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2704e+09
1701827040
1701827041 因此,会议指定了一个三人组成的委员会去豪那里听听他到底怎么讲,成员有富兰克林、亚当斯和来自南卡罗来纳的爱德华·拉特利奇。而亚当斯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富兰克林回到和谈的老路上。(用其传记作者戴维·麦卡洛的话说,亚当斯警告大陆会议,豪放回的信使是“诱使大陆会议放弃独立、重新回到英国怀抱的诱饵”。)
1701827042
1701827043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富兰克林提议会议在珀斯安博伊的总督官邸(最近他儿子那里空出来了)或斯塔滕岛举行。豪选择了后者。在去那里的路上,委员会在新不伦瑞克停留了一晚。当时他们住的旅馆已经客满,因此富兰克林和亚当斯被迫挤在一张床上。根据亚当斯在日记中的回忆,这是一个可笑的夜晚。但这却使我们得以一窥富兰克林的个性以及之后多年富兰克林和亚当斯这种奇怪关系的全貌。
1701827044
1701827045 亚当斯当时正患感冒,因此当他们睡觉时,他关上了房间的小窗户。富兰克林说:“哦!别关窗户,我们会被闷死的。”
1701827046
1701827047 亚当斯则回答,他怕晚上的风太冷。
1701827048
1701827049 “房间里的空气质量很快就会——实际上现在已经比外面的空气差了,”富兰克林回答说,“快!打开窗户,到床上来。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我相信你还不知道我关于感冒的理论。”
1701827050
1701827051 亚当斯重新打开了窗户,“跳到了床上”。接下来的一幕我们可不能错过。亚当斯承认自己已经看过富兰克林认为没有人是因受寒而患上感冒的文章,但他觉得这一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经验不符。富兰克林又将如何解释呢?
1701827052
1701827053 亚当斯以自己少有的讽刺语气写道:“博士开始了长篇大论,大谈特谈空气与感冒、呼吸与出汗。在他的催眠下,我很快就睡着了,把他和他的理论晾在了一边。”除赢得是否应该开窗的争论外,值得注意的是,富兰克林并没有被传染上亚当斯的感冒。
1701827054
1701827055 豪将军派了一艘平底船将美国代表团接到斯塔滕岛。他命令自己的军官留在代表团的驻地作为人质,但富兰克林等人却将军官一道带了过来,对豪的名誉表示信任。尽管豪让客人们从两列黑森士兵中走过,但9月11日那场三个小时的会谈却有着热情友好的气氛。美国人被盛情款待,宴会上有上好的红酒、火腿、口条和羊肉。
1701827056
1701827057 豪保证殖民地将获得其在《橄榄枝请愿书》中要求的所有权利:对自己的立法机关和税收的控制权,以及“修改任何对殖民地人民不公的法律”。豪说英国人仍然对美国人十分友好:“当一个美国人倒下,英国感同身受。”而他也有同感,甚至更为强烈。他说如果美国倒下了,“我会觉得就像失去了一个兄弟,并为其感到难过”。
1701827058
1701827059 亚当斯记录下了富兰克林的驳斥:“富兰克林博士神情自若、十分镇定,轻轻地鞠了一躬,面带微笑,以其交谈和写作中所特有的质朴回应道:‘阁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不让您蒙受那样的羞辱。’”
1701827060
1701827061 豪坚持认为引发这场可怕战争的争端,仅仅是关于英国应使用何种方法从美国征税的问题。富兰克林则回应道:“我们从未拒绝缴税,只要向我们提出请求。”
1701827062
1701827063 豪还表示美国为帝国提供了其他的力量之源,比如“人民”。实际上,对于富兰克林关于人口增长的文章,豪已经烂熟于心。富兰克林则表示赞同:“我们的人口增长得很快。”
1701827064
1701827065 豪接着问道,那么为什么不可能“停止这些毁灭性的极端手段”呢?
