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3631e+09
1701936310 在刘秀和四川军阀公孙述的战争中,双方都大打迷信牌,争相宣告正统地位。公孙述认为,孔子写《春秋》一共十二代,而西汉也已经传了十二代,到了历数终结的时候了。至于谁将继承汉朝,他四处翻书,在一本叫作《援神契》(见本节表格)的纬书中寻找到了依据,这本书中有一句是:西太守,乙卯金。他把这句解释为,西方的太守(公孙述本人)应该终结刘氏的天下。另外,根据当时流行的五行理论,西方属金,颜色崇尚白色,而五德轮替中,王莽崇尚的黄色继承了红色,又会被白色所替代,公孙述认为自己西方所代表的白色应该替代王莽的黄色。
1701936311
1701936312 但刘秀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所谓的乙卯金不是说终结刘氏,而是说在乙未那一年重新授权给刘氏。
1701936313
1701936314 公孙述还曾经引用另一处文字,在一本叫作《录运法》的书中找到一句“废昌帝,立公孙”,以及在一本叫作《括地象》的书中找到一句“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表明应该由公孙氏继承帝位。但刘秀则反驳说,其实这两处文字早已经在西汉就应验了。这两句话预言的是当年霍光废黜汉废帝刘贺,重新立汉宣帝的故事。当年汉昭帝死后,权臣霍光首先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是刘贺当皇帝27天后,霍光不满意他,又把他废掉,立了另一个人为帝,这个人叫刘病已,是武帝废太子刘据的孙子,所以被称为公孙病已。[34]
1701936315
1701936316 刘秀还发明了一套赤赴符,赤裸裸地宣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35]所谓四七之际,就是说汉高祖创立汉朝到刘秀称帝,时间为二百二十八年,而刘秀自称火德,认为继承了汉帝国的正统。
1701936317
1701936318 虽然最终的胜负是在战场上决定的,但光武帝对于谶纬的信奉,使得东汉继续顶着最迷信朝代的称号。
1701936319
1701936320 于是,从董仲舒发端的天人合一理论,虽然成功地抵御了古文经学的攻击,却最终变成了符谶的大杂烩,东汉的学者中充斥着各类迷信色彩,人人口言灾异,四处比附,至于真正的学问,却并不在他们的脑子里。从汉武帝开始的哲学系统已经成了严重拖累中国学术发展的紧箍咒。
1701936321
1701936322 [1]《汉书·宣帝纪》:“(三年)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
1701936323
1701936324 [2]出自《石渠礼论》,原书已佚,辑本来自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1701936325
1701936326 [3]《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
1701936327
1701936328 [4]《汉书·儒林传》:“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
1701936329
1701936330 [5]见《汉书·昭帝纪》《汉书·宣帝纪》《汉书·戾太子传》。
1701936331
1701936332 [6]《汉书·儒林传》:“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言谷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谷梁。”
1701936333
1701936334 [7]《汉书·儒林传》:“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受谷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乃征周庆、丁姓待诏保宫,使卒授十人。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谷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伊推、宋显,谷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并论。公羊家多不见从,愿请内侍郎许广,使者亦并内谷梁家中郎王亥,各五人,议三十余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多从谷梁。由是谷梁之学大盛。庆、姓皆为博士。”
1701936335
1701936336 [8]《汉书·宣帝纪》:“(甘露二年春正月)诏曰:‘乃者凤皇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其赦天下。减民算三十。赐诸侯王、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金钱各有差。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
1701936337
1701936338 [9]见《汉书·艺文志》。
1701936339
1701936340 [10]见《汉书·张苍传》。
1701936341
1701936342 [11]《汉书·儒林传》:“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大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氏传。谊为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子长卿为荡阴令,授清河张禹长子。禹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数为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上书数以称说。后望之为太子太傅,荐禹于宣帝,征禹待诏,未及问,会疾死。授尹更始,更始传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授苍梧陈钦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
1701936343
1701936344 [12]《汉书·景十三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1701936345
1701936346 [13]另一处记载来自《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
1701936347
1701936348 [14]《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1701936349
1701936350 [15]《汉书·艺文志》:“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
1701936351
1701936352 [16]《汉书·艺文志》:“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与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
1701936353
1701936354 [17]本节描述参考了吴雁南等人著作《中国经学史》第二章第一节。
1701936355
1701936356 [18]这种说法以《尚书·禹贡》为代表: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1701936357
1701936358 [19]这种说法以《周礼·夏官》为代表: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1701936359
[ 上一页 ]  [ :1.701936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