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86478e+09
1701886478
1701886479 因此,必须认为巴门尼德的说法比麦里梭的说法更好。因为后者断言整体是无限的,而前者则宣称整体是“从中心均衡着”被限定的[33]。因为无限与全体和整体的关系不像绳带对于绳带的关系。他们之所以把最崇高的颂词献给无限——它“包容一切”,而且“在自身中具有一切”——,是由于它与整体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实际上,无限是积量所由完成的质料,是潜能上的整体,不是现实上的整体,它在减少的方向上以及在逆转增加的方向上都是可分的。它是整体的和有限的,但不是由于本性自身,而是由于其他原因。而且,它作为无限,不是包容,而是被包容。因此,作为无限,它也是不可知的;因为质料不具有形式。所以显然,宁可把无限置于部分的原理之中,而不要置于整体中;因为质料只是整体的部分,正如青铜是铜像的部分一样。如若在感觉领域中,无限要包容感性事物,在思想领域中,大和小也就应该包容思想了;但是,以不可知的东西和无界定的东西去包容和界定什么,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
1701886480
1701886481 【7】没有通过增加从而超过一切积量这样的无限,但有划分方面的无限,这种看法是合理的。因为无限作为质料,是被包容在内的,包容者就是形式。
1701886482
1701886483 在数目中,在“最少”的方向上有一个限界,在“更多”的方向上却总是可以超过所有的数;但在积量方面却相反,在“更小”的方向上可以超过一切积量,在“更大”的方向上却没有无限的积量,——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原因在于,单一是不可再分的,不论它会是什么。例如,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众多。然而,数目乃是众多的一,是一定数量的一;所以,数目必然停止在这个不可分者上(二和三都是派生出来的名称,其他每一个数目也莫不如此。)但是,在“更多”的方向上,则总可以想出更多更大的数目;因为可以二分的量的倍数是无限的。所以,它是潜在的,不是实现了的,被取出的数目总是可以超过任何已定的数目。但是,这个数目并不脱离二分的过程,它的无限不会停止,而是不断生成,就像时间和时间的数目一样。积量方面的情形则相反;因为连续的东西可以被分割到无限,但在增大的方向上却不是无限的。因为它在潜能上可能是多大,在实现上也只能是多大。所以,既然没有一个可感的积量是无限的,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超过一切已定积量的积量;因为不然的话,就会有某个积量比天还要大了。
1701886484
1701886485 按照其某个单一的本性,无限在积量中,在运动中以及在时间中是不同的,但是,在后的要依赖于在前的。例如,运动被说成无限是因为被运动(或被质变或被增加)所通过的积量是无限的,时间被说成无限则由于运动是无限的。我们现在先使用这些术语,后面再说明它们每一个的含义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一切积量都可以分成若干积量。
1701886486
1701886487 我们批驳了有实现意义上的、作为不可逾越的、增加方向上的无限的观点,但这种说明并不剥夺数学家的研究工作。因为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这种无限,也不使用它,而是仅仅要求可以任意延长的有限的直线;按照分割最大积量的同一比例去分割其他的任何积量是可能的。所以,这并不妨碍数学家们的证明,但这样的无限只能存在于实际存在着的积量中。
1701886488
1701886489 既然原因被分为四类,显然,无限是质料意义上的原因,它的本质是短缺,由于本性而具有它的那种主体是连续的和可感的东西。其他一切思想家也都明确地把无限用作质料;因此,把它作为包容物,而不是作为被包容物是荒谬的。
1701886490
1701886491 【8】剩下来就是考察那些认为无限不仅是潜在的存在,而且也作为分离的东西的论证了。这些论证有的是不能使人信服的,有些则会在其他正确的议论中遇到。
1701886492
1701886493 为使生成不致中断,没有必要假定感觉物体在实现上无限。因为尽管存在者的总数有限,但一事物的消灭可以是另一事物的生成。
1701886494
1701886495 其次,接触和被限制是不一样的。因为前者是与某物相关和接触(因为一切接触物都会接触到另一物),而且是被限制物的某种偶性。被限制物则不与他物相关。并且,也不会有两个凑巧东西之间的接触。
1701886496
