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46697e+09
1701546697
1701546698 · 社会性游戏的频率33。
1701546699
1701546700 邓巴想要寻找的是有可能跟大脑体积相关联的生态指数:水果在饮食中所占比例,家庭的大小,每日行程的长度以及觅食风格。这些都跟大脑皮层大小没有联系。他得出结论,社会群体逐渐增大很有可能是受天敌风险这一生态问题推动的,而生活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中所带来的压力和复杂性,则推动了大脑体积的扩展34。那么,我们的脑子最终长到这么大,全是因为我们不想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吗?让我们分别看看这五项社会技巧,分析一下它们有没有哪个方面是人类所独有的。
1701546701
1701546702
1701546703 人类的社会群体规模有多大
1701546704
1701546705 根据观测,黑猩猩的社会群体规模是55,而按照邓巴根据人类新皮层大小所做的计算,人类的社会群体规模是150。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现在可是住在巨大的城市里,城市人口动辄上百万呀。可仔细想一想,在这数百万人里,绝大部分你连跟他们接触的理由都没有。请记住:我们的祖先是猎人和采集者,直到一万多年前农业出现,人们才开始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今天,猎人和采集者部落的典型规模——一年一度聚在一起举办传统庆典的亲戚群体,正是150人。这也是传统园艺学会的规模,以及现代个人通讯簿上圣诞节贺卡邮寄名单的规模35。
1701546706
1701546707 事实证明,不依靠组织层级的可控人数,恰好是150~200人。这是军事单位的基本人数,在这样的单位中,维持秩序靠的是个人忠诚和一对一的接触。邓巴指出,这个数字,是可以非正式运作的现代商业组织的规模上限36。它也是个人能够追踪、建立社会关系,并施以善意帮助的最大人数。
1701546708
1701546709 为什么人类天生爱八卦
1701546710
1701546711 流言蜚语名声不佳,但研究它的科学工作者却发现,它不仅是一个普遍现象37,而且是有益的:它是我们学习在社会中生活的途径。邓巴认为,人类的流言蜚语,就相当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理毛(记住,理毛群体的规模跟大脑的相对体积有关系)。身体整饰要占去灵长类动物的大量时间。理毛时间最长的灵长动物是黑猩猩:它们有20%的时间都用在这件事上38。在原始人类进化的某个阶段,随着群体变大,个体需要为越来越多的其他人理毛,以便维持自己在这个较大群体中的关系。理毛时间占用了觅食所需的时间。邓巴认为,语言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39。一旦语言开始替代理毛,人就能够在做其他事情(觅食、行进和吃东西)的同时“理毛”,也就是传流言。
1701546712
1701546713 然而,语言也是一把双刃剑。语言的优势在于,你可以同时(更有效地)给几个人“理毛”(更有效率),也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网络里获取和提供信息。它的缺点则是你容易上骗子的当。你要花费宝贵的个人时间才能给别人理毛。这是无法伪造的。语言却添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说谎。一个人可以依据不同的时机讲述不同的故事,所以难以评估其真实性。理毛是在群体中完成的,所有人都能看到,都能证实,流言蜚语则是私下进行的,真实性得不到检验。但语言也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朋友可能会警告你说,先前他跟某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随着社会群体越来越大、越来越分散,追踪骗子和搭便车占小便宜的人变得越来越难了。流言蜚语或许是部分地作为一种控制懒鬼的方式进化出来的40,41。
1701546714
1701546715    认识人类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1701546716
1701546717 多项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人类80%的清醒时间都是在他人的陪伴下度过的。我们平均每天花6~12个小时交谈,其中大部分是跟认识的人一对一地交谈42。研究的结果应该不会叫你感到吃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埃姆勒(Nicholas Emler)考察了谈话的内容,80%~90%的谈话都是关于具体的、认识的人的,也就是说,都是闲言碎语。非关个人的主题(尽管它们也可能会涉及对艺术、文学、宗教、政治等的个人看法)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不光杂货店里的偶然闲聊是这样,大学里、公司午餐时同样如此。你或许认为全球政治巨头们在午餐时讨论、解决的是世界问题,但其实90%的时间都聊的是鲍勃的高尔夫球、比尔的新保时捷和新秘书。要是你觉得这个统计数字太过夸张,不妨想想自己无意中听到的那些讨厌的电话粥。你听到过邻座或邻排有人在聊亚里士多德、量子理论或者巴尔扎克吗?
