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491840
1701491841
考虑一下下述这些段落,它们是新艺术表述中一位领导人的著述。这些段落受到许多人的钦佩,并假定对作者来说它们具有高度的可接受性。
1701491842
1701491843
当她相当年轻时,她知道她曾经有过一个家庭,那个家庭的生活是任何人可能不曾有过的,如果它们是任何人不曾想到过的一个人一直过着的家庭生活的话。
1701491844
1701491845
还有一段:
1701491846
1701491847
所有存在的更多机会都在一本书中,所有存在的任何机会都在一张表中,所有存在的机会都在一篇讲话中,所有存在的最佳场所不是干坐着,而且意味着没有资格得以解脱而站起身来。
1701491848
1701491849
可以肯定,所有这些思维本身没有任何合宜之处。这些段落的可接受性存在于联结之中,如果有此联结的话!
1701491850
1701491851
再次,一种反应引起的可接受性或失宠性往往不隶属于反应本身,而是作为那种情境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反应加上它的联结。例如,假如有人问你9×15等于多少,你回答145,但是又匆忙地将答案改为135。这种失宠现象不是由145引起,而是由145作为“9×15等于多少”的结果而引起。这是在人类学习中通常遇到的情况。
1701491852
1701491853
这些事实使得用可接受性或失宠性(满意或讨厌)去信奉更加静态的心理生活特征成为不明智之举,相反应该用此去否认它们之间的一些联结。
1701491854
1701491855
后效对一种联结的依附性
1701491856
1701491857
一种联结的满意效果或讨厌效果究竟在多大的紧密程度上通过明显的“相属性”和时间间隔的短暂性而依附于联结,以便它可以对联结产生直接影响?对此问题尚无完整或确切的答案可以提供。⑴有理由相信,一种奖励或惩罚与联结的相属关系越紧密,它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只要其他条件相等,我们可以期望,让一只狗学会用拉绳圈的方式得到奖励,如果它在作出该反应后被奖励吃到一块肉,比起它作出该反应后被它的主人爱抚一番,前者学习速度将会更加迅速。还有理由相信,在联结发生作用以后奖励或惩罚来得越早,它具有的影响也就越大。但是,如果没有干预的因素插进来使奖励的影响从联结那里转移开去,那么可能会在几秒钟后仍存在影响。由于我们对联结的相属性在生理方面究竟是什么东西知之甚少,所以受到这类探究很多的牵制。
1701491858
1701491859
个别活动和协同活动
1701491860
1701491861
一种情境的活动往往是分化的。也就是说,情境的某一部分或成分或特征可能在引起反应方面具有力量。或者,更为一般地说,同一情境的若干部分或成分或特征可能在不同场合,在引起反应方面具有各种不同的力量或强度。作为这种零星活动(piecemeal activity)的结果,联结的形成不仅由于每个联结在整体上的总体情境,也由于情境的一些部分或成分或方面。整个反应的某个部分可能与情境的一个部分密切关联,而与其他部分的密切程度稍差一些。我们粗略称之为一种联结的东西实际上往往可能是一束联结。表面上看来具有某种强度的一种联结(比如说,在情境ABCD和反应MNOP之间的强度为.90),可能在有些情形里实际上还包括下述一些联结,例如A到M的强度为.40,BC到N的强度为.55,ABD到MNO的强度为.70,D到MNOP的强度为.18,AB到MNOP的强度为.60,A到P的强度为.05,以及其他许多联结。
1701491862
1701491863
一种情境的活动往往是协同的(cooperative)。也就是说,它产生的结果既有它自身固有性质的因素,又有在它之前存在的其他情境或情境组成成分的因素。因此,情境的活动始终受心理状态、心理定向或心理顺应的制约,情境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心理定向或心理顺应中发生作用的。
1701491864
1701491865
作为零星活动、分化力量的一种结果,以及由暂时的心理定向和永久的心理定向所决定的结果,在人类心理中其联结系统的复杂程度几乎无法形容。在这间房间里,平均每个人去年对之作出反应的不同情境数据估计为数百万,可能达到数千万。决定或有助于决定一个人作出反应的联结系统比起全世界的电话电报系统来要复杂得多。
1701491866
1701491867
这些联结是否决定更大的力量,或者它们是否有助于通向更高的能力——即构造、目的、顿悟、分析、选择和思维的能力呢?在下面的3篇演讲中,我将描述这些所谓的学习的更高能力的心理学。
1701491868
1701491869
