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00939e+09
1701500939
1701500940 加强
1701500941
1701500942 MUY, MÁS
1701500943
1701500944 分类
1701500945
1701500946 GÉNERO, PARTE
1701500947
1701500948 类似
1701500949
1701500950 COMO
1701500951
1701500952 资料来源:Wierzbicka, Emo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36—38。
1701500953
1701500954 根据韦尔兹比卡的说法,这些是所有现存人类语言使用的基本构成要素。她的意图无非是通过一种元语言来证实早期哲学概念中的“天赋观念”(innate ideas,笛卡尔)、“人类思维字母表”(alphabet of human thought,莱布尼茨)、“所有语言围绕的中间点”(威廉·冯·洪堡)和“人类的心理统一性”(psychic unity of mankind,弗朗茨·博厄斯)。(231) 她认为这种概念原语和词汇普遍性与普遍语法结构有关。(232) 这种通用的语言和语法使人们能够表达普遍的情感。她认为,“自然语义元语言方法首先区分本质的与可选的,捕捉不变的因素,并将复杂的概念分解为尽可能简单的概念,完全依赖于单独确立的概念启动词和词汇语法上的普遍性”。(233) 如果将情感的文化普遍性纳入自然语义元语言,会是什么样子呢?韦尔兹比卡提出了以下假设:
1701500955
1701500956 ① 所有语言都有一个表达“感觉”的词。
1701500957
1701500958 ② 在所有语言中,有些感觉可以被描述为“好的”,有些则可以被描述为“坏的”(而有些则既被认为“不好”也“不坏”)。
1701500959
1701500960 ③ 所有语言都有与哭泣和微笑相对应的词语,尽管意思不一定完全对等,这些是表达身体好的感觉和坏的感觉的词语。
1701500961
1701500962 ④ 在所有文化中,人们似乎都把一些面部表情与好的或坏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他们把嘴角上扬与好的感觉联系在一起,而嘴角向下或鼻子皱起与坏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1701500963
1701500964 ⑤ 所有语言都有“情感”感叹词(即表达基于认知的情感的感叹词)。
1701500965
1701500966 ⑥ 所有语言都有一些“情感术语”(即表示一些基于认知的情感的术语)。
1701500967
1701500968 ⑦ 所有语言都有词语来表达(i)“坏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ii)“我想做点什么”的想法;(iii)“人们可能会认为我不好”的想法。这些词语与英语里表达害怕、愤怒和羞愧的词语有语意重叠(虽然并不完全一样)。
1701500969
1701500970 ⑧ 在所有语言中,【133】人们都可以通过可观察到的身体“症状”(也就是说,通过一些被认为是这些感觉的特征的身体事件)来描述基于认知的感觉。
1701500971
1701500972 ⑨ 在所有语言中,基于认知的感觉都可以通过身体的感觉来描述。
1701500973
1701500974 ⑩ 在所有语言中,基于认知的情感都可以通过比喻性的“身体意象”来描述。
1701500975
1701500976 ⑪ 在所有语言中,都有不同的语法结构来描述(和解释)基于认知的情感。(234)
1701500977
1701500978 她概括如下:
1701500979
1701500980 显然,不同文化和社会(以及不同时代)思考和谈论情感的方式呈现出相当大的多样性,但共性和普遍性的存在也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是如何区分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如何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如何通过对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的筛选来形成对普遍概念的一些理解,而不是通过将完全源于自己语言的理解模式绝对化。尽管如此,我曾说过,我们需要一个有理有据的第三方标准,这种“第三方标准”是由人类普遍概念的微型语言提供的,而这些普遍概念源于实证的跨语言研究。(235)
1701500981
1701500982 这里可以提出很多观点。语言和模仿中情感的表达或许可以简化为普遍概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然而,历史学科是根据不同的规则运作的,并且有不同的认识论。它最终对这种普遍性并不感兴趣,因为历史学家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正如丹尼尔·M.格罗斯(Daniel M. Gross)所言,韦尔兹比卡所提出的这种事实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但是,未来的概念史将利用语言学(尤其是词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韦尔兹比卡的理论是有理有据的。
1701500983
1701500984 (2)佐尔坦·科维克塞斯(Zoltán Kövecses)与隐喻
1701500985
1701500986 隐喻研究专家佐尔坦·科维克塞斯的研究超出了情感词汇的范畴。对他来说,英语里“anger”(愤怒)这个词并没有完全涵盖“愤怒”的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乔治·P.拉科夫(George P. Lakoff)合著的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愤怒”一词包含了更多的隐喻,在这些隐喻中,“anger”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出现,例如“let off steam”(发泄怒气),“blow up”(爆发),“making one’s blood boil”(使人怒火中烧),“foam at the mouth”(暴怒)。(236) 这些形象可以通过一些隐喻类型来捕捉,如“愤怒是热量”(例如“hot head”是指容易被激怒的人);“愤怒是一种危险的动物”(例如,【134】“他脾气很暴”);或者“愤怒是一种负担”(例如,“发脾气之后,我觉得轻松多了”)。最广为使用的意象是“愤怒是容器中液体的热量”。这种“核心隐喻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愤怒可能是强烈的,可能会导致失控,而失控可能是危险的”。(237) 多年来,科维克塞斯进一步发展了其隐喻理论,如图6所示。
1701500987
1701500988
[ 上一页 ]  [ :1.7015009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