1701886497 信赖思想之中的无限也是荒谬的。因为这样一来,过度与不足就不是在事物中,而是在思想中了。人们或许可以把我们每一个人想得比实际的大许多倍甚至无限大;但是,即使某人真有超出城镇那样大的体积,或者比我们所能言说的那种体积还要大,那么,这也不是由于某人在这样想,而是因为确有这种体积的人存在;因为这种想法只是偶性。当然,时间和运动确实是无限的,思想也是如此,但是,被取出的部分是不能继续存留的。至于积量,无论是在减少方面还是在增加方面,在思想中都不是无限的。
1701886498
1701886499 关于无限的问题,即它在何种意义上是存在的,在何种意义上又不存在,以及它是什么等问题,就讲上面这些。
1701886500
1701886501
1701886502
1701886503
1701886504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1701882405]
1701886505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第四卷
1701886506
1701886507 【1】自然哲学家必须像认识无限那样来认识有关地点方面的问题,即它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是什么。
1701886508
1701886509 大家都假定,存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是无处存在的,例如,山羊牛或狮身人面的怪物存在于何处呢?)。而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地点方面的变化,即我们所谓的移动。
1701886510
1701886511 要回答什么是地点的问题有许多困难。因为从一切有关的事实材料出发,大家考察所得的结论却不一样。此外,不论在问题的提出上还是在有关的解答上,我们都没有从以前的思想家那里得到任何东西。
1701886512
1701886513 从彼此交换地点的情况来看,地点被认为是显然存在的。例如,水存在于某处,当它譬如从容器中流走时,气立即就再进入其中,而且,在某时,另外的某一物体也会占有这同一个地点。地点就被认为是与存在于其中并彼此交换地点的一切物体不同;因为现在气在其中的那个容器先前是水在其中,所以显然,水出来和气换进去的那个地点或处所是区别于它们两者的。
1701886514
1701886515 其次,自然而单纯物体(例如火、土以及诸如此类的元素)的移动不仅表明地点是某种东西,而且也表明地点具有某种潜能。因为如若无障碍,每一元素都被移动到自己所有的地点上,有的朝上,有的向下;而上与下以及六种方向上其余的前后左右等,这些都是地点的部分和种类。
1701886516
1701886517 当然,地点的这些区分,即上、下、左和右,并不仅仅是与我们相关而言;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它们并非总是同一,而是随着我们的转动改变其所处的方位,因此,同一个东西常常可以既是右也是左,既是上又是下,既是前也是后。但是,在自然中,每一种地点的区别都是被自身所确定的。因为朝上并不是什么偶然的举动,而是火和轻的东西被移动到所在的地方;同样,向下也不是任意所为,而是重的东西和土所构成的东西具有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仅有方位上的区别,而且有潜能上的不同。数学的研究对象也能证明这一点;因为虽然它们没有所处的地点,但在和我们相关的方位方面,却有右和左,所以,它们的每一个方位只是被思想确定的,而不是在自然中所具有的。
1701886518
1701886519 再次,那些断言虚空存在的人都宣称地点是存在的;因为虚空似乎就是失却物体的地点。
1701886520
1701886521 依据上述这些,人们就应该认为,地点就是有别于物体的某种东西,而一切感觉物体都处于地点中。赫西俄德在提出最初的混沌状态时所说的话应被认为是正确的。他说,“万物生成之初是混沌,然后才有胸脯宽阔的大地”[34],这就意味着,必须先有存在物所居之处;因为就像其他许多人一样,他也认为万物都存在于某处,处在地点之中。
1701886522
1701886523 如果地点真是如此性质,那么,它的潜能就应该是令人惊异的,而且先于一切东西。因为如若没有它别物不能存在,没有别物它照样存在的这种东西必然是最初的;因为当在它之中的事物被消灭时,地点本身并不灭亡。
1701886524
1701886525 但是,即使确定了地点是存在的,也仍然还有一个它是什么的难题:它是物体的某种体积呢,还是其他什么不同的本性?因为必须首先考察它的种。
1701886526
1701886527 首先,它具有三维,即长、宽、高,而这三维是规定一切物体的。但是,地点本身不能是物体;因为假如它是物体,在同一地点中就会有两个物体了。
[ 上一页 ]  [ :1.7018864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