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01802
那么,本章将探讨哪些内容呢?首先,我将阐述达尔文的情感心理学。然后我们将回到情感心理学研究的神学起源,然后按时间顺序先后介绍威廉·詹姆斯、卡尔·朗格和威廉·冯特。接下来讲解的是世纪之交的实验室实践,社会等级对大脑空间概念的影响,以及弗洛伊德作品中情感理论的缺失。然后,我将讨论心理学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情感繁荣”,介绍一些有影响力的范式,如沙赫特(Schachter)和辛格的方法以及评价学派。接着我将讲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神经科学热潮和脑成像技术。然后是对三个重要的神经科学假说及其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批判性介绍,分别是勒杜的两条恐惧路径假说,达马西奥的躯体标记假说,里佐拉蒂(Rizzolatti)、加莱塞(Gallese)和亚科博尼(Iacoboni)的镜像神经元理论。最后,我将概述一个被称为“批判神经科学”的松散联盟的出现,这个联盟不仅包括神经科学家,还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已经超越了社会建构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对立。
1701501803
1701501804
三、查尔斯·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社会建构主义者和普遍主义者之间的战场【164】
1701501805
1701501806
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于1872年以英语和德语出版,后来成为玛格丽特·米德等社会建构主义者与保罗·埃克曼等普遍主义者之间争论的最重要战场之一。正如一本心理学教科书所言,面对这部“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情感研究著作”,两派都在反复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解读。(45) 1955年,米德出版了这本书的一个版本,并为此写了一篇引言。1972年,埃克曼被任命为100周年纪念版的编辑,但该版的出版被推迟到了1973年。(46) 1998年,埃克曼出版了经过修订的第三版《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这标志着他的解读取得了胜利:这是有史以来编辑程度最高的版本,埃克曼将整段文字用方括号的形式插入第一版。他指出达尔文在什么地方是正确的,在什么地方犯了错误,自己在什么地方证实了达尔文,达尔文在什么地方证实了自己。此外,埃克曼还写了一篇后记,这是一篇关于他与米德、贝特森和伯德惠斯戴尔之间争论的详细叙述,都是从胜利者的角度(即埃克曼本人的角度)讲述的。
1701501807
1701501808
让我们试着解开围绕达尔文这部著作而展开的争论,从它最近的阶段开始,即从埃克曼作为胜利者的角度。埃克曼说,米德1955年的版本对达尔文著作的歪曲几乎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
1701501809
1701501810
在1955年由玛格丽特·米德编辑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她收入了关于身势学的一次会议的照片,表明伯德惠斯戴尔、她本人和其他人被这种方法所吸引。在她对这一版的介绍中,米德没有提到达尔文关于表情普遍存在的观点,也没有提到“情感”这个词。相反,她赞扬了伯德惠斯戴尔提出的身势学这一新学科,并建议用“交流”一词来取代达尔文的“表情”一词。我想知道,如果达尔文知道他的书是由一位文化相对主义者介绍的,并且书中收入了那些最反对他的情感表达理论的人的照片,他会有何感想。(47)
1701501811
1701501812
换句话说,按照埃克曼的说法,文化相对主义者米德把普遍主义者达尔文看作是一个文化相对主义者。【165】埃克曼认为,1973年的100周年纪念版已经停止了这种兼并主义的宣传,虽然当时米德十分权威,而他只是一个无名小辈。通过接下来25年的不懈努力,他本人对达尔文的解读,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最终战胜了之前所有的解读。1998年版的前后分别是埃克曼的介绍和后记,他详细的评注使这一版成为史上唯一有效的解读版本。
1701501813
1701501814
埃克曼的一些评注值得品味。这里有两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例子,原文被保留,埃克曼的评注被置于方括号内:
1701501815
1701501816
还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疑问,就是:究竟是那些在各种不同的精神状态下所发出的声音在决定嘴的形状,或者是嘴的形状在被其他独立的原因所决定,而声音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幼小的婴孩在哭喊的时候,就把他的小嘴张大;这种情形,显然是为了要发出充分的音量来而必须这样的;可是,这时候由于一种完全不同的原因,嘴就采取了近于四方形的形状;后面将要再说明这种情形;它是由于眼睑闭合和上唇因此被提升起来而形成的。我不打算在这里谈到,究竟嘴的这种四方形使号泣声或者哭喊声变化到什么程度;可是,我们可以从黑尔姆霍兹(Helmholtz)和其他研究家的研究著作里知道,口腔和嘴唇的形状在决定着嘴里所发出的元音的性质和音调高低。
