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624124e+09
1701624124
1701624125 这则寓言恰恰是在宣布最后这一阶段的到来,这一次,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这些不幸的凡人有可能战胜恶龙——传统哲学家和神学家使尽浑身解数想要挫败这一革命性计划,声称改变人的本性这座他们眼中的“圣殿”将造成亵渎(我意译一下博斯特伦的寓言的结尾):
1701624126
1701624127 关于衰老的故事历来强调需要以谦卑和感恩的心态来忍受和习惯衰老。面对活力下降和即将降临的死亡,推荐的解决办法是忍受并尽力在自己离开前安排好自己的事务、与亲人的关系等等。在以前的时代,人们确实不能做什么来预防或延缓衰老,那时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与其纠结于不可避免的事情而痛苦,不如寻求心安。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虽然我们仍然缺乏延缓衰老的有效且可接受的办法,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研究的方向,并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找出某种办法。那些建议我们被动接受的要命的故事和意识形态已经无法带来无害的安慰。它们已成为致命的障碍,阻挡了采取行动的迫切需要!
1701624128
1701624129 而事实上,尽管看起来奇怪,许多研究人员现在认为,这个人类从一开始就十分关切的死亡问题,不再属于神话、宗教或哲学领域,而属于医学和生物学,尤其是著名的NBIC技术。据他们说,很可能有一天,甚至可能就在下个世纪,永生不死会从诸神的天空降临到凡人的地球上。洛朗·亚历山大在他出色的作品《死亡之死》中谈的就是这个观点,书名就明确地点题。这本书很重要,它尽量不借用科幻小说而是只谈及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科学事实,但我们在此不深入讨论书的细节。故事发展到最后是:虽然大众对新技术的现状还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依靠新技术的汇聚,攻克死亡也许会成为可能。显然,我们离这一步仍然很远。此外,目前尚无可验证的实验证明这种可能性,同样,即使到那时我们能控制身体的老化,人仍然有可能死于意外、自杀或袭击。但死亡不再是出于内部原因,而只可能出于外部原因或疏忽大意,这是已经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六大革新让我们想象出来的未来的状况。
1701624130
1701624131 革新之一是基因组学,DNA测序的惊人突破让我们得到了基因疗法。2000年进行的第一次人类基因组测序耗资30亿美元,今天这一费用下降至3000美元,而且在几年之内会变得非常低廉。大多数遗传性疾病可以很快被检测出来,使一部分人可以预防甚至在某一天通过基因修复手术修复基因缺陷。基因修复手术也在最近几年迅猛发展。其次是纳米技术,这一技术日后会为医疗提供帮助,制造出比头发直径还小几千分之一的纳米机器,放置在我们的身体里,以此来诊断和修复我们的缺陷。第三大革新是大数据,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将有能力比较数以万计的人体细胞,为针对每一种疾病和每名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铺平道路。第四种革新即机器人技术,在其他技术的帮助下人与机器混合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第五,干细胞的研究也将为康复医学铺平道路。第六大革新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增强人”的出现。因此,跟大多数人以为的不一样,死亡可能不再是必然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唯一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我们有朝一日都会死”,但是老实说这句话只是陈词滥调,从来没有人能够绝对证明。
1701624132
1701624133 诚然,和进化中的所有生物选择过程一样,死亡有它的用处和功能——世代的更替能使大自然一次次重新掷出遗传概率的骰子,从达尔文的观点来看,这有利于出现有用的突变,创造出“成功的怪物”。尽管如此,即使终结死亡的计划遇到的阻碍似乎依然很大,也没什么能够先验地阻止我们认为,出于控制世界和控制自己的欲望,人有一天可能窃取主宰死亡的过分权力。
1701624134
1701624135 这至少是超人类主义心怀的希望,也是洛朗·亚历山大书中的总结:
1701624136
1701624137 几十年后,纳米技术将使我们能够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地建造和修复我们能想象到的一切,不仅是日常物品,还有活的组织和器官。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的同时进步,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将能像零配件一样部分或全部被修复……NBIC的四个组成部分相互滋养促进,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学,可以借助计算机越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不可或缺的纳米技术来破解和修改DNA分子。纳米技术依赖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进步,而认知科学本身也是建立在其他技术的基础之上。事实上,认知科学会利用遗传学、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来理解和“增强”大脑,以此来打造越来越精密、可能直接与人类大脑相连接的人工智能……数百万这样的纳米机器人在被植入我们的身体之后,会实时通知我们身体出现的问题,还能做出诊断和干预。它们在我们体内游走,清洁动脉,排出细胞废物。这些可编程医疗机器人将破坏病毒和癌细胞。
1701624138
1701624139 而且这一切会发展得比我们以前预想的更快。“人活一万年”是在下个世纪还是下下个世纪成为现实并不重要。原则上,这并不改变什么。超人类主义真正重要的推论是,这些变革正在进行中,问题是要弄清楚它们是否合理,是不是应该对它们进行资助,该不该鼓励或阻止。
1701624140
