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64492e+09
1701644920 1879年10月2日,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里丁市的一个荷兰裔家庭。小时候,他总是穿着“带银扣的优质皮鞋”去长老制教会上主日学。他母亲所在的泽勒斯家族是德国的虔信派信徒。
1701644921
1701644922 华莱士的父亲加勒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师,他用自己挣来的律师费投资农场、租赁房产以及其他新兴产业。家族事业一直非常兴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场进入衰退期时情况才发生改变,而家族拥有的自行车厂里的一场大火严重动摇了华莱士家的经济基础。进入20世纪后,加勒特一直苦苦挣扎着维持史蒂文斯家族在里丁市的社会地位。
1701644923
1701644924 华莱士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二,他于1897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在那之前,他已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就读期间,华莱士把自己的处女诗作和短篇小说投给了《哈佛呼声》和《哈佛月刊》。他的教授们都发现他是一个极有天赋的学生。史蒂文斯深受法国诗作的影响,尤其是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的那些探索心灵隐秘世界的作品。由此他成了一名执著的亲法主义者。他阅读了大量有关巴黎的书籍,最后干脆直接从巴黎订购书籍和绘画作品。谈起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咖啡店,他总是能如数家珍般地加以描绘。但他其实从未亲自去过法国。他只想在心里保留自己想像中的巴黎,而不愿让现实危及自己私密世界的完美。
1701644925
1701644926 华莱士的家人很快发现哈佛的学习经历给他带来巨大的改变。父母的社交野心在他身上转变成为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恃才傲物的架子。“华莱士带了一口哈佛口音回来!”他的兄弟姊妹们如是说。
1701644927
1701644928 父亲建议华莱士继承他的律师事业,但华莱士却想要尝试写作。1900年,他搬到了纽约居住,在那里担任《纽约论坛报》的特约记者和月刊《世界的作品》的助理编辑。然而,事实证明光靠那样的事业养生极其困难,于是不久后华莱士接受了父亲的建议,选择入读纽约法学院,并于1904年进入律师业。
1701644929
1701644930 1904年夏天,在去里丁市的途中他遇到了埃尔西·莫尔(Elsie Moll)。莫尔的母亲来自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庭,她的丈夫生前肆意挥霍,死后给家人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父亲去世的时候,埃尔西还只是个孩子。她的继父无力供她上学,于是埃尔西辍学到了一家商店里工作。
1701644931
1701644932 华莱士·史蒂文斯很快被美丽可人的埃尔西·莫尔深深吸引住了。华莱士开始撰写赞美埃尔西的诗作,她成了他心目中的“缪斯女神”。年轻貌美的埃尔西的确非常迷人,娇美的面容为她赢得了一次选美大赛的桂冠,而且有一天还会成为角币上自由头像的模特儿。
1701644933
1701644934 华莱士和埃尔西的恋爱持续了5年时间,其间华莱士正努力着要在纽约律师界站稳脚跟。在那段时间两个人很少见面,但他们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当华莱士在夏季和假期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他们俩就会聚在一起。在那些时候,华莱士的心思几乎全在埃尔西身上,以至于父亲抱怨他只是把自己的家当成洗衣店。
1701644935
1701644936 一开始,华莱士的律师事业并不顺利。他既不具备法庭辩论所需要的性格特质,也没有设立一间成功的事务所所必需的企业家魄力。最终他为自己争取到了美国债券公司法律事务部的一份美差,在那里他成了一名担保债券(一种保险形式)方面的专家。
1701644937
1701644938 1909年,华莱士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迎娶埃尔西·莫尔。在一个夏天的晚宴上,他把这位美丽的年轻女士正式介绍给了自己的家人。当然,他的家人们对埃尔西都不陌生,她是华莱士的弟妹们的同班同学,而在他们俩恋爱那段时间,埃尔西更是他们家中的常客。然而,华莱士很快发现爸爸妈妈并不赞成他们的婚事。
1701644939
1701644940 华莱士把埃尔西送回家后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华莱士认为父母之所以会反对是因为对埃尔西的社会背景存有偏见。而他的妹妹们呢,尽管她们并不是那么强调要有一位社会背景更好的嫂子,但她们也对华莱士的感情感到不解。她们认为埃尔西显得刻板乏味,缺乏吸引力。父亲已经明显看出华莱士的欲望胜过了理性思考,于是尝试着想要推迟婚期。
1701644941
1701644942 随着父子之间的争吵不断升级,华莱士在盛怒之下表示如果家人不接纳埃尔西,他就再也不会回家。
1701644943
1701644944 在那以后不久,埃尔西和华莱士就结了婚,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结婚仪式,华莱士的家人都没有出席。和大部分“强迫家人同意婚姻”的威胁不同的是,华莱士的话竟然成了真。两年以后,也就是1911年,他的父亲离开了人世,去世前再也没能见华莱士一面。
1701644945
1701644946 在纽约,华莱士成了先锋派艺术家中的一员。还在哈佛的时候,华莱士就和对诗歌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富有的沃尔特·康拉德·爱伦斯伯格成为了好朋友。爱伦斯伯格在纽约招聚了大量的实验派画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先锋派艺术家。于是华莱士有机会结交了包括曼·雷、弗朗西丝·毕卡比亚以及马塞尔·杜桑在内的正迅速崛起的先锋派画家。这位年轻的诗人意识到一场先锋派艺术运动已渐渐成型,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广为人知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1701644947