⑴我的理解是,“条件反射”是对巴甫洛夫“ooslovny”一词的正确翻译。作为名词,对于我们讨论中的事实来说,似乎更为可取,但是我还是遵循大多数人的用法。⑴自从撰写本段落以来,我有机会拜读了利德尔博士(Dr.Liddell)许多未发表的行为记录,也即那些将反射活动与各种刺激联结起来的行为记录。而且,我还有机会同温莎(Winsor)先生、贝恩(Bayne)教授和克鲁泽(Kruse)教授讨论了温莎先生正在开展的有关人类唾液反射的实验。看来,有可能我已夸大了第一点和最后一点的差异。然而,我没对这种陈述加以纠正,因为它是由纯粹暂时的序列性和接近性(contiguity)形成的一种快速学习,这种暂时的序列性和接近性被认为是学习的原型(prototype of learning)。⑴《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es)牛津大学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⑴《条件反射》(牛津大学版)。⑵《条件反射》(牛津大学版)。⑴关于“甚至更强”一说的补充理由可在第一讲中找到。⑴甚至在获得条件反射方面,渐进性可能是“联结”中的规律,至于突然性是由于直到联结超过了某个最小的强度后,才出现的反应。⑴鲁西恩·华纳博士(Dr.Lucien Warner)目前正在就时间间隔问题研究这一课题。
1701491870
1701491871
1701491872
1701491873
1701491875
人类的学习 第八讲 目的和学习:格式塔理论和学习
1701491876
1701491877
对任何外部情境(situation)所做的反应既依赖于情境的性质,也依赖于个体的情况,这是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如果情境本身是内在的,也即个体心理的一个部分,那么反应将不仅依靠个体心理的这一部分,而且还依靠他的其余方面。个体习得的东西(作为任何情境的一个结果)也是其人性的结果。
1701491878
1701491879
个体的情况很容易被视作部分是由相当持久的和固定的心理定向(mental sets)所组成,例如由本能(instinct)、气质(temperament)、目的(purpose)、观念(ideal)等词所指的那些心理定向,部分是由更为暂时的和转换的心理定向所组成,例如所谓疲劳,昏昏欲睡、贪得无厌,以及与礼貌有关的不友好的意图等心理定向。
1701491880
1701491881
一般的事实是,当时的个体状态对其反应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这差不多可由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来加以说明。关于联结的选择和方向的更为详尽和系统的证据,以及由个体的心向或态度所决定的反应,正如他所接受的指导语或任务的一般性质所给予的影响那样,已由研究思维过程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报告。
1701491882
1701491883
同样明显的是,属于个体的那些更加持久的态度或心向也会产生影响。例如这个人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基督教徒还是犹太教徒,教师还是内科医生,父亲还是儿子,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还是浪漫主义者,外倾性格者还是内倾性格者,无动于衷的还是敏感的,精力充沛者还是不想多动者。
1701491884
1701491885
一个人的态度、心向或顺应(adjustments)之所以成为主要的决定因素,不仅在于他所想的和所做的,而且在于他所欢迎的和拒绝的东西——也就是使他感到满意或讨厌的东西。如果你的心向是去讲法语,那么你对想起一句贴切的英语短语可能会感到不舒服,这句英语短语本来会在一般的环境里使你感到高兴。如果你是一个打高尔夫球的新手,你对当时的一次击球很满意,尽管到了以后熟练时你对这样的击球可能会无法容忍。
1701491886
1701491887
每一种联结都是由特定的个体、特定的心理或特定的大脑在特定的状态下作出的。每一种联结的每一种后效(after effect)都是在特定的状态下对特定的个体、特定的心理或特定的大脑产生影响。期望、意图、目的、兴趣和欲望都涉及动力因素(dynamic factors),它们像听到“4×5”和想到“20”之间的情境-反应联结(situation-response connections)一样真实,或者像看到cat然后说“cat”(猫)之间的情境-反应联结一样真实。
1701491888
1701491889
你们中间有些人也许会认为或感到,我在前面几讲中提出的联结学习观点是过于机械和宿命论了,致使人类自身的目的以及由此目的而从内部进行的控制没有立锥之地。我的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生们肯定会这样想。
[
上一页 ]
[ :1.701491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