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20203e+09
1701920203
1701920204 我们无论称之为吠檀多主义或其他任何主义,真正的事实是:吠檀多的不二论是宗教和思想方面最好的了。人们只有从这个立场出发才能以爱慕的心情看待所有的宗教和教派。我们相信它是未来开明人类的宗教。印度人可能有因比其他种族较早达到这一成就而感到光荣。他们比希伯来人或阿拉伯人都要古老一些;但是在看法和做法上,将所有人类看作与自己的灵魂是一样的、实践的吠檀多不二论尚有待于在印度教徒间普遍发展起来。
1701920205
1701920206 在另一方面,我们的体验是:如果任何宗教的信徒在日常实际生活上少许接近这种平等的话——这接近也许一般地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深远意义和基本原则,而这是通常的印度教徒所能够明白理解的——那么,这是那些伊斯兰教信徒,而也只有伊斯兰教信徒办得到的……
1701920207
1701920208 为了我们的祖国,唯一的希望就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伟大体系的联合。
1701920209
1701920210 在我的心眼中,我看见了未来的完美无瑕的印度从混乱和挣扎中升腾出来,光辉灿烂而不可战胜,具有着吠檀多的头脑和伊斯兰的身体。
1701920211
1701920212 辨喜:《辨喜书信集》,第390页,印度“不二论”道院,1942年
1701920213
1701920214 论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1701920215
1701920216 把伟大的宗教导师和伟大的哲学家比较一下,哲学家几乎没有影响任何人的内心生活,而他们写了很多了不起的书。可是宗教导师却推动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国家。哲学家和宗教导师的不同是由他们的个性所造成的。哲学家是一种个性软弱的影响,伟大的先知是一种强烈的影响。在前者那里我们接触到了理智,在后者那里我们涉及了生活。
1701920217
1701920218 ——《辨喜全集》第2卷,第15页
1701920219
1701920220 真正的哲学是使某些知觉系统化。理智终极的地方就是宗教的开端,灵感比理性为高,但是它绝不能和理性相矛盾。理性是做艰苦工作的一种粗糙工具,灵感则是启示我们所有真理的光亮。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意志不一定就是灵感。
1701920221
1701920222 ——《辨喜全集》第7卷,第89~90页
1701920223
1701920224 你没有看到科学正在走向何处呢?印度的国家是通过心灵的探究,通过形而上学和逻辑而行动的;欧洲的国家则是从外在的自然开始的,现在他们也达到了同样的结果。我们发现通过心灵的寻求,我们最后达到了“统一”(Oneness)、“宇宙的统一”、“每种事物内在的灵魂”(Internal soul of everything)、“本质”(Essence)、“每种事物的实在”(The reality of everything)……通过物质科学,我们达到了同样的“统一”。
1701920225
1701920226 ——《辨喜全集》第2卷,第140页
1701920227
1701920228 科学不是别的而是要寻求“统一”,科学当它达到完全的“统一”时,由于实现了它的目的就不再前进。例如化学当它发现一种元素是由其他元素变化出来的时候,就不能进一步发展了;物理学当它能够发现一种能力,而所有其他的能力仅不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时,必然要停顿下来……因此宗教、科学当它发现上帝是死的宇宙中的一种生命时,它就变得完善了。
1701920229
1701920230 ——《辨喜全集》第1卷,第12~13页
1701920231
1701920232 二、社会政治
1701920233
1701920234 论近代印度
1701920235
1701920236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印度和外国的摩擦,她是慢慢地觉醒了,这些觉醒的结果,在一定范围之内就出现了近代印度自由独立的思想。在一方面有近代西方科学,它以无限的光明炫惑人眼,驾驭着为人们可知的并用毅力所收集的严格事实的车辆;在另一方面有印度古代祖先的、有前途的和强力的传统,这些传统是印度本土和国外的伟大圣哲从印度历史书籍中找出来的。这些传统在无数世纪中,在印度人每个血管里以博爱的精神激励人生而流注着。这些传统显示着诸神所羡慕的无比的勇敢、超人的天才、无上的精神性,所有这一切将激起印度将来的希望。在一方面臭秽的唯物主义、丰富的钱财、强大力量的积累、强烈地追求肉欲,通过外国文学引起了极大的动荡;在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切不和谐声音的吵闹,印度听到她的古代诸神以喃喃的声调发出令人心碎的呼声,在她的面前摆着从西方进来的各种奇异的奢侈品,如仿佛只有天上才有的饮料、昂贵味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豪华的宫室、新式车辆和受过教育的女子,这种女子以新的姿态,穿着新的装束,无耻而自由地跑来跑去。所有这一切都激起印度从未有过的欲望,变换这个情景,代之而出现的则是庄严的息达(Sītā)和沙毗德丽(Sāvitrī)、严肃的宗教誓愿、绝食、退隐森林、半裸体的修行者的编辫卷发和橘黄色的衣服、入定和大我的追求。在一方面有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西方社会的放荡;另一方面则有雅利安社会的极端自我牺牲。在这强烈冲突之中,印度社会要起伏颠荡,这有什么奇怪呢?对于西方,目的是个人的独立,语言是赚钱的教育,手段是政治;对于印度,目的是解脱,语言是吠陀,手段是出世。在有一段时间中,近代印度仿佛这样想:我经历这一次尘世生活,空望着靠不住的今后精神幸福,这种精神幸福的诱惑力笼罩着我。看呀!印度又入迷地听着:“在这儿,在这个死亡和变迁的世界里,啊,人呀,你的快乐在哪里?”