1701827066
1701827067 富兰克林的回答是,任何希望恢复美国对国王忠诚的和平尝试,都已经太迟了。“军队被派来了,城镇被烧毁了,”富兰克林说,“现在我们不可能指望在大不列颠统治下会有幸福。先前所有的忠心、爱戴早已一笔勾销。”同样,亚当斯也“强烈表达了自己绝不放弃独立的决心”。
1701827068
1701827069 他们建议豪向英国申请授权,在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上与之进行谈判。豪回答,这是个“空”想。
1701827070
1701827071 “那好,阁下,”富兰克林说道,“鉴于美国只被期待无条件屈服而……”
1701827072
1701827073 豪打断了富兰克林的话,称自己并不是要求美国投降。但他也承认,事实上不会达成任何和解,起码目前如此。所以他向委员会表示了歉意:“各位绅士远道而来却徒劳无功。”
1701827074
1701827075 最危险、最复杂,也最吸引人的任务
1701827076
1701827077 当富兰克林同豪的会面结束,回到费城两周之后,大陆会议的一个秘密委员会任命他去执行其一生中最危险、最复杂,也最吸引人的公务。富兰克林需要再次远渡重洋到法国担任使节,诱使现在正享受与英国难得的和平的法国站在美国一边。如果没有法国的援助与结盟,美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1701827078
1701827079 这个任命很奇怪。富兰克林年过七旬,身体也不好,现在终于可以安顿在自己的家中,与家人颐享天年了。但对于大陆会议来说,做这样的决定有它的道理。尽管只去过两次法国,但富兰克林却是在法国最有名也是最受尊敬的美国人。此外,作为大陆会议秘密通信委员会的一员,在过去的几年中,富兰克林与很多法国的调解人进行了亲密的交流,其中就包括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私人代表朱利安·德·邦武卢瓦。1775年12月,富兰克林曾三次与其会面,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虽然邦武卢瓦小心谨慎,但法国愿意支持(至少是秘密支持)北美殖民地独立。
1701827080
1701827081 大陆会议所任命的另外两个使节是赛拉斯·迪恩和托马斯·杰斐逊。迪恩是参加会议的康涅狄格代表,他是一位商人,在1776年3月已经被派驻法国。杰斐逊则以家庭为由拒绝此项任务,取代他的是来自弗吉尼亚的、脾气暴躁的阿瑟·李,正是他接替富兰克林担任北美一个殖民地驻英国的代理人。
1701827082
1701827083 富兰克林承认自己并不愿意接受这一任务。他告诉当时在大陆会议上坐在自己身边的朋友本杰明·拉什说:“我太老了,一无是处。但就像那些店主们对剩余布料的称呼一样,我就是个布头,任由你们处置。”
1701827084
1701827085 其实富兰克林还是很喜欢这一使命的,要知道他热爱旅行,喜欢新的挑战,喜欢欧洲,以及(也许)希望能够摆脱现在的窘境。而且有证据表明富兰克林曾试图获得此项任命。在上个月委员会就此事进行探讨之时,他曾经写了一篇拟提交给英国的《和平建议概述》,但最终委员会并未采纳。在文稿中,富兰克林显示出了他希望回到英国的意愿:
1701827086
1701827087 这样的提议或与英国有关方面探讨和平的可能性,可以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回到英国提供一个很好的借口。富兰克林在英国有很多的朋友和熟人,其中不少都是议会上下两院中最好的作家和能力最强的演说家。他认为即使这些建议不被接受,他也可以在那儿造成英国内部意见的分化,进而极大地削弱其反对的力量。
1701827088
1701827089 就在起草了这一提案之后,富兰克林与豪勋爵进行了会晤。然而此次会面使其回英国的希望变得渺茫,尤其是与去法国的可能性相比,更是如此。富兰克林之前有去法国的经历,他喜欢法国,特别是当战争结果尚未明了的情况下,去法国要比待在美国安全得多(当时豪已经逼近费城)。一小撮富兰克林的敌人,其中包括英国驻法大使以及少数保皇党人,认为他这是给自己找个借口溜之大吉。甚至连富兰克林的朋友,亲美的哲学家和议员埃德蒙德·伯克也是如此认为:“我决不会相信他一向光辉四射的人生会以如此愚蠢、不光彩的逃跑而收场。”
[ 上一页 ]  [ :1.701827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