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6553e+09
1701865530
1701865531 视觉的《百科全书》
1701865532
1701865533 《百科全书》的两位编辑为传播颠覆性思想——无论是作茧自缚的神学条目,还是讽刺性的条目间的相互参照——设计了巧妙的表现方式,这是辞典最引人入胜的一面。然而,辞典中大多数的条目都不带有一丝讽刺的痕迹。《百科全书》的核心是数以万计、简单直接的条目,阐述了包括解剖学、建筑学、天文学、钟表制作、殖民活动、园艺、水力发电、医学、矿物学、音乐、博物学、绘画、药理学、物理和外科学在内的各类主题。与辞典中反对教权的和政治性的评述相比,其余收录于辞典中的知识,大部分都保持政治中立。但这些如同洪水一般涌来的信息,或许正是《百科全书》最重要的政治表达:对既有的知识结构的颠覆。
1701865534
1701865535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在于这部辞典对于当时的主要行业的展现,这些行业在《百科全书》共十一卷图编的插图中得到了华丽的描绘。[43]从第一卷插图中以对乡村中的家庭农业生产生活的表现为开始,在三千张插图之后,以一系列对纺织机的图解作为结束。这些图片涉及范围极广,其中包括有关各类手工业和技术的知识,比如针的制作工艺、制靴和造船,不仅将当时的各行各业和手工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重新定义了百科全书这类图书可以且应当涵盖的范围。[44]
1701865536
1701865537 根据最初的设计,《百科全书》的插图部分本应作为对文字的视觉补充出现,只应有几百张。[45]但到最终成书时,插图和文字一样,成为《百科全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制作这些插图有关的传说塑造了一个精力无比充沛,对知识无所不通的狄德罗的形象:为了制作这些插图的雕版,他在巴黎的各个作坊之间奔走、拜访工匠,将他们对技术通俗的叙述转化成优雅的法语表述,并照着他们使用的机器制作模型。狄德罗本人在辞典的《简章》中也为读者营造了相同的印象:“我们不遗余力,探访他们的作坊,向他们提问,将他们所说记录下来,将他们的思想具体化,用专门的表达描述他们的专业,绘制表格和示意图……像这样,我们通过多次、长时间的采访,清楚阐释了那些在其他地方没有得到完美回答,或者解释得晦涩,有时给出的回答不尽可靠的那些问题。”[46]
1701865538
1701865539 毋庸置疑,这位出生于朗格勒的刀匠之子对某些行业有着特殊的兴趣——据说他对织袜机的模型非常入迷,一直将其摆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但狄德罗很可能夸大了他与手工业者接触的程度与频率。从他后来的书信中看,他在18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将时间基本花在了编辑工作上,而大部分与插图相关的工作则交给了几位插图画家,为首的是让-雅克·古西耶。
1701865540
1701865541 古西耶是《百科全书》的几位重要的无名英雄中的一位,他在1747年签约,开始了辞典的相关工作。在狄德罗的监督下和一小队草图绘制师的协助下,这位画家辛勤耕耘了25年,制作了所有2885张插图中的900余张。[47]根据现代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花费的心血之多令人难以想象。首先,很多插图的主题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然后才能画出初稿。据说,古西耶本人花了六周在蒙塔日专门研究造纸工艺,在卢瓦尔河畔科讷库尔花了一个月学习锚的制作,在香槟和勃艮第花了六个月了解铁艺和复杂的镜子制作工艺。
1701865542
1701865543 古西耶和其他画家(包括伯努瓦-路易·普雷沃、A. J. 德·费尔和雅克-雷蒙·吕科特)将精细的插画制作完毕,就会马上交给狄德罗,由他在每一幅上签字批准,并用几个字标明插画可以送去制作成雕版。[48]通过审核的插画继而被送往雕刻师那里,由他们负责将纸上的绘画转刻到对开本大小的铜版上。
1701865544
1701865545
1701865546
1701865547
1701865548 狄德罗批准通过的签字
