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6128e+09
1701961280
1701961281 (2)西周金文中因为有十三月存在,在静簋所在的穆王时,应该是年终置闰。
1701961282
1701961283 (3)铭文中的两个干支日连续出现,应是同一年中的两天。
1701961284
1701961285 (4)“丁卯”不管是否属于“初吉”,但应是六月的一天。
1701961286
1701961287 只要大家同意上述四个条件,“初吉”在静簋中的含义就是清楚的。六月的丁卯日距八月的庚寅日按六十干支表顺序计数,应为85天,如果六月的丁卯是初一日的话,八月的庚寅就是二十五日;若六月的丁卯是初六日的话,八月的庚寅就是三十日;若六月的丁卯是初七日的话,八月就没有庚寅了。所以六月的丁卯只可能是六月的1—6日,而八月的庚寅就只能是八月的25—30日。因为年中置闰已排除,六月初至八月底最多90天,最少87天,这说明即或有“连大月”或“连小月”出现,也不会改变这个分析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静簋中的两个“初吉”,其中之一的“初吉”,必然在月末几天出现。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初吉”是可以在月末几天出现的。金文中在一件器上记录两个“初吉”,静簋是惟一的一例,而在这仅有的一件铜器铭文中就明确地出现了“初干吉日说”的反证,这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是在一件器内出现两个“初吉”,它不存在王世、时代不同的问题。又因为是在一年中的接续很近的两个月,也回避了跨年度计算时要考虑的许多复杂因素。这件几乎排除了各种未知因素干扰的铜器资料,是研究“初吉”含义的十分珍贵的资料。
1701961288
1701961289 反证二:元年师兑簋(图四)[12]。
1701961290
1701961291
1701961292
1701961293
1701961294 图四 元年师兑簋拓片
1701961295
1701961296
1701961297
1701961298 唯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在周,格康庙,即位。同仲佑师兑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尹册命师兑:疋师龢父左右走马、五邑走马。赐汝乃祖市五黄、赤舄。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皇祖城公簋,师兑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1701961299
1701961300 三年师兑簋(图五)[13]。
1701961301
1701961302
1701961303
1701961304
1701961305 图五 三年师兑簋拓片
1701961306
1701961307
1701961308
1701961309
1701961310
1701961311
1701961312
1701961313
1701961314
1701961315
1701961316
1701961317 唯三年二月初吉丁亥,王在周,格大庙,即位。伯佑师兑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尹册命师兑:余既命汝疋师龢父左右走马,今余唯申京乃命,命汝走马。赐汝秬鬯一卣、金车:、朱虢、靳、虎冪熏裏、右轭、画、画、金甬,马四匹、鋚勒。师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釐公簋,师兑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1701961318
1701961319 元年师兑簋两器两盖共四篇相同的铭文,三年师兑簋两器一盖共三篇相同的铭文,其中元年簋一盖铭容庚云伪[14],三年簋盖铭结尾部分字残,但二者都不会对释读铭文造成影响。上海博物馆现藏元年簋、三年簋各一套。四簋七篇两组铭文字体接近,形制花纹相似,作器者同为师兑,过去人们都认为它们是同一王世且元年、三年连续的两组器。元年簋铭首为“唯元年五月初吉甲寅”,三年簋铭首为“唯三年二月初吉丁亥”,两组铭文的干支如连续计算,在不置闰月的情况下,甲寅如为初一,丁亥就是十五日;元年与三年间如置一闰月,甲寅必须是十七日时,三年二月才有丁亥。说明不论是否有闰月存在,两个“初吉”总有一个要超出“初干吉日”,而在月的中旬出现。这两组铭文与静簋铭文成为“初吉初干吉日说”有力的反证。
1701961320
1701961321
1701961322
1701961323
1701961324
1701961325 《报告》对两组铭文采取位置互换的办法避免其成为“初吉初干吉日说”的反证,这个办法是根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得出的。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4月发表《论师兑簋的先后配置》一文[15],文中以新出虎簋盖与师虎簋铭文的关系为例,考察元年与三年师兑簋铭文内容,得出三年簋在前,元年簋在后,两器分在两王的结论。随后,彭林先生发表《也谈师兑二器的排序问题》,李朝远先生发表《关于元年、三年师兑簋的先后顺序》,不同意李学勤先生的观点,两位先生认为三年簋的职官走马是正职,元年簋的职官是副职,仍以元年在前,三年在后,两器一王为正确。李学勤先生在1998年6月又发表《细说师兑簋》一文[16],进一步申论原有的观点,但没有正面回答彭、李两位的主要论据:即铭文中元年师兑的官阶低于三年师兑。我们认为两簋铭所记职官位置哪一个高是问题的关键,这一点明确了,自然应该职位高的在后,职位低的在前,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为了降职来作器纪念。元年簋师兑所管辖是“疋师龢父左右走马、五邑走马”,三年簋师兑管辖的是“司走马”。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字“”,过去从字形到字意,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释,现将记有“”字的资料列举如下:
1701961326
1701961327
1701961328 逆 钟“用于公室仆佣臣妾小子”[17]。
1701961329
[ 上一页 ]  [ :1.70196128e+09 ]  [ 下一页 ]