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957100
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呢?儒家推崇的那帮圣人尧舜禹出现的时候。
1701957101
1701957102
这帮人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大家区分感情的亲疏,懂得了权谋之术,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尝试治理天下,悲剧由此拉开序幕。
1701957103
1701957104
在老子看来,有治必有乱,治为乱之源。天下不是你们那一小撮人能够治理得了的,即使你英明神武,也无法保证几十年后你的后代执政能力不发生退化。因此,统治阶级不要自作聪明瞎折腾,最好的统治是民众压根就不知道还有领导人。如果您实在忍不住非得去“治”,那也请您治大国如烹小鲜慢火给熬着,火到自然猪头烂,千万别用锅铲乱翻一气,把菜搅成了渣滓,把民怨搞得沸腾。
1701957105
1701957106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统治阶级爱折腾,老百姓便纷纷效尤。老子研究了一通历史,发现从尧舜禹到夏商周,整部华夏史就是一部自以为是自讨没趣的折腾史,一直折腾到春秋战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闹够了没?
1701957107
1701957108
闹够了就听老子讲吧,两个字:无为。
1701957109
1701957110
先谈“无”。
1701957111
1701957112
“无”与“有”对应,老子推崇“无”是一种极其深刻的见解。
1701957113
1701957114
任何“有”尽管范围如何广大,总是有限的和暂时的(因为有会转变成无,任何事物都在从一个极端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只有“无”,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空洞的逻辑,实际上却胜过任何“有”。
1701957115
1701957116
为什么你会畏惧你的领导?因为他虚无缥缈看不出道行深浅;为什么你受制于领导?因为他一眼就看穿了你几斤几两。有无之间,强弱立见。
1701957117
1701957118
无为这项浩大的工程可以拆分为四步—寡欲、愚民、反智、不德(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701957119
1701957120
寡欲不仅是让你不要去追求名利,而且直指问题核心,让你不要去追求所谓的成就感(比如有的人现实生活中清心寡欲,却在网络游戏里追求成功)。
1701957121
1701957122
这他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1701957123
1701957124
别着急,老子给你安排好了,你不就是要寻找一个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以没有追求为追求,以没有成就感为成就感。一开始可能很难,不过没关系慢慢培养,历史上那么多真真假假的隐士,成功的先例有很多。
1701957125
1701957126
寡欲要从统治者做起,上行下效,最后达到整个社会的民风纯朴。
1701957127
1701957128
这倒没什么,几十年前的中国就基本实现了上述情形。
1701957129
1701957130
问题在于老子的寡欲寡得比较彻底,连求知欲也给你格式化了,整个社会都反智,这不是读书无用论吗?
1701957131
1701957132
的确,老子就是希望大家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最好像动物一样吃了睡睡了吃,整个社会就是一部绿坝版《动物世界》,老子当解说员。
1701957133
1701957134
老子用比赵忠祥还深沉、比任志宏还磁性的声音解说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701957135
1701957136
统治者稀里糊涂,老百姓就淳朴敦厚;统治者明察秋毫,老百姓就心怀鬼胎。要想愚民,必先愚君,愚到最后,人如赤子,民如野鹿,没心没肺,幸福美满。
1701957137
1701957138
这真是和谐到四下里一片寂寥。
1701957139
1701957140
如果反科学反文化还可以理解,那“不德”又作何解释?
1701957141
1701957142
不德不是不要德,而是不要儒家那套虚伪的德。
1701957143
1701957144
庄子就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是盗贼都有的东西—行窃时第一个冲进去这是勇敢,撤退时最后一个出去这是义气—原中石化老总陈同海和高官共用一个情妇,这都“共妾”了,多讲义气啊!
1701957145
1701957146
在老庄看来,万物和人自有其天性,秉承各自的天性去生活就是最高境界,儒家人为地、强制地作出各种规定反倒乱了真性情,搞出一帮人格分裂的伪君子。
1701957147
1701957148
正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需要德才是最好的德)。很好理解,越缺啥越提倡啥,正因为社会矛盾加剧所以提倡和谐;正因为个个都缺德所以编个八荣八耻。反之,上德不德,根本就不用提,天衣无缝地融入所有人的一言一行当中,人人都是雷锋,雷锋也就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老子认为,原始社会就是上德的时代。
1701957149
[
上一页 ]
[ :1.70195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