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542606
蒸汽机——人、马——面包、神父——酒吧
1701542607
1701542608
以上都是形象词语,一组的两个事物看似毫无联系,其实,我们只要运用链式记忆,就能很轻松地使它们产生联系,达到记住一个就能记住另一个的效果。下面,我把每一组连成一句话。
1701542609
1701542610
人和蒸汽机比工作速度,结果累得满头大汗,或人不小心撞到蒸汽机,头破血流。
1701542611
1701542612
这匹马很肥,就像一个大面包。
1701542613
1701542614
神父去酒吧喝酒,醉酒之后大闹酒吧。
1701542615
1701542616
自此,我们就将每组的两个形象词语串联到了一起,组成了看似荒诞,但却有趣的一句话,而且,这句话的夸张程度完全可以使你印象深刻。对于抽象词语的链接同样如此,如“时间”、“自由”、“伟大”、“奖励”等词语。我们以“自由”为例,可以把它想象成飞在天空中的鸟、水里的小鱼、奴隶摆脱奴隶主的控制等。
1701542617
1701542618
解决抽象词语记忆的要点就是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另外,我们还经常运用场景想象的方法进行转换。总的来说,就是把我们脑海中那些枯燥乏味的材料想象成可爱、生动并且形象的场景,需要的时候,我们从脑海中调用出场景,就能完美地还原那些抽象的材料了。再如,“社会”这个抽象词语,我们可以想象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等。
1701542619
1701542620
古希腊人曾经说过:“我们通常无法记住每天见到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但那些少见的、古怪的、惊人的场景却让我们记忆深刻。”我们可以运用串联的记忆法自由联想,但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需要记住一个事或一个点。我们有时需要记住一整本书,这些词汇量是异常庞大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环形的链式记忆法,让彼此互不关联的海量词汇环环相扣。例如,有A、B、C、D、E五个词汇,我们先将A与B建立链接,再将B与C建立链接,最后让D与E建立链接。这样,只要我们记得A,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记起B、C、D、E中的任何一个词汇。
1701542621
1701542622
例如,需要记忆的内容中出现了“绳子——纸片——椅子——耶稣——石榴”这些词汇,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它们相互关联到一起,如:
1701542623
1701542624
绳子——纸片:一个小纸片上绑着五颜六色的绳子。
1701542625
1701542626
纸片——椅子:纸片从天上掉下来把椅子砸了一个洞。
1701542627
1701542628
椅子——耶稣:耶稣坐在一个闪闪发光的椅子之上。
1701542629
1701542630
耶稣——石榴:耶稣悄悄把石榴藏到了裤子里。
1701542631
1701542632
至此,我们就将这些看似无法关联的词汇链接了起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链接要尽量夸张、反逻辑,这样才能刺激人的感官,印象才更加深刻。链接完成后,我们最好根据所有内容重新回想一遍,回想的时候,要尽量还原刚才建立的链接,千万不要在回想过程中建立与先前不一样的链接,导致记忆混淆。
1701542633
1701542634
链式记忆法的根本就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链接成一个完整的场景,这个场景虚构得越夸张越离谱,就越容易记牢。这里,我有必要提一些链接小技巧,比如充分利用感官,也就是充分利用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很多情况下,某些人记忆力不如别人并不是因为他的思维问题,而是他不会充分利用感官系统。例如,我们离开一个地方后,可以将那里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碰到的以及尝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回忆起来,越仔细越好。在应用链式记忆法记忆事物的时候,能调动的感官越多,越容易使自己找到最佳的记忆状态。
1701542635
1701542636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将需要记忆的内容升级,在链式记忆法的基础上将内容改编成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且有意义,能够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使人的情绪高涨。并且,人们可以用语言或动作将故事完美地表达出来。
1701542637
1701542638
例如,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总能绘声绘色地复述出他们当年的战绩,因为当时战争的惨烈就像一幕幕故事一样,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1701542639
1701542640
我们将记忆编成故事的时候,为了形成长期记忆,需要在组成故事的时候多重复几遍,尤其是遇到较复杂的抽象内容时,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只有把重要的内容记牢固了,才能在应用的时候快速提取出来。
1701542641
1701542642
当我们熟练掌握了链式记忆法的应用的时候,有时还是容易忘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用第一人称,导致故事无法与自己联系起来。所以,我们虚构的故事要尽量运用“我自己”这样的词汇。在链式记忆法中,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将会使本来虚构的故事充满情感,使记忆更牢固。因此,在链式记忆中,要尽量少用“假如”、“假设”、“也许”等将自身置于事外的词汇。在链式记忆过程中,最难的当属记忆资料有时太过于多样化,有时可能是词语、句子,有时可能是诗词的章节,甚至还有可能是各种公式、定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内容之间的转换方式,利用五官的配合,从脑海中迅速形成故事化记忆。这样,记忆的速度自然能提升。
1701542643
1701542644
1701542645
1701542646
1701542648
记忆力心理学 11.记忆数字的妙招
1701542649
1701542650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不单单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字内容,有时还要面对数字材料。其实,数字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历史年代、自然科学数据、各种密文电报、物品价格等。我在研究记忆的实验中就经常会遇到数字材料,起初,我对这样的内容深恶痛绝,带着沉重的心情背诵他们,效果也非常差。后来,我通过一系列思考,尝试了各种记忆数字的方法。数字内容虽然只有0~9这几个基本数字,但它们一旦组合,马上就变得复杂得多,这和我实验用的无意义音节组一样,难以理解,只能依靠机械记忆,效率就可想而知。
1701542651
1701542652
我曾经认识一位精于数学的学者,他能在7天内记住上万个数字组合,后来我发现,他的秘诀就是善于对数字进行转化。一般来说,数字转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数字转化为我们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形象化事物的形状或某一特征,另一种是把数字内容直接谐音化,就是让读音贴近于我们熟悉的事物。相对来说,第一种方法比较好用,也更直观。
1701542653
1701542654
对于第一种转化方法,我们称为“数字图形转换”,简言之,就是将0~9的数字所组合成的数字组进行图形的转换,然后快速将这些数字转换的图形印在大脑之中。
1701542655
[
上一页 ]
[ :1.7015426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