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5715e+09
1701957150 在上德时代,人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其亲不独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要是导演来拍这个时代,一定是一个长长的升镜头,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给配着,暖色调给打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片祥和悠远。
1701957151
1701957152 可惜上德没了,仁啊义啊礼啊的开始出现了。
1701957153
1701957154 这些都是下德,因为德已经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所以要靠这些思想、手段把它找回来。
1701957155
1701957156 在老子那里,“德—仁—义—礼”是四个由高到低,等而下之的概念,德最好,仁次之,义再次,礼最坏。
1701957157
1701957158 没德了才靠仁,仁也没了就讲义。
1701957159
1701957160 义在古代通“宜”,即当然、应该的意思。
1701957161
1701957162 儒墨都谈义,儒家的义指符合仁爱的行为,墨家的义指符合兼爱的行为。
1701957163
1701957164 仁好歹是思想层面,思想靠不住了你做做样子行动一下也行啊。最糟糕的是连义都没了,那就只有靠外在的规范制约了,也就是礼。
1701957165
1701957166 如果礼都没了就靠法,法是一切的底线,是一个国家不崩溃的最后保障。历史之所以选择了法家(韩非、李斯)来结束乱世,也是逆向遵循了老子的世风日下论。
1701957167
1701957168
1701957169
1701957170
1701957171
1701957172
1701957173 明朝一哥王阳明 [:1701950852]
1701957174 明朝一哥王阳明 世界观很重要
1701957175
1701957176 老子版“德”的本质就是无为,非要用公式定义就是:“德”是从“道”那里得到的东西。
1701957177
1701957178 这就引出另一个宏大的概念—道。
1701957179
1701957180 因为“道”,老子比孔墨更有资格被称作哲学家。
1701957181
1701957182 孔子和墨子的关注点在改造社会研究人,是优秀的政治学家、伦理学家。但他们的通病在于,都没有构建起一套庞大而缜密的世界观。
1701957183
1701957184 无论是《辐射》、《异域镇魂曲》,还是《星球大战》、诺兰版《蝙蝠侠》。举凡艺术精品,无不是因为营造了一套属于自身故事逻辑的世界观而成功的。
1701957185
1701957186 哲学亦然。
1701957187
1701957188 道就是老子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它先于天地而生,是宇宙的起源。它永不消竭,无所不在,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一切都以它为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它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就是法它自己),无为却又无不为。
1701957189
1701957190 道是一种存在,却非感官所能察觉,因此不能用名词来定义。
1701957191
1701957192 普通的名词都由感觉和经验而来,而道则超乎感觉经验,所以没有任何词语可以恰当而完整地定义道。
1701957193
1701957194 老子叫它“道”也不过是为了描述方便,差强人意地给它取了个名字,总不能满篇都是“那啥怎么怎么样”吧?
1701957195
1701957196 这就有个问题了,到底什么才是究极的奥义,至高的法则,世界的本源?
1701957197
1701957198 儒家认为是天。
1701957199
[ 上一页 ]  [ :1.7019571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