可怕的杀人狂跟着她,我让她安静下来,和这个“杀人狂”对话,结果刚一对话,这个“杀人狂”立即就变得和善了很多,对她说“我不会伤害你,我一直在保护你”。随后她还明白,这个“杀人狂”一直跟着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她的孤独感。
1701471522
1701471523
从1992年学心理学到现在,我听了太多故事,也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的确相信有一些特殊的东西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的梦中、意象对话练习中、生活中常出现的可怕意象,其实都是曾经让我们不能承受的体验转入潜意识的结果。碰触它们,与它们对话,让它们意识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1701471524
1701471525
它们是你内心的一部分,不必太害怕它们。
1701471526
1701471527
梦,帮你吹散心灵的迷雾
1701471528
1701471529
意识上,我们喜欢自欺。恋人甩了自己,你说:“我才看不上她!”
1701471530
1701471531
一场8年的恋爱结束了,过程和结果都不堪回首。于是,你尽量让自己不去回忆那8年,仿佛这8年未在你人生中出现过。
1701471532
1701471533
上司批评你,你笑着承受。回到家后,你对孩子发了一大通脾气。
1701471534
1701471535
收入不如意,你越来越喜欢和收入更低的人做朋友,因为在和他们进行比较时,你觉得很舒服。
1701471536
1701471537
在一个城市遭遇了太多痛苦,你一逃了之,去了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生活……
1701471538
1701471539
这一切都可以理解,毕竟痛苦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扭曲的方式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不过,如果自欺成为习惯,你的人生势必会变成一团迷雾,你不知道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该去向何方。于是,你总是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仿佛有什么力量在牵着你,让你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
1701471540
1701471541
这个时候,你需要从潜意识中去寻找答案,因为潜意识从来不自欺。梦,是让我们深入潜意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1701471542
1701471543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醒来后恍惚间不知是庄周这个人做梦梦见了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1701471544
1701471545
“庄周梦蝶”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打动无数人,可能是因为我们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在梦中反而更清醒。
1701471546
1701471547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赞同这种观点,她说:“在梦中,我们更真实。梦是潜意识的展现,而潜意识永远不会欺骗我们。相反,为了感觉好一点,我们的意识会故意欺骗我们。”
1701471548
1701471549
“不要羡慕从不‘做梦’的人,”荣伟玲说,“梦是潜意识的完美展现,是我们了解自己潜意识的最便捷的通道,那些从不做梦的人,就失去了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机会。”
1701471550
1701471551
每个人都做梦,习惯上所说的“我做了梦”的意思是“我记得我做了梦”,而“我没有做梦”的意思是“我不记得我做了梦”。
1701471552
1701471553
和潜意识进行沟通的价值在于:潜意识从不欺骗我们,而意识却要制造种种迷雾。这些迷雾会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感觉到很舒服,但却经常会把我们引入更深的陷阱。并且,我们在陷阱中,一方面感到痛苦无比,另一方面却掩耳盗铃地说,这里太美好了!我在这太幸福了!
1701471554
1701471555
要吹散这些迷雾,梦是最好的途径。
1701471556
1701471557
更重要的是,梦远比我们的意识更富有洞察力和创造力。“每个人可能都有这种体验:自己在梦中作了一首无比美妙的诗、曲,只是醒来后却忘记了。”荣伟玲说,“梦的创造性远不只是这种表现,它远比我们以为的更有智慧。”
1701471558
1701471559
“学习聆听你的梦吧,”荣伟玲感叹说,“你可以从梦中,找到你人生中的许多答案。”
[
上一页 ]
[ :1.701471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