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920052
……
1701920053
1701920054
我们在获得认识中利用概括,概括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我们首先观察事实,然后进行概括,再得出结论或原理。关于心灵的、人的内部性质的和思想的认识,除非我们首先具有洞察内心出现的事实的力量,否则就不能获得。观察外在世界的事实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发现了很多工具,但是观察内心世界,我们还没有可以帮助的工具。可是我们知道,要建立一种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进行观察。没有正当的分析,任何科学都将是无望的,它不过是玄想而已!为什么所有的心理学家自古以来一直在争论不休,除了他们中间的少数人发现了观察的方法。
1701920055
1701920056
——《辨喜全集》第1卷,第124页、第129页
1701920057
1701920058
所有人类的认识都是由经验产生的,我们除了依赖经验以外不能认识任何东西。我们的一切推理都是以一般经验为基础的。我们所有的认识,不过是一种统一的经验。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会发现什么?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植物由种子产生,种子再变成植物,植物生长成树林,经过循环又再成为种子。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生死并且循环往复,人也是一样。山岳慢慢而确实地在风化,河流慢慢而确实地在干涸,雨来自海中,但又回转到了海中,循环流转都在每个地方进行着,生育、成长、发展和衰亡像数学的精确那样互相紧接着,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经验。
1701920059
1701920060
——《辨喜全集》第2卷,第226~227页
1701920061
1701920062
在我瞧你的时候,这种视觉需要多少的东西呢?第一是眼睛,因为如果我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是健全的,就是没有眼睛,我将不能看见你。第二是视觉的真正器官,这因为眼睛并不是器官,它不过是视觉的工具,而在它的后面有着真正的器官,即大脑中的中枢神经,如果中枢神经被损伤了,一个人即使有一对最清楚的眼睛,他也仍不能看到任何东西,因此,他需要这个中枢神经,或者真正的器官。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如此。外在的耳朵仅不过是为了把内向声音的振动带给中枢神经的工具。可是,这样还不够,假若你在你的图书馆中专心地读着一本书,钟声响着,可是你仍不会听到它。声音在那里,声音在空气中的振动在那里,耳朵和中枢神经也在那里,并且这些振动通过耳朵已经带至大脑中枢,可是你还是没有听到它。这缺少了什么?心(mind)不在那里,因此我们要看到第三种东西的必要,心必须在那里。首先,是外在的工具,其次,是感觉所需的器官接收外在工具的传达,再次,这种器官本身还必须和心相接合。当心和器官脱节时,器官和耳朵可以取得印象,但我们还不能意识它,心同样还不过是运送者,它必须进一步传达感觉,并把感觉传递给理智(intellect)。理智具有决定性的能力,它决定着心所带给它的东西,但是理智还是不完全的,理智还需带着感觉前进,把整个东西带给身体的管理者——人的灵魂,灵魂就是在位的君王,在他面前呈现着整个的外界东西,于是从君王那里发出怎样做或不做的命令,并且在同一程序中把命令传达给理智,再给心和器官,再由器官把它传达给视觉工具,这样感觉就完成了。
1701920063
1701920064
外界工具是人的外在的肉体,即人的粗身(gross body),但心和理智则不是,它们在我们印度哲学中被称作细身(finer body),在基督教神学中就是你们所读到的所谓人的灵体(spiritual body)。细身虽然比肉体要细致得多,但仍然不是灵魂,灵魂是超越于它们(指理智、心、器官等——译者)的,所有一切的外在的肉体在一定年限中要死亡,任何简单的原因就可以扰乱和毁灭它,细身并不像粗身那么容易死亡,可是它在某些时候要退化,在另一个时候要变强。我们看到在老人中,心如何失掉它的力量,当身体活力充沛时,心也变得如何有活力,各种药物如何影响它,外界的各种东西如何作用于它,它如何反作用于外在的世界。心也同样有它的兴旺和衰退,正像身体有它的兴旺和衰退一样。因此心不是灵魂,因为灵魂是既不衰颓亦不退化的,那么我们如何知道灵魂呢?我们如何知道在这个心的后面有着某种东西(指灵魂——译者)呢?因为自明的认识、理性的基础并不能属于昏暗的、僵死的物质,人们从未看到任何粗大的物质具有理性,并且以理性作为它的本质。昏暗的或僵死的物质不能够照明它自身,只有理性才能照明所有的物质(指粗身、细身——译者)。
1701920065
1701920066
……
1701920067
1701920068
那么,我们知道人首先是由这个外面的掩盖物肉体所组成的,其次是由细身、心、理智和自我意识所构成的,在这些东西后面是人的“真正灵魂”。我们已经看到粗身所有的性能与力量都是从心那里取得的,而心、细身则是从隐藏在它们后面的灵魂那里取得它们的力量和自明性的。
1701920069
1701920070