1701546718
1701546719 其他的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对话内容是自我表露。当然,11%跟心理状态(我岳母都快把我给逼疯了)或身体状态(我真的很想去抽脂)有关。剩下的则跟偏好(我知道这有点疯狂,可我真的喜欢洛杉矶)、计划(我星期五要去锻炼),还有说得最多的行动(我昨天把他给炒掉了)有关。事实上,做了什么事儿是有关他人谈话中最大的一类42。流言蜚语在社会上发挥着许多作用:它促进了闲聊伙伴之间的关系43,满足了对独特团体的归属和接纳需求37,提炼了信息44,建立了名声(好坏皆有)43,维护和强化了社会规范45,使得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对比进行自我评估。它可能提高了当事者在团体中的地位,也可能只是为了单纯的娱乐46。流言蜚语允许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建议,表示赞成或反对。
1701546720
1701546721 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写道:“流言蜚语是警察,也是教师。没有它,就会出现混乱和无知。”47[26]说闲话的不光是女性,只不过这么做的男性爱把它说成是“交流信息”或“结交网络”。只有当女性在场的时候,男性说闲话的时间才比女性少。这时更高级的话题会占总讨论时间的15%~20%。男女碎嘴的唯一区别在于,男性会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谈自己(我敢打赌,我钓到的那条鱼足足有20斤重),而女性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谈自己,她们对别人更感兴趣(我敢打赌,上次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足足重了20斤)48。
1701546722
1701546723 除了谈话内容,邓巴还发现,谈话群体不是无限大的,一般仅限于4个人。想想你上次参加的舞会。人们在不同的谈话群体里进进出出,可一旦超过4个人,他们往往会分成两个谈话小组。这可能是巧合,但也可能跟黑猩猩的理毛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四人谈话组,一个人说话,另外三个倾听,用黑猩猩来类比,也就是说另外三个人正在“被理毛”。黑猩猩必须要一对一地理毛,它们的最大社会群体规模是55。如果我们一次能对付三个,正如谈话群体规模所暗示的,那就是把55乘以3,得到165——正好接近邓巴用人类新皮层大小算出的社会群体规模。
1701546724
1701546725 欺骗与反欺骗斗争的五重境界
1701546726
1701546727 要想把流言蜚语的水车转起来,人不光要参与信息交流,还可能参与操纵和欺骗。他实质上可能是在欺骗聊天伙伴,因为他参与聊天并不是为了了解对方近况如何,只是为了自己采集信息的目的。他甚至有可能捏造一些事情,以便有更多的话题可聊。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让我们先从交流说起。我在前面提到过,为了让互惠交换得以正常运作,人必须能识别出骗子。要不然,不付出代价就享受了好处的骗子最终会占据上风,使得互惠交换无法维持下去。
1701546728
1701546729 尽管不同群体的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仍有许多普遍行为49。诚如我们所见,部分此类行为可以追溯到我们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身上,另一些行为则存在性质上的不同。进化心理学领域试图把诸如记忆、感知或语言等心理特征解释成适应,即自然或性选择的产物。这种看待心理机制的方式跟生物学家观察生物学机制的方式是一样的。
1701546730
1701546731 进化心理学表明,认知的功能结构有着遗传基础,就跟心脏、肝脏、免疫系统差不多,它也是通过自然或性选择进化出来的。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这类心理适应在同一物种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促进了生存和繁殖。有些特征不存在争议,比如视觉、恐惧、记忆和运动控制。另一些存在争议,但争议也越来越少,比如语言习得,乱伦回避,察知骗子,因性别而异的交配策略。进化心理学家解释说,大脑至少有一部分是由模块构成的,每个模块进化出具体的功能性目的。这些功能性目的是先天的,早就选择好的。进化心理学先驱莱达·科斯米德斯(Leda Cosmides)描述了对这些功能的探寻:
1701546732
1701546733 进化心理学家提到“心智”(the mind)的时候,指的是一套包含在人类大脑里的信息处理设备,它负责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产生所有行为。在研究心智的过程中,进化心理学家得以超越传统的方法,是因为他们积极利用了一个经常遭到忽视的事实:包含在人类心智中的程序是由自然选择所设计的,意在解决我们作为猎人和采集者的祖先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这就使得研究人员开始寻找被专门设计用来解决狩猎、寻找植物性食物、追求配偶、亲属合作、结成共同防御联盟、躲避天敌等问题的程序。我们的头脑里应该有一些让我们擅长解决此类问题的程序,不管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里是否重要50。
1701546734
1701546735 站在进化的角度观察我们的行为和能力,有一些极为实际的理由。科斯米德斯指出:
1701546736
1701546737 通过理解这些程序,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进化新环境。举例来说,面对概率和风险,猎人和采集者们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他们实际遭遇该事件的频率。看起来我们的“石器时代心智”具备这样的程序,能够妥善地获取频率数据并进行推理。知道这一点,进化心理学家们就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法,用于对当代复杂统计数据的交流。
1701546738
1701546739 举个例子吧。你做了一次乳房X光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你真正患乳癌的概率是多大?按照目前呈现相关数据的典型方法——百分比,我们很难做出判断。如果你说,在随机测试中,实际有1%的妇女患有乳癌,这些人的测试都呈阳性,但检测还有3%的误报率。这时,大多数人会误以为阳性的检查结果意味着患有乳癌的机率是97%。但让我以绝对频率的方式,即适合猎人与采集者心智理解方式的信息格式重新阐述以上信息:每1000名妇女中,有10人患有乳癌,且测试呈阳性;30人测试呈阳性,但并未患乳癌。因此,每1000名妇女中,有40人检测为阳性,但其中只有10人患乳癌。这种格式清楚地表明,如果你X光检查呈阳性,你患有乳癌的机率仅为1/4……也就是25%,而非97%50。
1701546740
1701546741
1701546742 发现骗子
1701546743
1701546744 科斯米德斯还设计了一个实验。她认为该实验能表明人类心智有一个特别设计的模块,可以察知在社会交换中弄虚作假的人。她使用了沃森测试。测试给出了一个条件规则——如果P,则Q,要求你找出可能违背规则的对象。这一测试有不少变体,都是为了确认人类是否具备社会交换的特殊认知机制而设计的。让我们来看看你会怎么做:
1701546745
1701546746 桌子上有四张卡片。卡片的一面写着字母,另一面写着数字。现在你能看到的是R、Q、4和9。这里有一条规则:如果卡片的一面是R,则另一面必然是4。你需要翻动哪几张卡片,才能证明这条规则是真还是假?
[ 上一页 ]  [ :1.7015466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