1701501817
1701501818
[谢勒和我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我试图发出一个连续的声音,同时改变我嘴周围不同肌肉的收缩。谢勒对我发出的声音的分析表明,绷紧嘴巴周围不同部位的肌肉(口轮匝肌)对声音的高低有明显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续研究下去,也没有发表这一发现。](48)
1701501819
1701501820
1701501821
1701501822
在这里,埃克曼试图通过描述他本人的一个实验来证实达尔文的一个论点。我们不禁要问,在描述一个由一位心理学家朋友(谢勒)指导的非正式实验时,他是否帮了达尔文或者他本人的忙。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对象是埃克曼本人,实验结果从未发表过,而且很难复制。在第二个例子中,埃克曼纠正了拉马克(Lamarck)关于后天特征遗传的观点,有些矛盾的是,这些观点出现在了达尔文的书中,尽管达尔文反对拉马克的理论:
1701501823
1701501824
如果有一种突发的噪声,而它的刺激由于听觉神经而被传达出去,那么它所引起的惊起,在成年人方面,就同时会引起眨眼的动作来。可是,我观察到,我的几个婴孩在出生了两星期的时候,虽然会由于突然发生的声音而惊起,但是确实并不时常因此眨眼;而且我相信他们绝没有眨过眼。年纪较大的婴孩的惊起,显然表明出一种想要去抓住某种可以阻止跌倒的东西的模糊企图。当我的一个婴孩出生了114天的时候,我把一只厚纸做的匣子靠近在他的眼睛面前挥动,但是他的眼睛一次也没有眨动;后来我把几颗糖果放进纸匣里去,仍旧在原来的位置上把纸匣挥动起来,这个婴孩就每次眨眼,并且略为惊起。显然在这里不可能去假定说,这个被保育得很周到的婴孩会根据经验来知道,在他的眼睛附近所发生出来的沙沙声就表明是一种对眼睛的危险。可是,这种经验却是在一连经过了很多世代的长时间以后渐渐地获得的;【166】根据我们在遗传方面的知识来判断,如果亲代初次所获得的习惯在子代里表现出来,那么子代在表现出这种习惯的时候的年龄,绝不可能小于亲代在获得它的时候的年龄。(49)
1701501825
1701501826
这里运用了一个策略:埃克曼能够通过插入不完全正面的评论,来披上超然和公允客观的外衣,从一个100年后的视角来批判和纠正,而在这期间达尔文的许多假说都可以得到验证。此外,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忠于经验主义和真理价值观的年轻科学家,勇敢地反抗地位已经牢牢确立的学术权威(米德和贝特森)和他们的傀儡(伯德惠斯戴尔)。正如科学公正所要求的那样,批评者被顺便提及,但他们被呈现为与埃克曼的实验无关。例如,弗里德隆德曾是他自己实验室的一名成员,但后来脱离了出来,埃克曼在书中是这样说他的:
1701501827
1701501828
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反对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的声音再次出现。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弗里德隆德抨击达尔文没有强调表情的交流价值……弗里德隆德赞同贝特森和一些动物行为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把表情视为情感是没有用的,而应该将其作为交流信号……我已经解释了为什么这种两分法是错误的。(50)
1701501829
1701501830
关于弗里德隆德的内情,即他们曾合作多年,并联合发表了作品,他只字未提,而是全盘否定了弗里德隆德的批评。
1701501831
1701501832
与埃克曼有关的另一个主题将我们带回第二章所涉及的问题,即是普遍主义还是多元主义。对普遍情感的确认从一开始就引发了激烈的批评,这种批评有时表现得有些过于激烈。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人类学家斥责埃克曼,称他的研究是“法西斯主义”。(51) 米德和贝特森等文化相对主义者确实遵守了通常的学术礼节,但实质上对埃克曼也同样严厉。由于他们的年龄足够大,曾经目睹了优生学在纳粹主义时期是如何被利用的,因此很清楚地看到普遍人类标准的假设所固有的危险,因为任何对这些标准的偏离(例如残疾)都会导致边缘化,并可能会被认为是病态的、有罪的。他们认为如果把差异作为不平等待遇的理由,在社会和政治上都是不可取的。在我看来,他们此时似乎铭记着20世纪上半叶的灾难性历史。这是一种弱化版的普遍主义,被理解为各部分的总和。与此同时,从埃克曼的研究得出的普遍主义结论的方式中,米德、贝特森和他们的盟友看到了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改革的威胁,因为这些改革都以弱势社会群体的可塑性及其做出改变的能力为前提。“【167】这就是非裔美国人的样子,你无法改变他们。”在他们看来,这个恶毒的普遍主义观点也贯穿了埃克曼的研究。但文化等级制度的拥护者也感到自己受到了攻击。不仅是白人种族主义者,自达尔文时代起,他们就一直反对所有肤色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同样感受的观点,民权运动的极端分子和分裂分子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埃克曼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末,他遭到“一名黑人激进分子”的攻击,他指责埃克曼是“种族主义者,因为他声称黑人的面部表情和白人没什么不同”。(52)