1701920237
1701920238 在一方面,新印度说:“我们在选择丈夫和妻子之中应该有充分的自由;因为婚姻关涉我们将来生活的快乐与痛苦,我们必须有权依照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决定。”在另一方面,旧印度命令说:“结婚不是为了感官享受,而是为了传种。这是印度对于婚姻的观念。由于生育子女,你就对社会将来的好坏有贡献,负责任,因此,社会有权断定你要和谁结婚,不要和谁结婚。这个结婚的方式在社会中存在着,它最能导致社会的福利,你必须为多数人的好处而放弃你个人快乐的欲望。”
1701920239
1701920240 在一方面,新印度说:“如果我们只采用西方思想、西方语言、西方食物、西方衣服、西方风尚,我们将会像西方国家一样强盛。”在另一方面,旧印度说:“傻家伙!依靠模仿别人的思想绝不能变成自己的——除非用力获得,否则,没有什么东西是你自己的。驴子蒙上狮子皮难道就变成狮子了吗?”
1701920241
1701920242 在一方面,新印度说:“西方国家所做的一定是好的,否则,它们怎能变成这样伟大呀?”在另一方面,旧印度说:“电光一闪光明强烈,但只是一刹那。孩子们,看吧!它只是炫人耳目而已。要小心呀!”
1701920243
1701920244 那么,我们没有什么东西从西方学习吗?我们不必努力尝试去求更好的东西吗?我们是完善的吗?我们的社会完全没有瑕疵,没有任何缺点吗?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必须奋斗,以求新的、更高的东西一直到死为止。奋斗是人生的目的。罗摩克里希那惯常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学习。”没有东西可学的人或社会是濒临于死亡了。是的,我们必须从西方学习许多东西,但是此中也有危险。
1701920245
1701920246 有一个懂事不多的青年人常在罗摩克里希那之前谴责印度教的经典。有一天他称赞《薄伽梵歌》,因此,罗摩克里希那说:“好像有某个欧洲论师曾经称赞过这个歌,所以他也随声附和。”
1701920247
1701920248 印度啊!这是你的最可怕的危险。模仿西洋的魔力牢牢地抓住了你,以致不再用理性、判断力、辨别力并参证经典去决定什么是好坏了。白种人所称赞的、爱好的任何思想、风尚都是好的。他们所不喜欢或斥责的东西都是坏的!唉!有什么东西比这更明显地证明我们的愚蠢呀?
1701920249
1701920250 西方的妇女们在任何地方自由活动,因此这是好的;她们自己选择丈夫,因此这是进步的最高表现;西方人不赞同我们的衣服、妆饰、食品、生活方式,因此这必然是坏的;西方人谴责偶像崇拜是罪恶,那么,毫无疑问,偶象崇拜也是最大的罪恶!
1701920251
1701920252 西方人说,崇拜一神的上帝能获得无上精神的好处,因此让我们把诸神和诸女神摔到恒河中去!西方人认为种姓分立是可恶的,因此要让不同的种姓混而为一!西方人说,童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这也毫无疑问是坏的!
[ 上一页 ]  [ :1.7019202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