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66192e+09
1701661920
1701661921 你一边嘟哝着,一边摸索着开关,与此同时,心还在怦怦直跳。接下来你的反应很有可能就是感到愤怒:“不,这里不是出租车公司,你打错了!你把我吵醒了!”“毛毛,你不能跳到这些架子上!”“真是该死的邻居,这个警报器不是第一次这样乱响了!”
1701661922
1701661923 一些人在突然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时,在被真相困住时,或者是人生的警钟敲响时,他们会很生气。被人从舒舒服服的状态下给扯了出来,不得不去注意一些他们不想处理的事情。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攻击,所以要进行反攻。
1701661924
1701661925 如果说,那些擅长“专注型否认”的人会逃避真相,那些喜欢“理想型否认”的人喜欢美化真相,那么,这些习惯“愤怒型否认”的人,则会对真相大发雷霆,也会对那些将真相传递给他们的人大发雷霆。“杀死信使”这句话对他们来说最适用。他们会变得充满敌意,变得警觉、好斗,变得容易愤慨,变得粗暴,好像暴怒能吓跑那些需要面对的消息、真相、困难的选择或痛苦的现实一样。
1701661926
1701661927 强烈的愤怒通常是在强烈的恐惧下所产生的反应,我们越是害怕,就会变得越是充满敌意。这种行为在动物界中也存在。当动物们感受到威胁之后,便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领地:公牛会冲过去,狮子会吼叫着扑过去,蛇会释放毒液,豪猪会射出棘刺,蜜蜂会蛰对方。令人悲哀的是,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却仍然效仿着这些生存本能,以愤怒的态度和愤怒的行为去对付真相。对于自己害怕或不理解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去谴责、摧毁它们。
1701661928
1701661929 “愤怒型否认”让我们变成了瞎子,看不到真相正在努力地展示它自己;看不到见解、经验和探索的新道路就在面前,只等着我们擦亮眼睛去发现;看不到他人给予我们的爱、支持和好意;最令人悲伤的是,看不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恐惧和对真相的渴望。
1701661930
1701661931 乔斯林是一家成功的广告公司的老板,分公司遍布几个大城市。一天,她坐在了我的对面,给我讲起她戏剧性的故事。
1701661932
1701661933 两年前,她雇佣了帕特里西亚。当时,帕特里西亚刚研究生毕业,朝气蓬勃地跑到了她所在的芝加哥办公室应聘。帕特里西亚刚进公司时,担任的是助理出纳的职务,但她很快便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努力而又有上进心的人,于是便被升为了会计。
1701661934
1701661935 “我对她非常满意,”乔斯林解释说,“并且当时我正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人给芝加哥公司注入点活力。我几乎每隔几个星期就会从纽约飞过去,监督公司的事务,无奈新项目太多,我没法对每一个分公司都进行微观管理。我感觉她很适合这项工作,并且她也向我保证,说我可以放心地回去,把这里的事情交给她。于是我就交给她了。”
1701661936
1701661937 一年后,乔斯林的各家分公司都越来越兴隆,于是,她决定让一家口碑甚好的国际管理公司来监督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公司的人员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来评估乔斯林公司的每个分公司,然后为她提供一些建议,使公司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乔斯林给所有的员工都发送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管理团队与她的关系,并要求所有人协助管理团队,将他们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准备好。
1701661938
1701661939 “有一天早晨,”乔斯林说道,“我接到管理团队的副经理打来的电话。他说,‘芝加哥出了点问题。’我问他是什么问题,他只回答了我一句话:帕特里西亚。他说,他之前联系了帕特里西亚,要求她提供账目资料、财务记录以及费用收据,结果她勃然大怒,并威胁要炒掉他,说他企图夺位,甚至还说我派他这个‘间谍’来监视她。我听到这些话后很震惊。我想,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帕特里西亚为什么会这样呢?”
1701661940
1701661941 乔斯林请帕特里西亚到纽约来面谈,没想到事情却变得更加糟糕。“真的太奇怪了,”乔斯林对我说,“按理说,应该是我对她感到失望才对,结果呢,却是她对我大发雷霆。她甚至还说‘你竟然不相信我!’‘我觉得这是骚扰’之类的话。
1701661942
1701661943 “我当时感觉这一切就像是电影里演的一样。我跟她说,没有人因为任何事情指责她,我们只是为了让各个分公司都能提高工作效率而已。而帕特里西亚在这方面一直都不够正式,所以我们才请来了专业人士。但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好像早就知道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应该怎么应对。最后,她怒气冲冲地出去了。”
1701661944
1701661945 两天后,帕特里西亚对乔斯林提起了诉讼,列出了各种各样的指控。虽然这些指控毫无根据,但仍然让乔斯林耗费了6个月的时间和大笔律师费将事件——以及帕特里西亚一一平息。
1701661946
1701661947 “我到现在都还没缓过神来,”她对我说,“我感觉自己好像不不小心撞破了一个蜂巢,浑身上下都被蛰了。”
1701661948
1701661949 乔斯林的比喻非常到位。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闯入了帕特里西亚的恐惧雷区——她害怕失去工作,害怕犯错,害怕自己没经验,害怕失败。帕特里西亚的自信只是虚张声势,掩盖了她内心巨大的不安,而这样的不安正是她自己拒绝承认和面对的。她一直否认这种不安,直到最后,有人要求她提交记录。她害怕别人发现她的不足,害怕受到打击,于是,她选择了先发制人。帕特里西亚的“愤怒型否认”行为使得她无法面对自己的恐惧和瑕疵,并形成了不必要的戒备心和敌意。讽刺的是,她甚至对指出这一点的人大发雷霆。
1701661950
1701661951 这些愤怒型否认者最擅长的就是掩盖自己的缺点,不让别人看见,也不让自己看见。他们耗尽全部精力,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一旦有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自己会受伤,他们就会对任何人或任何事勃然大怒。
1701661952
1701661953 无条件否认
1701661954
1701661955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明白的事,你也没法让他们明白。
1701661956
1701661957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1701661958
1701661959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爵士音乐人,他以独特的方式言明一个道理:有些人对于自己还不知道的事情,完全没有兴趣,哪怕事实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这就叫做“无条件否认”。
1701661960
1701661961 所谓无条件否认,就是无论什么样的证据摆在面前,有些人都拒绝承认。不是部分否认,是全盘否认。这样的否认与其他的否认完全不一样,它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没有任何能在未来接近真相的可能性,也没有可以思考的其他角度。它是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否认。
1701661962
1701661963 人类思维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歪曲现实,并对歪曲之后的真相坚信不疑,认为别人所谓的真相是错的。持无条件否认态度的人,就是用这种强大的机制全力将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拦截下来。这样的人会用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眼睛蒙住,然后喊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样的理念可以用汽车保险杠上的小标语来概括:“别用真相来迷惑我——我否认!”
1701661964
1701661965 所有形式的否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我们在觉得害怕或觉得受到了威胁时所启动的生存机制。坚持无条件否认的人在无意识中相信,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所认识的真相,不给别的真相让出任何谈判的空间,就一定能安然无恙。对于他们来说,痛苦的现实就像一片汪洋大海,而否认就是他们的救生筏。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坚持否认,就不会淹死。然而,令人悲伤的是,事与愿违——他们已经慢慢被淹没了,被又厚又坚硬的否认慢慢淹没,你甚至都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陷进去的。
1701661966
1701661967 最近,一位读者给我发来了这样一封邮件:
1701661968
1701661969 亲爱的安吉丽思博士,
[ 上一页 ]  [ :1.701661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