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76707
1701476708
申荷永老师说,梦一直在做最大的努力,试图告诉我们真实的信息,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听到。
1701476709
1701476710
梦一开始会有些伪装,它必须如此,因为麻木的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接受真实的信息。
1701476711
1701476712
如果我们准备好了,开始学会通过梦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么梦的伪装会逐渐褪去,真实的信息最终会不带任何伪装地涌来。
1701476713
1701476714
由此,我们的心灵出现成长,走向和谐。
1701476715
1701476716
你敢不敢讲一个你的梦?
1701476717
1701476718
一天,申荷永老师和一个亲人A接待一个国外来的荣格派的心理学家D。A是一个军旅作家,但他不喜欢荣格的理论,认为过于神秘,也不喜欢解梦,觉得梦过于凌乱,根本不值得信任,申荷永老师和A辩论过多次,都说不服他。
1701476719
1701476720
他们两人带着D逛了一天后,晚上在宾馆休息时,申荷永老师对A半开玩笑地说:“D解梦比我强多了,你敢不敢试试讲一个你的梦?”
1701476721
1701476722
“有什么不敢?”A回答说。他随即讲了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个梦,梦境是他牵着一只羊走在一条水渠边的路上,这只羊在水渠里喝了点水,还闯进路边的白菜地吃了几口白菜。
1701476723
1701476724
A说得很简单,D一开始也没有追问细节,而是问A:“这个梦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1701476725
1701476726
D这样讲,是想用荣格的自由联想法,引导着A最终领悟到梦的真意。
1701476727
1701476728
但A对解梦还是很有抵触,他说:“这能想到什么?什么都没有想到!”
1701476729
1701476730
这时,申荷永老师对A说:“你这个态度不好,你怎么会什么都没想到,你不就是属羊的!”
1701476731
1701476732
这句话说得A不好意思起来,他对D说:“我是属羊的。”
1701476733
1701476734
作为外国人,D没有问A属羊是什么意思,而是继续问:“羊在你前面还是后面?”
1701476735
1701476736
“前面。”
1701476737
1701476738
“它是自由的,还是有绳子牵着?”
1701476739
1701476740
“有绳子。”
1701476741
1701476742
“绳子有张力吗?”
1701476743
1701476744
“有,这只羊老闯来闯去的,我一直拉着它,它力气很大,我总拉不住。”
1701476745
1701476746
……
1701476747
1701476748
对话一直这样进行下去,在D的引导下,A逐渐一点一点地讲出了这个梦的所有细节。这时,怎么问问题并不重要,D这样做,其实是要在此时此地还原A做梦时的感受。即,他要通过让A回忆梦中的所有细节,逐渐回到做梦时的气氛中去,其效果类似催眠。
1701476749
1701476750
这个方法达到了效果,A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安静,他慢慢地讲出了一个关键细节:羊冲进白菜地,哇啦哇啦狂吃了一通白菜。
1701476751
1701476752
这时,A在梦中产生了两种矛盾的感觉:一种是同情,觉得这只羊很可怜;一种是内疚,因为梦中A知道自己是军人,而军人是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更不用说让羊到老百姓菜地里狂吃一通了,这是不能接受的。
1701476753
1701476754
于是,A也走进菜地,把羊抱了起来。
1701476755
1701476756
当讲述到这儿时,A说,他现在还记得梦中的感觉,梦中他卷着袖子,所以上臂感受不到羊毛,但小臂紧挨着羊毛,羊毛很软。
[
上一页 ]
[ :1.7014767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