1701865549
1701865550 《百科全书》中描绘雕版过程的插图表现出一个井井有条的工作场所。
1701865551
1701865552
1701865553
1701865554
1701865555 铜版雕刻师的工作室
1701865556
1701865557
1701865558
1701865559
1701865560 凸版印刷厂
1701865561
1701865562 与插图中展示的工作场所相比,位于阿尔普路上的勒·布雷顿的印刷厂无疑显得乱哄哄、脏兮兮。《百科全书》对印刷技术的描绘,让我们得以将创作雕版图画的基本步骤具象化。先在烤架上加热铜版,再将油墨涂在铜版上细小的纹路上,然后擦拭铜版,仅将油墨保留在铜版被雕刻了的部分,最后把纸张铺在铜版上,将纸张压住并在铜版上滚动。但这些并没有反映《百科全书》的印刷过程。为了将每一幅插图都印制四千份,勒·布雷顿的印刷厂中经常同时有五十个全职印刷工一起工作——那种景象,与身处整洁房间中的三个工人将印刷好的纸张悬挂晒干的情形(上图所示),无疑相去甚远。[49]
1701865563
1701865564 无论勒·布雷顿印刷厂的工作条件究竟如何,他的工人印刷出的插图不但精美,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揭秘作用。狄德罗坚信,人们经常被事物的外在形态所欺骗,古西耶和他的团队很可能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解构他们绘制的对象。插图画家绘制了几百种机器和设计的运行部件,其中包括风车磨坊、蔗糖“工厂”、落地摆钟、各种航海船只、煤矿、大炮,等等。最具有“去神秘化”作用的是一幅展示了巴黎歌剧院的神奇机器的插图,它对歌剧院设计精妙的机械电梯和移动舞台的各个细节做了详尽描绘。
1701865565
1701865566 《百科全书》中的插图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拉开世界的帷幕。这个目标也同样影响了这部辞典对人体的展示。以安德烈亚斯·维萨里的书(或是当时的解剖学书)为参考,古西耶等人绘制的被切成两半、细致解剖,甚至肢解的人体插图,生动得让人胃里翻江倒海。代表性的插图除了描绘被切断和被结扎的阴茎,以及完整的下腹腹腔解剖,还着重展示了最新的外科手术,比如白内障手术。这些插图中有时会画出防止病人移动的束缚工具,非常有效地表现出外科手术技术的高超和随之而来的恐惧。
1701865567
1701865568
1701865569
1701865570
1701865571 外科手术工具
1701865572
1701865573 除了描绘机器和人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外,插画家们还将各种物体和动物按照其类型、大小和其他类似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昆虫、海贝、印刷字体、航海旗、纹章,甚至还将建筑中的石柱按照高矮和大小顺序做了排列。如果说这些插画的设计者最初的目的是将各种物体有序地展示出来,那么如今在我们看来,这些图反而失去了他们当初的理性特征。[50]这一点在描绘年代久远、早已不再使用的工具的插图中,显得尤其突出。插图将数以千计这样的工具,按照精确得过了头的标准,一一排列出来。但由于书页上经常没有明确的比例尺和参照点,人们看不出这些工具的大小,这些无人认得的工具脱离了辞典的语境,失去了意义。
1701865574
1701865575 与出现在插图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自然是没有出现在插图中的了。在众多“行业”中,明显没有得到视觉表现的,正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一个:买卖受奴役的非洲人。尽管在描绘殖民地农业的插图中,有一些不重要的田园片段,读者能够在其中找到在生产棉花和靛蓝染料的法国工厂中工作的非洲奴隶的身影,但狄德罗没有让插画家们绘制被改造过的货船,装载奴隶人口的计划,或是使奴隶贸易得以开展的各类监禁手段。[51]
1701865576
1701865577
1701865578
1701865579
[ 上一页 ]  [ :1.701865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