1701624141 正如我在导言中所说,众所周知,对“死亡之死”的可能性存在许多科学上的反对意见,尤其是从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来看,死亡具有重要效用。另外,因为生物体是一个无限复杂的整体,因此修复孤立的部分可能导致有害的且不能确定可控的连锁反应。更何况,人类的大脑太复杂,不知能怎样延缓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避免发生的大脑衰退。这些意见都没错,但是在原则上,至少超人类主义者坚信,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可以先验地给科学研究定下绝对的边界。如果从生物学近期的发展情况来看,没人能肯定地说有关衰老的研究不会在未来数十年或数百年取得同样惊人的进展。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我们眼前已经展开一条路,而要堵住这条路绝非易事。
1701624142
1701624143 当然,这样的可能性已经引发了不计其数的敌对反应,首先来自宗教,因为宗教有可能因此失去其主要的存在理由,同时还有来自许多其他层面的反对,包括人口、经济、生态、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讨论。尽管如此,恶龙始终不被普通人青睐,很可能有一天当我们能击败,甚至只是能够削弱恶龙的时候,很多人会对这样一个大型而乐观的计划感兴趣。
1701624144
1701624145 四、一个始终如一的科技乐观主义:“解决方案主义”的理想
1701624146
1701624147 超人类主义反对导致“生物保守主义”的一切形式的悲观主义和哀叹衰退、宣扬回归黄金时代的意识形态,因此展现出了能与启蒙运动哲学家和学者相媲美的进步精神。在题为《人类基因增强:一个超人类主义观点》的文章中,尼克·博斯特伦说:
1701624148
1701624149 人类繁殖工程无疑将带来一定的出乎意料或无法预料的负面后果。然而,我们显然不能仅仅因为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而放弃。所有的重要技术都隐含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选择维持现状,还是会有负面影响。只有正确比较成本和潜在效益才有助于实现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正确决定。
1701624150
1701624151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已经看重挣脱自然的束缚,那为何就此停步?为什么不走到底?在道德上还有什么能比达尔文的选择论更糟?淘汰异常与纳粹淘汰弱者的罪行有何区别?此外,我们已经知道,达尔文的选择论在现代西方文明中趋于没落,这意味着,如果人类想避免不可逆转的退化,必将要贯彻掌控自身遗传物质的计划。
1701624152
1701624153 所以毫不奇怪,新技术爱好者们,尤其是那些代表人物,如跨国公司的大老板们,认同这一倡导进步的乐观主义。
1701624154
1701624155 例如,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于20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个演讲,摘录如下:
1701624156
1701624157 当我们提到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指软件或材料,而是指利用这些手段收集来的数量巨大的数据,它们让世界变得更好。
1701624158
1701624159 一年后在另一个会议的演讲中,施密特更进一步地说:
1701624160
1701624161 “如果我们做得好的话,”他说,“我认为我们可以解决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问题。”
1701624162
1701624163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有类似反思:
1701624164
1701624165 世界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我们作为一个公司正在尝试建立一个基础设施,并凭借它来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
1701624166
1701624167 这种信念——必须承认,有时也挺可笑的——我们将在下一章再讨论。认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能够“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的这种信念在硅谷非常盛行,甚至最终有了一个名字,就好像它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学说一样。技术爱好者认为进步会带来各种益处的这种不可动摇的信念,现在被称为“解决方案主义”。这种新的乐观主义声称能为哪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呢?事实上,施密特说,他认为几乎所有困扰地球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出路,只要人们愿意对新技术投入更多:通过自动驾驶——比如著名的“谷歌车”——可以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通过利用大数据进行的个性化医疗可以根除癌症,还有肥胖、失眠、流行病、人道主义灾难、飞机坠毁、犯罪、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暖、污染、饥饿、老人或残疾人的家庭护理、衰老以及死亡(为什么不行?)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新技术有潜力解决一切问题,超人类主义者以及那些打算出钱资助超人类主义计划的人都如此乐观,有时乐观得像是失去了理智。该计划的支持者把它说得天花乱坠,然后费尽心思让人们忘记这背后存在的经济利益(且不说他们唯利是图)。新技术的商业潜力无比巨大,扎克伯格老是说:“我们每天早上并不是被赚钱这件事唤醒……”——但我们必须说,扎克伯格已经有那么多钱,赚钱这种事怎么能唤醒他……
1701624168
1701624169 五、唯物论、决定论和无神论的理性
1701624170
1701624171 因此,超人类主义符合这种乐观主义。绝对的理性主义,往往是一种决定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批判精神,批判盲目的信仰、威权主义和与各种形式的传统主义及权威的论点相关的学说。“既不信神,也不信主宰”,这可能是他的座右铭。在日常语言中,“唯物主义”备受批评,一般指缺乏高度和理想的世界观,鼓吹庸俗,只对金钱和低级趣味感兴趣。
1701624172
1701624173 哲学意义上,唯物主义其实与这一切无关。
[ 上一页 ]  [ :1.7016241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