1701501833
1701501834
埃克曼一直声称,他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权运动反种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推动。他指出,就政治含义而言,他的研究更多涉及团结和友爱。(53) 最终,他试图强调达尔文反种族主义的一方面,他认为在这方面,达尔文是远远超前于其时代的。我们可以在1998年版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找到下面这段话,同样,埃克曼的评论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
1701501835
1701501836
猿类的不同的种和属,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事实是很有趣味的,因为这对于是不是应当把所谓人种看作是独立的种或者变种这个问题有几分关系;因为我们从下面几章里可以知道,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都用显著的同一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感觉,所以就会有这个问题发生出来。
1701501837
1701501838
[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一些声称白种人比其他种族优越的人提出,不同的人种不是来自同一个祖先,而是来自不同的祖先——白种人的祖先比黑种人的祖先更高级。达尔文关于人类情感表达是相同的这一观点有力地证明了相反的观点,即所有人类都有共同的祖先,这挑战了一个种族优于其他种族的观点。然而,美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克·伯克哈特(Frederick Burkhardt)指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Descent of Man )一书中确实提到过“高等”和“低等”种族。](54)
1701501839
1701501840
1701501841
1701501842
这让我们回到达尔文的书以及米德和埃克曼谁的解读更可信的问题。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如何解释其非凡的适应性(可以被不同学科截然相反的立场所借鉴)?根据达尔文自己的说法,当他第一个孩子在1840年出生时,他就已经形成了这本书的最初构思:
1701501843
1701501844
我曾经观察自己的初生婴孩,打算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婴孩在和其他小孩共处的时候,还绝不会学习到任何事情;同时我确信,在这小小的年纪,而且还不能靠经验来学习任何事情的时候,他已经理解到微笑,由于看到微笑而感到愉快,同时用自己的微笑来应答它。(55)
1701501845
1701501846
直到后来,达尔文才以科学家的身份开始研究情感,【168】并开始收集相关资料。他最初的想法是将其纳入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但是那本书的篇幅在写作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他就把这方面的材料排除在外。在完成《人类的由来》之后,他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后来,埃克曼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描绘成这位杰出预言家这一被遗忘的关键文本的发现者。1998年版被描述为“达尔文被遗忘的杰作”的“第一个最终版”。强有力的声音支持这一观点。史蒂文·平克指出在保罗·埃克曼对情感普遍表达方式的研究重新激起人们兴趣之前的一个世纪里,人们或多或少忽视了达尔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从未被忽视,甚至在19世纪成为畅销书。自1872年出版以来,这本书的英文版不断被重印,到1976年已经有73个版本。(56)
1701501847
1701501848
达尔文花费多年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了归纳。他把归纳得出的一般结论放在书的前面。他从三个原理谈起,乍一看来,这三个原理不一定与情感有关,但在他看来,这三个原理是所有情感表达的基础。第一个原理与“有用的联合性习惯原理”有关:
1701501849
1701501850
一定的复合动作,在已知的精神状态下,为了减轻一定的感觉或者满足一定的欲望等而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用处;每次当这种同样的精神状态被诱发出来的时候,即使这种情形很微弱,也就会靠了习惯的和联合的力量而出现一种倾向,就是要去完成同样的动作,即使这些动作在这一次完全无用。(57)
1701501851
[
上一页 ]
[ :1.7015018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