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00593e+09
1701500593
1701500594 卢茨是如何解释这些文化差异的呢?就像所有的后结构主义者一样,她的解释很少强调因果关系。尽管如此,伊法利克人整体式的情感观被归因于一个起源:一个建立在面对面接触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主义及其所有消极的疏离因素的缺失,这就是为什么伊法利克人的情感世界是健康的。(140) 当然,我们可以就此展开争论,就像我们可以就两种单一的情感文化模式的升华展开争论一样,一种是欧美中产阶级模式,另一种是伊法利克人的民族心理学模式。问题是:这两种情感文化真的没有发生过接触吗?那么迁移和相互影响呢?伊法利克人对天主教上帝概念的引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这两种情感模式是否有时间性?(141) 这里我们需要展开历史研究,从而引入一些时空差异的元素。
1701500595
1701500596 六、和罗萨尔多、阿布-卢赫德、卢茨同时代的社会建构主义者
1701500597
1701500598 在20世纪80年代,罗萨尔多、阿布-卢赫德和卢茨并非与世隔绝的研究者,而是人类学中更广泛的社会建构主义潮流的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集中在大洋洲,也集中在南亚,尤其是因为在基督诞生之前,印度就有一种复杂的美学理论来组织情感的表达,即“拉莎”(rasa )。(142) 这个词主要与舞蹈和戏剧有关,字面意思是“果汁”,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味道”,这个术语很难定义,在梵语词典中有超过30个意项。(143) 在舞蹈剧场上,每个“拉莎”都与特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相关。但它们也与颜色、神灵和“巴瓦”(bhava )联系在一起。后者就是菲利普·扎里利(Philip Zarrilli)所说的“演员所体现的存在状态”。(144) 对“拉莎”最著名的理论化可以在《戏剧学》(Natyashastra )一书中找到,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公元前200—公元400年之间。(145) 在对拉莎的研究中,苏珊·施瓦茨(Susan Schwartz)总结了《戏剧学》第六卷的细分(见表2):
1701500599
1701500600 表2 拉莎在《戏剧学》中对应的颜色和神灵 【110】
1701500601
1701500602 拉 莎
1701500603
1701500604 颜 色
1701500605
1701500606 神 灵
1701500607
1701500608 在结合和分离时的爱(Shringara )
1701500609
1701500610 绿色(Shyama )
1701500611
1701500612 毗湿奴(Vishnu)
1701500613
1701500614 幽默(Hasya )
1701500615
1701500616 白色(sita )
1701500617
1701500618 钵剌摩闼(Pramatha)
1701500619
1701500620 痛苦和悲伤(karuna )
1701500621
1701500622 棕灰色(Kapota )
1701500623
1701500624 阎摩(Yama)
1701500625
1701500626 愤怒(Raudra )
1701500627
1701500628 红色(rakta )
1701500629
1701500630 楼陀罗(Rudra,湿婆
1701500631
1701500632 化身)
1701500633
1701500634 勇敢(vira )
1701500635
1701500636 小麦色(gaura )
1701500637
1701500638 帝释天(Mahendra)
1701500639
1701500640 资料来源:Schwartz, Rasa , 15。
1701500641
1701500642 拉莎和巴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吃的隐喻来描述的:“拉莎和巴瓦之间的关系就像葡萄酒和制作葡萄酒的葡萄、糖和香草之间的关系,它们分解,混合成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美好事物。”(146) 或者,拉莎是观众“品尝”巴瓦时,“演员所体现的存在/行为状态”。(147) 除了基本的巴瓦(取决于是如何计算的,有八个或更多),还有30多个中间状态(vjabhitschari bhava )可以在短时间内伴随并影响巴瓦。如果你看一看与拉莎相关的面部表情的戏剧表现的照片(图4和图5),很明显,我们所看到的情感表达与我们在西方所熟悉的完全不同。其中一张脸代表恐惧或恐慌,另一张脸代表愤怒。几乎没有人会猜到图4是一张愤怒的脸,图5是一张惊恐的脸。
[ 上一页 ]  [ :1.7015005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