现在我们提出了一大堆有关灵魂的性质问题。如果灵魂是从这样的论据,即它是自明的存在,认识、存在、安乐是它的本质,那么自然地引申出灵魂是不能被创造出来的,一个独立于任何其他存在的自明的存在(self-luminous existence)绝不能是其他东西的结果……没有灵魂肯定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时间、空间、因果……灵魂凭借一个肉体并且利用肉体,当这个肉体不能再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抓住了另一个肉体,并按同样的次序进行着。
1701920071
1701920072
——《辨喜全集》第2卷,第215~217页
1701920073
1701920074
现代哲学家已经证明思想和大脑的分子变化是一回事,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一事情,他们一般否定了它,心和大脑是紧密地联结着的,并且随着身体的变化无时无刻地在死亡。灵魂是照明者,心是它手中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灵魂抓住了外在的工具(这指感觉的器官,如眼、耳等——译者),因而产生了感觉,外在工具抓住了印象(impression)并且把印象传递给器官。你必须常常记住眼和耳只不过是接受者(receiver),内部器官,即大脑中枢乃是动作者……它们把感觉带给心,心进一步把它们再递给心的其他方面,在那里组成意志(will),然后把所有这些递给内在的“王中之王”,在位的统治者,即人的灵魂。经过灵魂的审阅,向心发出命令,心便立刻作用于器官,器官又作用于外在的身体。总之,真正的感觉者、真正的统治者、管理者、创造者、所有一切的操纵者乃是人的灵魂。
1701920075
1701920076
——《辨喜全集》第2卷,第233页
1701920077
1701920078
印度教徒是一种内省的人,他愿意通过主观默想看见内在的东西。
1701920079
1701920080
——《辨喜全集》第3卷,第191页
1701920081
1701920082
力瑜伽(Rāja-yoga,)可以分成八个步骤,第一是禁制(yama)——不杀、实语、不盗、不淫、不贪;其次是遵行(niyarea)——清净、知足、苦行、诵读、敬天;然后是坐法(āsana)或者坐的姿势;调息(prānyā-ma)或者控制呼吸;制感(pratyāhāra)或者限制感觉;执持(dhāranā)或者专心一处;静虑(禅,dhyāna)或者默想;入定(三昧,samādhi)或者超意识。
1701920083
1701920084
——《辨喜全集》第1卷,第137页
1701920085
1701920086
如果我洞悉一块泥土,那么我知道了所有的泥土,这是对原则的认识,但是这些原则的适应则是各个不同的,当你知道了自己,你就知道了一切。
1701920087
1701920088
——《辨喜全集》第5卷,第325页
1701920089
1701920090
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考察我们的感觉,我看见一块黑板,黑板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德国哲学家宣称黑板的“自在之物”(The thing in self)是不可认识的,我决不能认识它。让我们称黑板为X,X作用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也反作用于黑板。心像一个湖,丢一块石头到湖里去,一个反作用的波浪对着石头便来了。这个波浪完全不像石头,它是一个波浪,黑板X像一块敲动心的石头,心对着它投出一个波浪,这个波浪就是我们所称的黑板。我看你,你作为一种实在是未知并且是不能知的。你是X,并且你作用于我的心,心依照撞击所产生的方位投出了一个波浪。那个波浪就是我所称的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等等(这里代表事物的名称——译者)。在感觉中有两种因素,一种是从外面来的,另一种是从内里来的。这两种因素的结合,X+心是我们外界的宇宙。所有的认识是依靠反作用的(reaction)。……我的真实灵魂(着重号译者加)也是不知或不能知的,让我们称它为Y,当我认识我自己是某某时,它是Y+心,那个Y击动着心。因此我们整个世界是X+心(外在的)和Y+心(内在的),X和Y代表内在和外在世界后面的各自的“自在之物”。
1701920091
1701920092
——《辨喜全集》第2卷,第453~454页
1701920093
1701920094
在我们的外部有着某些东西,这些东西的真实性质对我们来说是未知的或者是不能知的,让我们称它为X,另外,在我们内部有某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们也是不知的或不能知的,让我们称它为Y,可知的东西乃是X+Y的一种结合。因此,我们知道的每一种事物必须有两个方面,外面的X和内在的Y,X+Y是我们所知的东西,所以宇宙的每种形态,部分是我们的创造(creation),部分是外在的某些东西。
1701920095
1701920096
——《辨喜全集》第1卷,第47页
1701920097
1701920098
论印度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1701920099
1701920100
斫婆伽(Cārvākas)是印度一个很古老的派别,属于唯物主义者。他们现在已经死亡,极大部分的著作已遗失。斫婆伽宣称:灵魂是身体的产物,并且是身体的力量,灵魂是和身体一起死亡的,死后灵魂的存在是没有证据的。他们否定理性认识,仅仅接受依赖感官的感觉。
1701920101
[
上一页 ]
[ :1.7019200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