1701644948 从本质上讲,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尝试纯粹以人类本身作为艺术的基础,认为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并不应该去模仿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是偶然、无序的),而应该去形成归属于自我本身的世界。后现代主义的基础是基于科学的无可置疑的唯物主义预设。华莱士这样说,“一个人必须生活在达尔文的世界,而不是柏拉图的世界。”
1701644949
170164495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莱士开始创作他的第一批文风成熟的诗作。那些诗作发表在杂志《潮流》以及哈里特·芒罗主编的《诗刊》上。华莱士自由流畅的词风中洋溢着动人的音乐质感、讽刺诙谐的智识,并总是能带给读者感官上的愉悦,这一切使他的诗作逐渐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701644951
1701644952 1916年,华莱士加入了哈特福德意外与担保公司,成为公司新成立的担保债券部门的负责人。他和埃尔西随即搬往康涅狄格的哈特福德市居住。
1701644953
1701644954 从那时起,华莱士的生活就驶上了一条“双轨道”,而那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55年他去世的时候。在一条轨道上,华莱士是一名高薪保险业管理人员,在工作时间要么是发布债券交易指令,要么是将公司的法律事务分派给各地区的法律事务所。1934年,华莱士当上了哈特福德公司的副总裁。甚至在大萧条时期,他的年薪仍然达到了17000美金——在当时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在那些年里面,就算是优秀的医生和律师一年也才挣2000美金。
1701644955
1701644956 在另一条轨道上,诗人华莱士每天清晨6点起床,阅读两个小时,然后在从家里到办公室之间的40分钟路程上进行默想。(华莱士一直都没学开车)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上班途中写成,抵达办公室后,就把刚刚构思好的诗句口述给秘书进行记录。偶尔他也会利用处理法律事务的间歇完成一首诗的创作,多半是在公司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翻阅大块头的辞典。
1701644957
1701644958 1923年,华莱士43岁时,A. A. 诺普夫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重要诗集《小风琴》,其中很多诗作都已成为今天大学课程的教材。其中类似《唱高调的基督老妇》的诗毫不避讳地对传统信仰进行谴责,而《星期天早晨》则对新异教主义大唱赞歌。在《星期天早晨》中,诗人称颂肉欲的生活比天堂更加令人神往。他在诗中问道,“我们的鲜血会白流吗?或许它将成为乐园的鲜血?”
1701644959
1701644960 诗评家们纷纷认为《小风琴》代表了一位伟大天才诗人的诞生。然而也有一些人指出,华莱士将艺术作为生命的终极目标不过是一种浅薄和空虚的信仰。当代的评论家们始终在为华莱士辩护,但华莱士本人似乎却对那样的批评心有所感。他自己的个人经历让他意识到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的不仅仅有性爱的欢愉,同时还有自我毁灭的种子。
1701644961
1701644962 和埃尔西·莫尔结婚后不久,华莱士就发现自己不得不重新审视家人对自己这门婚事的反对意见。他发现这位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士同样有着自己强烈的好恶倾向,而其中很多与自己的恰恰相反。搬到哈特福德以后,埃尔西开心了许多,因为那里的环境与他们俩的家乡更为接近,然而华莱士却为不得不和纽约说再见而懊恼不已。
1701644963
1701644964 搬到哈特福德之后,埃尔西很快就开始尽量压缩家庭的社交活动。她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华莱士的那些时髦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不要在自己的周围出现。事实上,当她感觉到自己并不能够进入华莱士的文学殿堂,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她变得对丈夫的文学创作心存厌恶。当然,华莱士无意间表现出的高傲自负也加深了埃尔西那样的感受。
1701644965
1701644966 渐渐的,埃尔西变得越来越反感华莱士的诗作,用她的话说,那都是些“做作”的陈腔滥调——事实上其中有些的确是那样。当华莱士把家搬到哈特福德最好的社区之一的韦斯特利区的一所豪宅以后,埃尔西就成了一位闭门不出的隐士。邻里的孩子们都叫她“巫婆”。她用自己在一系列生活琐事上的完美主义对抗华莱士的大男子主义。她迷上了园艺,把家里宽敞的后院变成了花卉展场。同时她还成了一位美食烹饪能手,据说由于她的厨房手艺,她那身材高大的丈夫的体重一度超过300磅。很难说她是不是曾想利用“厨房里的贤淑”置丈夫于死地。
1701644967
1701644968 1924年,华莱士和埃尔西的女儿霍莉·布赖特·史蒂文斯出生。埃尔西采取了一种把华莱士完全排除在外的方式抚养女儿。虽然华莱士和女儿都彼此非常想念,然而在霍莉成长为一名少女以前,她很少在家里见到自己的父亲。曾经身为选美王后的埃尔西很快变得人老珠黄,虽然她的穿着打扮仍像是一名未婚少女,然而整个人却已经显得极其寒酸邋遢。在杭庭顿图书馆中保存的史蒂文斯的家庭照片明显可以看出她的这种迅速转变。照片中的她似乎就像在对华莱士说,“你娶到了我,我成了你的女人。但你再也不会拥有那个你幻想中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因为你从来都不了解那个真正的我。”
1701644969
[ 上一页 ]  [ :1.701644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